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到底被过誉到了什么程度?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不是被过誉了,是被黑了,被妖化了。

1、诸葛亮是优秀的政治家,演义里丝毫没有认真表现,当然这个也很难表现;
2、诸葛亮是优秀的外交家,演义里把他弄成了个喜欢人身攻击的辩手;
3、诸葛亮是优秀的军事家,演义里把他弄成了个神棍,他常常领着三四十万大军,明明天文地理无所不通,阴谋诡计无所不晓,人心幽幽他也看的门清,但还是一次次的输了;
4、诸葛亮是优秀的练兵家,演义里啥也没说,还是神棍,就知道用伏兵,用偷袭,用火攻;
5、诸葛亮是合格的管理者,演义里把将军当猴耍,动不动用锦囊,让人家到了XX地方再打开整得手下都白痴一样;
6、诸葛亮是合格的同事,演义里处处挤兑魏延,激将张飞关羽之类的事儿也没少干,整的就是一神经。

——————————————————————————
在网间,凡是说出【你看看《三国志》吧,诸葛亮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他只是个政治家】的人,八成是没认真读过《三国志》的,

比如说这位自称读过《三国志》的姑娘 ,真不知道她看的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三国志》,居然读了之后对孔明大失所望。

然后她不过千字的回答里是槽点满满:然后她不过千字的回答里是槽点满满:

0、鲁肃说三分曹操孙权刘表,诸葛说三分曹操孙权刘备,这就有抄袭的嫌疑了?
1、演义里杜撰的借东风空城计不是真的你就大失所望了?这俩一个扮神棍一个欺负傻子的故事真的有那么令人崇拜?七擒孟获是一定没有么?
2、《三国志》里啥时候说诸葛亮舌战东吴了?
3、大概建安十几年,关羽死了?
4、关羽都督荆州,要诸葛亮替关羽招兵?
5、学者推测关羽是诸葛亮权力中心的阻碍?
6、诸葛亮任用马谡,如何是一反常态?他之前打仗是什么状态?
7、诸葛亮死后真的把蜀国托付给了姜维?
8、魏延确实是将才,然而诸葛亮只是没用他的子午谷之谋,这就叫远之?魏延的那些战绩是谁派他去的?他可是丞相司马,诸葛亮的军师。
9、诸葛亮五次北伐是穷兵黩武?了解诸葛亮北伐时期蜀国的经济状况么?
10、蜀汉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归咎于诸葛亮事必躬亲?诸葛亮死后三十年蜀汉灭亡,灭亡前几年才出现【民有菜色】的现象,这锅也得扔给诸葛亮?

以上十点,就是姑娘你读《三国志》读出的东西?我建议你读下《三国志集解》,微盘下载也好,网上买书也好,认真看看。

——————————————————————————
半夜睡不着,发现又可以品评一番了,又是一位大学生 :

