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收入低 医生的收入到底高不高,为什么很多医生说他们收入很低?
怒答,听好。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有人告诉你医生收入很高,没加任何前提,那这个人要么完全不了解这个行业,要么心态非常有问题,不要听他说。
首先我们用数据说话,图大,流量党呵呵呵呵呵。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基于老子愿意的原则,选取广州市2012年官方统计的工资指导价位为例(相比“我周围人统计法”和“就我见到的情况法”,我更相信官方的能反映整个行业):
按中位数从高到低排:
总共473个职业和工种,排201位。
好吧,如果你觉得中位数不能反映实际,只能说明屌丝拖后腿,那看高位数(从高到低前25%):
排名更低了有没有。(医疗技术人员不是医生,一般是技师一类)排名更低了有没有。(医疗技术人员不是医生,一般是技师一类)
为了更好的反映全局,附上该城市全社会总排名(按中位数):
出处:出处:
所以,大体来讲,高收入者主要还是集中在商业社会、特种技术人员,以及各种管理层。医生,作为一种职业,总的来说没有高收入属性。
——————
但我这么说,其他人肯定不服对不对。怎么才能服呢?
*基础知识:除了基层,公立医院是自负盈亏的。
是的,财政收入是不拿来支撑医院的运营的,只有基层卫生体系拿公家钱来维持运作。越往上的公立医院,买设备也好,发工资也好,自掏腰包。所以,虽然受到诸多限制,但总的来说,对于医生,把医院看做雇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作为雇主,制定工资奖金自然是遵循维持员工不辞职、不怠工、不上吊,适当激励以保持干劲的原则,然后让薪酬支出尽量低了。学医动辄10来年,付出了全部青春,没有人会舍得轻易转行,努力都是为了在大医院有稳定的并且被人羡慕的工作,并且还能在这个专业上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大医院从来不愁没有人来就业,不需要用高薪来吸引人才,而由此被刷下来的,就去了相对次一点的医院,所以这些医院只要开除跟上级医院等价的薪酬,就会有很多人愿意来。另外,医院受到严格的价格管制,各种服务、器械、药品的价格都由各地发改委和物价局制定好,自主权小,不能提价来提高收益。
总之,如果你不能理解为什么医生收入不可以更高这个事实,请站在一个受到严格价格管制的私营企业的一把手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谢谢。
当你跟人讨论医生收入的时候,你跟当事人的分歧主要在这些方面:
1、起薪、第一年收入
一般来说,年轻人才议论各自的收入。抱怨最多的当然是刚开始独立生活,最艰难的那一段日子。所以你可能常会听到学医朋友的抱怨,因为他们最开始的时候收入真心很低。
这一点没有全面统计数据,举个别例子:
一个女生,博士毕业,就业单位是专科排名全国第一某专科三甲医院的那个号称亚洲排名第一的专科,第一个月到手收入800元,第二个月2000多。还没满一年,不知道情况,但肯定不会超过5万了。
去年的八年制医学论坛,召集了全国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的院校,统计的结果是,28%的人起薪点少于3000元,49%的人起薪点为3000~5000元,起薪点为5000~7000元的人占18%,只有1%的人起薪点超过9000元(第一年平均)。
我自己,博士,而且是外界传言将来收入较高的三甲医院某学科,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就业后第一两年轮转,奖金稀少,年收入5万左右。
2、开始工作的年龄
现在啊,即便排名前十的医学院毕业的:
本科毕业(五年),要么转行,要么滚去基层,或者边远地区,此时23岁。
本科毕业(五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五年,有少量补贴形式的收入(我们这里第一年2800元/月,每年涨800左右,没有奖金),这个不算就业,完了之后,其中特别能干的可以在大医院就业开始正式工作。此时28岁。硕士毕业(5+3或者七年制),核心科室(主要的内科和外科,不含辅助科室等)三甲以下医院挤破头就业,或者非核心科室通过公招考试等挤破头、找关系进入三甲医院。此时26-27岁。
博士毕业(5+3+3,5+5或者八年制),大部分三甲医院就业,去该省龙头医院要挤破头、找关系,或者手握n篇SCI(目前我见过多的是博士期间发表20+篇SCI),或者先出国混个博后、PhD、visiting scholar等经历,再回来找工作。此时年龄一般在29岁左右(其实八年制没必要提,占总人数太少,目前不到3000人)。当他们在谈论收入低的时候,是在其他人已经工作五年以上的情况下的。
3、收入的增长的阶段
