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Coursera上面学习了一门课,叫做《LearningHow to Learn》,收益颇丰。
只恨自己没能早点看到这门课,要不然当年高考就能多考几十分了……
想要提高自学能力,或者说提高学习的能力,首先要看一下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下面我列出了一些我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我想也是大部分人会遇到的问题:
拖延症平时不学习,考前通宵学习记忆能力不太好使用一些看似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标记很多高亮、一遍一遍重复的背单词)不知道有什么学习技巧,也没用过什么学习技巧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存在上面的问题,那么或许下面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当然以下的内容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战胜拖延症,或者一定能成为学霸,只是告诉你自己学习效果不好的时候,大概是什么原因,又大概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
上面提到的7个问题,现在来一个一个解决:
1.拖延症
首先了解一下拖延症的实质:
所以啊,朋友们,拖延症犯的时候不要自责,不要怪自己。
要怪就怪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让你难受的,所以你才没写作业,所以你才不交报告的,都怪大脑这个小婊砸。
但我们毕竟是有追求的人嘛,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是想战胜拖延症,好好学习,在deadline之前好几天就完成任务。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能你看过很多关于拖延症的文章,知道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还没解决拖延症,那不妨可以看看我介绍的这种方法:
如果你拖延症犯了,不想写作业,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去写作业!!!
这个方法是不是非常令人无语,非常让人想掀桌(╯‵□′)╯︵┻━┻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有研究表明,当你面对一件特别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产生神经上的不适,但是一旦你开始做这个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大概十几分钟,神经的不适就会消失,会真的消失哦~
所以说,不想写作业,很痛苦,怎么办?去写作业!
不想学数学,就看见就头疼,怎么治头疼?去学数学!
你只要告诉自己“我知道我要做的事情很烦,但是科学家们说了,这都是大脑在欺骗我,而且只要我开始做这个事情做个十几分钟我就不痛苦了,那我就试着先做十几分钟吧”
写十几分钟论文 跟 写完一篇论文 比起来,是不是更容易操作呢?你只用克服了这十几分钟,接下来一切就很顺利了。
2.平时不学习,考前通宵学习
很多人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考试,好像跟那些平时都在一直学习的人来比,也没有考低多少分,甚至比他们考的分数更高。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学习一门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真的好吗?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花十天每天学一个小时,还是花一天每天学十个小时学习效果更好?
这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白两个概念: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明白这两个概念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清楚了,花十天每天学一个小时的效果更好。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能知道每天学一点确实是比考前突击要效果好,但是我们又不太清楚到底效果好在哪里。这可能是因为平常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认为“专注模式”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专注模式”花的时间越长,就学的越好,我们并没有把“发散模式”当回事。花十天时间每天学一个小时的效果之所以好过一天学十个小时,是因为在每天的一个小时的“专注模式”学习之后,我们又使用了“发散模式”来巩固知识。
如果把学习知识比作砌一面墙,那么“专注模式”就是造出一块一块的砖,“发散模式”就是把砖整齐垒在一起的粘合剂。
如果想提高学习能力,最好采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方式
3.记忆力不太好
记忆力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大部分的考试考的就是记忆力,而掌握一门知识也可以说是把这门知识的内容记到了脑子里。记性不好对于学习来说可是硬伤。
但为什么有些人就能一下子记那么多东西呢?为什么有些人就能一下子理解一个概念?
我们先来看看知识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储存在大脑里的。
现在让你回忆一下小学学到的“三角形”
你是不是一下就可以回想出,三角形有三个边,三个角,有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180°……
你会发现,提到“三角形”,你可以想到关于三角形的很多相关的知识,或者说一组知识。其实知识就是以“组块”的形式存在于你的大脑中。
你的大脑中有各种各样的组块,有三角形知识的组块, 有四边形知识的组块,有微积分组块,有打篮球组块,有唱歌组块,甚至还有穿衣服的组块,穿鞋子的组块。
“组块”在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把信息有意义的结合在一起的逻辑整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意义的结合”这几个字,组块里面的信息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某些逻辑或者其他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我们回到刚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一下子记那么多东西呢?他们有颗更大的脑子?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短期记忆方面只能记忆四个组块的信息。
现在3秒钟的时间里让你记忆100个无规则的数字,是不是很难,基本上3秒钟能记忆4个数字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你的前额叶皮层有4个插槽可以记忆四个组块。
但是现在告诉你3秒钟的时间里让你记忆从1到100的按顺序的100个数字(1,2,3,4……100),别说这100个,再来1000000个也记得住。为什么这下你就记得多了呢?因为这100个数字是按照逻辑顺序被有意义的结合在一起的,这100个数字+依次递增的逻辑顺序 总体构成了一个组块,这个组块可以储存的信息就比之前要大很多,而且更加令人开心的是,这只是一个组块,只占据了你短期记忆的一个插槽。你还有另外三个插槽空着可以来记更多的东西。
所以说,要想记得多,就要把知识有意义的结合在一起,很多人说的什么记忆宫殿啊,联想记忆啊,其实就是把无关的东西按照意义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我们说,为什么有些人就能一下子理解一个概念?
