郭敬明爵迹票房 如何看待郭敬明《爵迹》的票房可能收不回成本?
郭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复杂的样本。从他身上可以解读出很多极端的社会特征,比如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粗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简单化的社会逻辑。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源于自身条件和成长经历而衍生出的强烈的补偿心理与极度渴望被承认的虚荣心,并以此外化出的扭曲拧巴的审美,以及低出极端下线的道德水平。
抄袭当然是原罪,但最大问题是抄袭不认错。
当年你是个学生抄,还可以说不懂事。
现在你奔三了,有钱了,买得起内增高了,腹肌都憋出来了,还干这种下三滥勾当,就叫不要脸。
《幻城》时代看漫画的同学已经开始为《圣传》鸣不平;到《梦里花落知多少》简直就是毫无顾忌地强取豪夺,后来他输了官司,被主流嫌弃,但结果却只是罚酒三杯,丝毫不影响他操控自己的文字帝国。事业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还有了自己的门徒。之后跨界电影,请几个台湾偶像剧的熟手操盘,自己选定几个演技感人的主角,往监视器背后一坐,开始安心数钱,皇冠加冕,荣升卖座导演。
我们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对他浅白造作的文字自然嗤之以鼻,避之则吉。但小朋友就像韭菜一样一茬茬长,总有涉世未深青春懵懂发育未满的少年少女去作新的粉丝,他的用户群倒也未曾断档。
到了《爵迹》,发现抄袭不仅仅是他追名逐利的踏板,简直就要发展成为个人兴趣爱好了。
“我就是喜欢我抄你你却不能把我怎么样的感觉。”我好像总是幻听到这样的旁白。
更过分的,还可以把原作的音乐人请来给伪作写歌,把所有人都恶心一遍。
反正这事儿也不难,有钱就能办到。
他比一般人更洞悉这个社会的运转规律,可悲的是,居然异常有效。
当年是红着脸狡辩,为了维持自尊而抵抗,内心却惶恐的少年。如今已经是财大气粗可以用钞票甩打别人脸面的文化富豪,这里面未尝没有报复的心态。
“我觉得我是有才华的。也许你松一口气很多事情就过去了,但是可能在我内心,可能我愿意去走一条更艰难更漫长的路,我不喜欢去否定自己。”这是他比较文艺的自我表达。
补偿,也有一丝反抗的意思,指向的是并不明确的大众多数,他内心一定是热血沸腾又痛苦的,我都抄得这么努力了,我挣了这么多钱,为什么你们还是不肯承认我?
对他而言,道歉就是自我否定,这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你可以骂他矮,但你不能逼他承认自己矮。
毕竟那个矮小瘦弱的躯体里,可能包裹着一个躁动、庞大又脆弱敏感的灵魂。
《爵迹》槽点很多,郭敬明的失败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
当然,目前来看,这部电影肯定是没什么赚头。但赔不赔也就是两可之间,赚不了,也不会赔太多。投资额按行规肯定是夸大了,演员们在电影中的付出相当有限,不可能像普通电影一样取酬。宣发必然有很多商业置换,所以水分也不少。加上此前《小时代》四部曲早已为郭赚了很多,这个钱他绝对赔得起。何况,几十家出品方,也不是他一个人背锅,均摊下来,那一点点亏损,实在毛毛雨。
只是面子难看而已,毕竟有限投资人是等着好看的业绩搞上市的。这样的题材阵容模式,郭心里肯定是奔着最终幻想的美誉度以及10亿+的目标去的,至于创造新票房纪录,可能也偶尔在他脑海里出现过,毕竟,仅仅是卖座的头衔,并不足以满足他的需要,更夸张一点,他是想要做开创者,要当电影教父的。
说会影响资本对郭的信任也有点想当然了,负面作用自然有,但的确有限。
我们看看郭敬明5部电影的票房:
小时代1:4.8亿
小时代2:2.9亿
小时代3:5.2亿
小时代4:4.8亿
爵迹估计最后3.8亿左右。
可以看出,除了市场整体扩张的因素之外,郭敬明的电影在票房上存在着一个非常坚实的基本盘。这个盘基本上不大会受到电影题材、类型、投资规模、档期甚至舆论的影响,也就是旱涝保收,这个规模,应该是在3亿人民币左右。
郭敬明的电影,票房曲线一概全是高台跳水,这也和他的电影评分成正相关。大多数看郭敬明电影的人,都是第一时间进入影院观影,电影绝大多数收益往往集中于上映的第一周,而这个时候,恰恰还只是评论发酵,没有形成影响的时候。
也就是说,你还没骂完呢,人家已经落袋为安开始数钞票了。
负面评论基本无法动摇他的基本盘,而好的营销则有可能在基本盘基础上实现新的增长和突破。郭敬明的电影,就等于是一款收益封顶,但保本的理财产品,而且,收益相当可观。
小时代的成本是多少呢?头两部套拍周期仅80天左右(反正也不用去计较表演),单部成本仅2000万多,当然还有宣发成本,但广告植入与资源置换可以抵消很多,总之回报率高得惊人。
当电影制作成本提升,比如全CG的《爵迹》,电影的票房也依然是在这个区位徘徊,算上影院规模的扩张,或许单厅收入还有缩水,投资人脸色自然就不好看了。不过CG电影的特点决定了,有第一部的基础,《爵迹2》的成本无疑会降低很多,依然具有性价比。