1、诸葛主持的战争败多胜少?诸葛统帅的战争我怎么记得只败过【失街亭】一次?如果还有别的败绩希望阁下能指点一二?莫非是【攻取陈仓一月不下】?对不起,那是故意的,做样子战略性呼应东吴。1、诸葛主持的战争败多胜少?诸葛统帅的战争我怎么记得只败过【失街亭】一次?如果还有别的败绩希望阁下能指点一二?莫非是【攻取陈仓一月不下】?对不起,那是故意的,做样子战略性呼应东吴。
2、诸葛的军队临阵指挥一般?如果说诸葛的指挥一般,那么他打败的郭淮,打败的司马懿,射杀的张郃——这三位岂不是临阵指挥辣鸡?我去,曹睿时期魏国名将里居然有三个是辣鸡。曹睿还派遣这三个辣鸡对付临阵指挥一般的诸葛亮,可真是英明神武啊!
3、诸葛亮确实是下手搞掉了李严,但你不看看李严都做了些什么?先是居心叵测劝诸葛亮加九锡,这是怂恿诸葛亮称王啊;后是运粮不力谎令诸葛退军,这种延误军机的大罪,诸葛亮只是将他贬为庶人,这要放在曹芳时期的司马懿手里试试?更何况李严在听说诸葛亮病逝后郁郁而终,可见他被诸葛亮废黜是无话可说的——难道你比李严还有发言权?
4、蒋琬费祎姜维都是出自诸葛亮的门下?好吧,然而费祎身为刘璋的亲戚,掌权后更是鸽派的代表人物,和诸葛亮的北伐策略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诸葛亮将后事托付给蒋琬费祎无非是看重他们的治国才能,说什么亲信之类。诸葛亮不选择自己相信的人,难道还选择不信任的?诸葛亮托付的蒋琬费祎,前后执政蜀汉近二十年,这二十年百姓安居乐业吧,如何?你觉得诸葛亮应该任命谁呢?至于姜维,诸葛亮可没钦定他做什么吧?
5、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更是笑话。子午谷当年曹真一个月都没走完,好吧,就算魏延运气好,天气又好,就算他能十天走完子午谷并拿下长安,有什么用?诸葛亮的战略是什么?夺取雍凉并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话说魏延能守住长安么?他还不是得诸葛亮的配合,说什么魏军至少要二十几天才能汇合。(详情见《魏延传》注引《魏略》)诸葛真是要吐槽了:要是我能一个月平定凉州到达长安,我还用着的你走子午谷?
6、魏延被诬陷谋反的锅也要诸葛亮背?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第一大将是谁?是魏延!用魏延的是谁?是诸葛亮!魏延自己性格有缺陷,刚愎自用,将领都是表面尊敬内心厌恶,这种人当统帅对蜀汉是好事?让他带兵对付龟缩流的司马懿,你确定能赢?
7、庞统议取西蜀,法正谋定汉中,这都可以成为诸葛亮的黑点了?诸葛亮表示:我在先主时期也就和张飞赵云入川打几个郡县,其余时间我忙着巩固后方,负责各种后勤调动,这相当于曹魏荀彧的活儿。至于荀攸郭嘉之类干的事儿,我不掺和——所以,这个锅,我不背!

——————————————————————————————————
看到这位答主 又是经典的读史书不看上下文的案例:


陈寿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句话让多少【诸葛亮的军事黑们】如获至宝,好像已经掌握了诸葛亮是二流军事家的真理,但是我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从这句话解读出诸葛亮不会打仗的,从这句话只能看出:
1、诸葛亮治军的才能比诸葛亮奇谋的才能要强悍;
2、诸葛亮治国的才能比诸葛亮将略的才能要强悍;
故而,我们只能推出,
诸葛亮的治国才能》诸葛亮的治军才能》诸葛亮的奇谋才能
这句话只是针对诸葛亮自己的三种才能对比,说过他比别人弱么?没有!——难道诸葛亮的奇谋才能比治军才能弱就说明诸葛亮是二流军事家?人家治国100分,治军98分,奇谋90分不行?更何况诸葛亮单凭治军就能把魏国的郭淮张郃司马懿打的遍地爪牙,诸葛亮如果是二流军事家,这三位是三流还是不入流?
更何况【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下文是【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这句话能看出诸葛之所以不能取胜的原因有三点:
1、对方的将领很优秀;
2、蜀魏双方军力差距;
3、蜀魏双方攻守异势。

这位答主粘贴百度百科还不粘全,针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只贴了崔浩和毛泽东的:
岂不知毛太祖固然是用兵大家,然而他的点评却是很有问题的:岂不知毛太祖固然是用兵大家,然而他的点评却是很有问题的: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请问刘备军在什么时候是【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的?莫非是攻取西川之时?那时候如果不三分兵力如何取得西川?再者说,多少史学家认为荆州对刘备军的重要性,方便两路出兵,【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本来就是一方干扰一方主攻,有何不可?