比方说有两个人同时来学习勾股定理,他们两个人都不知道勾股定理是什么,但是其中一个,学过了三角形的知识、四则运算的知识、平方的知识,另一个人却没有学过这些知识。
那么对于第一个人来说,三角形的知识、四则运算的知识、平方的知识已经是大脑中的组块了,所以它们占据了短期记忆的三个插槽,另外一个插槽用来记忆刚刚学到的勾股定理的一些信息,这四个插槽里面的知识进行处理就可以很快学会勾股定理了。
对于第二个人来说,即使第二个人很聪明,理解能力很强,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的信息,什么是边,什么是角,三角形怎么分类,加法怎么运算,平方是什么……依然很难理解勾股定理,即使这个人聪明如爱因斯坦,但是没上学之前的小爱因斯坦也比不过已经有了知识储备的人。
“组块”形成之后会更加容易放到长期记忆里面,就像图中所示,三角形的知识、四则运算的知识、平方的知识是本来已经存在在大脑中的组块知识,而新习得的勾股定理知识在被理解和实践之后也被放在了长期记忆里面的恰当的位置上。
“组块”这个概念就告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记不住不要担心,通过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知识有意义的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记住了,理解不了也不用担心,很可能是之前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没有完全搞懂,先把基础知识解决了再来解决这个。
4.使用一些看似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标记很多高亮、一遍一遍重复的背单词)
很多人学习的时候喜欢拿着荧光笔,还是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把书本画满满的,五颜六色的,但这只是让你以为自己把知识都记到脑子里了,其实根本没有嘛,回想一下上面讲到的“组块”的概念,这些知识没有被加以理解,形成不了组块,也很难被放进长期记忆里面。
而像是思维导图,还有反复阅读材料,这些看似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结果如
5.不知道有什么学习技巧,也没用过什么学习技巧
介绍了低效的学习方法,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1.回顾:Jeffrey D.Karpicke论文里面被证实的有效的方法,看完书后,把书合上,回顾一下刚才看了些什么。
2.小测试:和回顾的原理是一样的
3.过度识记:同一时间反复重复是低效的,但是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更加科学的是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重复)来重复,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在演讲、演奏这些场合下,过度识记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你使得行为自动化。比方说你在准备演讲的时候,如果只是练习了几遍,演讲的时候就可能会张口结舌,突然想不起来。但是如果一遍一遍的练习,即使熟练了还是继续练习,演讲就很难出差错,就算是演讲老手,也要练上70小时左右来准备一次普通的20分钟TED。
4.在常规学习地点以外的地方回顾:假如你一直在自己的书桌上学习,那么知识就会与这个学习地点联系起来,当你到一个陌生的教室考试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所学的知识,所以可以试试在逛街的时候回忆学习的知识。
5.交替学习(Interleaving):让大脑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当你交汇了不同的学科,你能更容易地在不同领域的组块间创造联系。哲学家Thomas Kuhn发现,科学中大部分的范式转变,都是由年轻人或者最初学习其他学科的人所提出的,他们不那么容易陷于思维定势被先前的专业训练阻碍思想
6.在前一天晚上制定计划,并且把计划写下来:在前一天晚上制定计划的话,发散模式可以帮助你在大脑中先想一下这个计划怎么完成,第二天或许就有更清晰的思路;把计划写下来是因为人的短期记忆的插槽是有限的,不要让他们在大脑中占据太多空间哦
7.考试的时候先看后面的大题:可以先让发散模式帮助你理一理思路
8.运动和睡觉:不解释!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