经历有限,我所描述的只能反映全国某规模、专业排名都在前三的医院的情况。由于这个医院很多年来都不招博士以下的了,八年制诞生时间也很短,所以下面全是传统博士毕业后的情况(11年,28-29岁工作):
临床医生的收入较高的时段集中在“医疗组长”身份期间,也就是各位住院时看到带着一群小跟班查房的那个老大,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主刀医生”。由于是团队领袖,所以此时的收入一般是医生生涯中最高的阶段。具体收入,学科之间差距太大,我自己也还离这个阶段还有很多年。全社会平均的话,建议继续参考上面的表格中的高位数。而这样的身份要求你必须能够独当一面,独立解决该学科会常面对的绝大多数问题,所以仅仅博士毕业生是不可能担当的,需要好几年的历练。本家医院一般带组从36岁以后开始,有的学科在40岁以后,直到50岁出头结束,职称至少从主治医师开始,当然一般都要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才开始,如果跟你年龄相近的同事很多,那这个事情还要往后面排队。所以实际上独当一面的生涯是短暂的。你也应该很难和这个年龄的人探讨收入了。那作为“医疗组长”之前的日子呢?假设最顺利的情况,36岁带组,那28-35岁的年收入从5万开始,一般在10万以下,本身收入较高的科室,加上奖金分配,能逐渐达到10万左右。28岁以前呢?没有工资收入,靠啃老+争取奖学金。除此之外有一百多元/月的补助。如果找个工作了的女朋友,可以先包养一段时间。
4、编制及其附属
这个,看单位,有的单位还要给事业编制,但是现在很少了。有的单位给人事代理编制。很多单位是合同制。拿我这里来说,每年新聘的里面,绝大部分只给合同制,引进人才才可以给编制,合同制的升到副教授以后,才给编制。关于事业编制相应福利,请自行google,各地可能都不太一样,但无非五险一金。分房?没有分房,十几年前对老员工有少部分福利分房,但现在早就没有了。如果哪个医生新就业就有房子分什么的,多半是作为海归/高学历引进人才,政府和医院联合出资吸引到某个地方医院去的情况。要在大点的地方就业,不会有这些东西。
5、灰色收入?
平心而论,如此大的投入,如此低的收入,加上各行各业都有账面以外的收入。医疗行业,灰色收入肯定是存在的,但不是所有医生都有。
我自己目前还没有见过什么叫灰色收入,我发誓。我家上一辈也是学医的,龙头三甲医院,说没什么灰色收入,从我自小以来到后来啃老的经验来看,即便有,也没让我家摆脱普通工薪阶层的命运。
总之,虽然无法量化,但我感觉上,这玩意主要是将医生的收入补贴到了应当的水平,但不是发家致富。具体什么是应当水平,因为中国当医生门槛有高有低,所以,在最高门槛之下,我觉得应该像上表中的董事、总经理这个级别靠拢。
既然叫灰色收入,问别人也是不会告诉我的。没有办法给出数据来。如果有同行朋友能说说也好。但那些自己也没见过的道听途说者我表示拉黑不送哦。
6、生活的压力
如上所说,开始工作的年龄,已经是必须成家立业的时候(对于女生更是如此),28-35岁,父母已老,自己要买房、婚嫁、生娃,就算起薪1万以上,也没有人会觉得轻松愉快。加上工作本身的繁重,你要跟这时候医生讨论收入,他会告诉你他很艰难。
7、任何职业中,都有高中低阶岗位,也有高中低阶的地位
我在这个回答中讨论过了:
医生与医生之间,差距也是相当大的。再次梳理一遍:
单位差异。且不说中国的医院分三二一甲乙丙等级,即便是三甲医院,差距也是很大的,有的医院是部队医院,医生不仅拿医院的工资奖金,还要拿军队收入。有的医院是地区的龙头老大,总是人满为患,什么病人都首先想到去那里,这种医院往往学科发展会很完善,相应的收入可能也会高一些。而靠近基层的医院基本上收入就不可能高于其他行业多少,就算坏透了吃尽各种灰色收入,最终也高不到哪里去。学科差距。因为自负盈亏,因为奖金从科室发,所以,收入的不可能是全医院一碗水端平。基本上,效益好的科室,奖金高一些。总的来说,做手术的比不做手术的高。其实在美国也是一样的,收入最高是骨科,其次搞介入的,小儿内科这种叫穷,分布方面中国美国差不多。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收入有天然不同,生活成本的差异也导致对收入高低的感受不同。比如,同样是西南地区,做临床医生在重庆的三甲医院就比在成都的三甲医院明显更高,而生活成本差异不大,所以后者会自感苦逼很多。而把重庆的收入拿到北京去过日子,而艰辛程度又跟最底层的北漂一族无异了(实际上,我自己了解的情况,北京的医生成家立业那几年收入没有比重庆高啊)。
职业阶段的差距。如第3条。你和北医的同学讨论收入,可能他们才20多岁,这时候收入是必然低的。北医是比较好的医院,收入必然更低。为什么?去地方医院,比如某个地级市最大的医院,可能北医的博士毕业去了之后当做引进人才对待,起薪更高,升职称快,委以重任。而在好的医院,像我们这里,哈佛回来的博士也还是一样当住院医师转科。少数的出类拔萃者比多数的平凡者更显眼,他们收入高,但仅能代表极少数情况。比如你可能听说某“一把刀”相当有钱,住别墅开宾利,请一定记住首先他个人非常优秀,不止是技术好还情商高,而且已经是这个行业这个年龄的个中翘楚,他人难以替代。所以不要羡慕不要嫉妒人家靠水平吃饭。你在IT、金融、工程、演艺等领域能见到更多这样的人(何况高调的生活难保哪天不被哪股风波给弄进去)。但你要明白,为什么我们用中位数计算,为什么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就是因为,可能最高收入那一档次的人确实比大多数的屌丝医生收入高太多,而人数少太多。