毛太祖不推崇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是二流军事家?那唐朝开国名将李靖推崇诸葛亮,你为何又不认可李靖的观点呢?历朝武庙诸葛亮都位列武庙十哲,公认的军事大家,为何你又不认可唐宋两朝的观点呢?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
果然是会上瘾的啊,刚看到一位知友 回答该题转载了一篇网文 ,有【三国经典网文风范】,且文字排版诡异,在电脑端需要将每段的浮动条往后拉才能看全文,不过手机端好像不用:
我将其一段段复制到word里,再来品评一番:我将其一段段复制到word里,再来品评一番:
这篇网文的作者写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很明显是受到了《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九州春秋》的影响,然而引该条史料的裴松之都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诸葛亮传》《前出师表》都是难以撼动的史料,这两者都言明了是刘备三顾诸葛亮。更无语的是,这位作者还说当时,也就建安十二三年的时候,诸葛亮的哥哥在孙权那边当了类似丞相的大官,我们看看《诸葛瑾传》,可知在赤壁之战之时就是孙权的一个长史,之后(大概是建安十四年)当了中军司马,原来长史就是孙权那边的丞相?你确定诸葛瑾的长史和张昭的长史是一个意思?这篇网文的作者写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很明显是受到了《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九州春秋》的影响,然而引该条史料的裴松之都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诸葛亮传》《前出师表》都是难以撼动的史料,这两者都言明了是刘备三顾诸葛亮。更无语的是,这位作者还说当时,也就建安十二三年的时候,诸葛亮的哥哥在孙权那边当了类似丞相的大官,我们看看《诸葛瑾传》,可知在赤壁之战之时就是孙权的一个长史,之后(大概是建安十四年)当了中军司马,原来长史就是孙权那边的丞相?你确定诸葛瑾的长史和张昭的长史是一个意思?

诸葛亮建安十二三年投奔刘备,建安十五年便已经官至军师中郎将,真不知道这作者的【十年才有升迁】的来源是何处,莫非又是《魏略》《九州春秋》的解读?刘备托孤之时,何时说过诸葛亮有必要时取代王位?更何况,当时刘备是季汉皇帝,要说也是取代帝位啊!莫非这作者以为刘备死的时候还是汉中王?诸葛亮建安十二三年投奔刘备,建安十五年便已经官至军师中郎将,真不知道这作者的【十年才有升迁】的来源是何处,莫非又是《魏略》《九州春秋》的解读?刘备托孤之时,何时说过诸葛亮有必要时取代王位?更何况,当时刘备是季汉皇帝,要说也是取代帝位啊!莫非这作者以为刘备死的时候还是汉中王?


诸葛亮的家族势力真的很大么?我也不知道【主政官】这个词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我们简单认为是【丞相】这一类的官职就好了。诸葛瑾最后官至大将军,说是【主政官】可以。但是,诸葛诞何时当了曹魏的主政官?公元251年诸葛诞才都督扬州,可以说是封疆大吏,但说是【主政官】未免也太不把司马家的人放在眼里,然而诸葛亮是221年便已经当了季汉丞相?相差【三十年】,这【十年之后】,又从何说起?

这两段反驳小说而已,毫无亮点。不过从这可以看出作者是读过《三国志》的,为何前面的解读如此不忍卒读?这两段反驳小说而已,毫无亮点。不过从这可以看出作者是读过《三国志》的,为何前面的解读如此不忍卒读?



孟获的记载来自于《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也有记载,故而这个作者说孟获的存在不得而知,显然是读书不全。

这个说诸葛亮没有战绩,军事能力不怎么样的观点。同样这位答主 这个说诸葛亮没有战绩,军事能力不怎么样的观点。同样这位答主 在回答里也是说诸葛亮军事不行的看法:



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我前面已经反驳太多,不再多说,更多了解,可点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80103/2960.html

更多阅读

诸葛亮名言 诸葛亮名句精选 诸葛亮经典句子 诸葛亮名言名句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戒子篇》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

南怀瑾老师讲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的诫子书

【南怀瑾老师警训】*****正文:儒家的学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子弟后辈,先学止静的功夫。

诫子书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1.诸葛亮作品诸葛亮作品2.郑玄作品郑玄作品3.邱民亭作品邱民亭作品4.张之洞的作品张之洞的作品1.诸葛亮作品编辑本义项诫子书百科名片 诸葛亮《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

兼听则明: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诸葛亮《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仗,可能确实是这样的装束。裴启《语材》曾记

声明:《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到底被过誉到了什么程度?》为网友大爱权志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