所以郭敬明的优势,恰恰也是他的短板,他有一帮铁杆粉,愿意拿得出几十块去电影院支持自己的偶像,哪怕电影的差评铺天盖地,对他们也毫无影响。夸张点说,就算那是一坨翔,只要是郭敬明拉的,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地去吃。
但他的市场也仅限于此,粉丝的数量不少,但相比于中国电影的规模却也难说大,他很难在规模上实现扩张。
郭依然可以用超高的性价比去电影市场赚钱,只要他愿意控制成本,安安心心当个青春片导演骗骗拜金的笨小孩,他就依然是资本青睐和追逐的对象,毕竟几千万的成本换回几个亿票房,这是连房地产都无法比拟的暴利收入。
但他很难更上层楼,他的功利心和喜欢走捷径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大可能去对一部电影精雕细琢,何况即使他有这个闲情逸致、工匠精神,他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毕竟电影还牵扯着艺术水准的问题,门槛比起他的那些小说还是要高多了,你缺乏运用镜头语言的天赋,就只能浅白叙事,大段旁白,把电影搞成超长MV。在电影圈,他就永远只是个能卖钱有名气的三流导演,现在的王晶先生就是他的目标(对不起,王晶)。至于说执掌更大预算更大题材的电影,或者是拍出来更有全民影响力的作品,仅结合此次《爵迹》的票房表现来看,我想资本的大门基本上已经对他关闭了。
那么郭还有没有逆袭的可能?
当然有,他要是愿意自掏腰包,出了投资的大头,在热钱涌动的影视圈,就依然还有赌徒肯为他下注,商业信誉这种东西,反正是用一次少一次,何况他的人品早有抄袭事件背书。
不过,难说他万一失手拍出了大热的高质量商业电影,也可能一朝翻身。
这事儿能成么?
凡事无绝对,但结合他的审美、价值观与导演能力,他被上天眷顾钦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个事情的困难程度,就像把一坨翔,做成一道巧克力蛋糕那么难。
可是我觉得总要给他一个机会,谁没有犯过错呢?只要他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愿意去认认真真的拍好电影,踏实做人,谁敢说他不会得到大众认可,成为真正的电影大师呢?
给别人希望,也是给自己希望,一个更好的郭敬明,也是大众的福气。
在此,我谨祝他的电影事业永远不能成功,部部赔大钱。
他的电影,老子一毛钱都不得出。
以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更多阅读
郭敬明执导《爵迹》的四大期待 爵迹郭敬明演谁
图:Pluto文/飘雨桐 『新闻』继《小时代》系列之后,郭敬明又一套小说《爵迹》即将电影化,据出品方和力辰光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爵迹》依然是由郭敬明本人执导,演员
90后无法承受的郭敬明旧照曝光,男明星整容也不少! 最帅90后小鲜肉男明星
《小时代》在票房上的成功让郭敬明最近颇受关注,频频亮相的他如今以一副矮个儿花美男的姿态俘虏了不少少女粉丝,但其实郭敬明也是整容一族,日前他的旧照曝光就雷翻了不少网友。2001年,18岁的郭敬明从四川自贡奔赴上海,连夺两届当时被认
《云图》——票房惨败的史诗神作 爵迹票房惨败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精品电影赏析》的课堂。   未来的电影界,在评价2013年的电影时,《云图》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无法令人绕开的话题。      这样一部投资上亿
郭敬明 营销 “郭敬明”的个体品牌营销之路
提及中国的“80后”成名作家,郭敬明是一个不可避开的人物。 暂且放下对其文风以及个人价值观取向的喜恶爱憎,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营销的角度来深度剖析郭敬明如何通过个体经营与自我包装把“郭敬明”打造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一个
微商裂变营销之路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郭敬明”的个体品牌营销之路
提及中国的“80后”成名作家,郭敬明是一个不可避开的人物。暂且放下对其文风以及个人价值观取向的喜恶爱憎,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营销的角度来深度剖析郭敬明如何通过个体经营与自我包装把“郭敬明”打造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一个流行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