——————————
就是这样的。
对不学医的,但有学医的朋友的朋友说几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学医的这本经,特别难念,有中文有英文有拉丁文,有时还要自己写,念个十年八年,还要慢慢才懂。生活也多是辛苦。作为朋友,不要可怜,但一定要理解,不要需要帮忙的时候才想起别人。对于想找医生的当对象的,我特别说几句:
医生真的很忙,我目前没有遇到其他行业有更忙的。如果无法想象,请努力脑补老公常常晚归,有时不回家,但他告诉你“我真的是在工作”的那种焦虑。医生跟护士真的没什么。概率不会大于普通的办公室affair。因为大家都太忙了。你把人品把关好,把家庭经营好,不会有这方面问题。医生没别人说的有钱,可能收入好了的时候,你都人老珠黄了。如果你不能忍受年轻时长期的清贫却要找医生,那找个35岁以后甚至二婚的可能好点。在此赞一下我女朋友,我计算了下我未来十年收入都比她低,她也有更轻松又体面生活的选择,但她依然没有嫌弃我。
为什么我还坚持没有转行呢?虽然去年还收到过一个不做医生但也还不错的offer。
因为我看到这个行业还有是有人做得很好,这让我明白即便一个行业的从业环境非常艰难,依然有可以努力的方向,依然还有自己可以爬升的空间,如果有人愿意陪我度过这么多年的辛苦,我一定会想办法争取到医生应该有的尊严。
什么叫医生的尊严?医生尊严就是体面的生活,和患者的尊重。
摒弃“白衣天使”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捧杀,坚持与患者互信和坦诚的契约关系,努力在学术和技术上齐头并进,最终为自己和家人赢来体面、充实的生活状态,这是这个时代的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更多阅读
转载强国E政广场-用法律保护乡村医生的尊严 转载工人
《用法律保护乡村医生的尊严》建国笫一、第二代农村卫生网网底的“白衣天使” 急病人之所急, 想农民健康之所想。从英姿煥发到年过花甲乃至古稀的老村医仍然坚持全天候岀诊、隨访和参加公共卫生服务。遗憾的是干到晚年有“仼聘证书
中国乡村医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
中国乡村医生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中国乡村医生模式跨过两个世纪,历时四十余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影响了亿万农民的身心健康,并且仍在继续着这种影响,因此研究和探索这种模式,不仅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更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医生的真谛:偶尔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
摘自2005年以来《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撰写的时评,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1、眼下,医患矛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医生,却很少倾听医生的呼声。事实上,医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表面风光,内心
一位女作者关于男妇科医生的小说 乡野男妇科医生小说
首记:十几年前,为一位业余写作的女作家作了一台手术。本来手术是很平常的,可能她有些崇拜做医生的我,所以出院后写了几篇以我为原型的小说(其实这一篇更像杂记)。现在看一看觉得可以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回答女病人怎样看待男医生,男医生应该
谈中国医生的医德 医生的医德是什么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医生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医生医德的沦丧在中国已是普遍的现象。老百姓都看不起病,药价比房价还高。甚至还有因为没钱看病失去生命的。这体现的医生的冷漠,更是整个医界的冷漠,无视生命!怎么样提高医生的医德,还有让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