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评价 从文学角度如何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从《钢铁》中的讽刺和揶揄的角度,浅谈一下作者的文学技法。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表现社会,客观反映社会和人的光明面和黑暗面。而赞美美好,抨击丑恶正是文学的良心所在,但要想让读者对此有较强烈感触和认同,则需要用一些语言技巧。如讽刺和揶揄,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常用的手法。
在俄语文学中,讽刺艺术是传统,比如果戈里的,的对封建社会和官僚的讥讽,令人笑中带泪。而《钢铁》实际上并不将讽刺作为主要手法,但作品中几次成功的运用,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看《钢铁》时,大家笑得最厉害,莫过于读到保尔戏剧性地被“拉达”军官契尔尼亚克上校从监狱中释放,效果之所以这么好,离不开反讽的处理和之前的多处铺垫。管理监狱的卫戍司令是的儿子,虽然自小备受宗教“熏陶”,却只知道滥用职权,强抢民女,先前已经有一个军官(萨洛梅加)当面嘲笑他能力不足且不务正业,契尔尼亚克上校在催促军人整理一片狼藉的内务时,一经副官提醒,就立即去监狱查点犯人,而且根本没指望有什么卷宗案底能用得上,显然他也清楚卫戍司令是块什么料,而监狱在这样卫戍司令管理下,很多无辜的犯人和革命者胡乱关在一起,十分混乱,根本没有人过问。因为囚犯大多数是乱抓来的,契尔尼亚克上校仅仅问了几句,就立即把人放掉,保尔和地下党多林尼克也乘机编了很荒唐的入狱理由而混出监狱。有一个酿私酒被抓的老妇人,一个劲祝愿上校“上帝保佑,好人好报”。而上校他释放犯人的举动绝不是突发善心,而是“顾大局”的,当时“拉达”领导人和外国使团在当地参加阅兵,上校必须将“形象工程”做好,否则监狱关满名不副实的犯人,这可能令大头目不满,甚至对外国“援助”有不良影响。在审问犯人时,上校还有“意外收获”,原来一个犹太剃头匠,被捕是因为多了句嘴,问了关于犹太富商为避免当他犹太人再遭“拉达”军队屠杀,计划向彼得留拉请愿的事。萨洛梅加原先对卫戍司令说过,屠杀犹太人事件是绝对不能被提起的,如果这件事泄露给外国使团知道,会引起严重后果。在上校看来,剃头匠既然与犹太人的事有关,就必须将加强控制,结果,本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剃头匠,不但没被释放,反而被上校重点押解到司令部。事后契尔尼亚克上校还不忘骂无能的卫戍司令几句,扬言“要把他关几天禁闭”。
中这段故事情节,本来是很平直的叙述,却对产生了极强的冲击效果,反讽的艺术手段功不可没。军官的荒唐和自以为是,地方“拉达”的行政管理低效混乱,卫戍司令的无作为和胡作非为,最终导致错放了犯人,固然令人捧腹,而上校继续关押剃头匠,这绝对是神来之笔,将迫害少数民族的罪恶、事后试图掩盖证据,外国势力干涉他国内政的丑恶全都揭露了出来,如果读者想到这一层,就又笑不起来了。的这次讽刺可谓超高水平,其杀伤面之广令人乍舌。

除了敌人,还在作品中讥讽了革命后产生的官僚。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前对官僚这一套极为反感,因此在中对的嘲讽相当辛辣。
比如拥有外号“理论家”的团干部屠弗塔。他第一次出现是在党史辩论中,被学习时间不长的保尔轻易驳倒,这不禁使读者诧异,保尔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随着剧情的深入,屠弗塔的形象原来越清晰了。保尔在抢修铁路时负责带队,屠弗塔借保尔与冬妮娅的关系做文章,质疑对保尔的任命,因为“官报私仇”,结果受到上级的训诫处分,被团员们嘲笑。杜巴瓦为了抢运铁轨,截留了公交车,屠弗塔于是写报告要求给杜巴瓦处分,被团委书记阿基姆一顿训斥。保尔归队后,屠弗塔拒不恢复保尔的团籍,又被新任的团委书记批评,这次团员们不嘲笑了,要撤他的职……,他处理事情死扣条文,官僚作风严重,对同志的需求也从不热心,其结果是经常损人不利己,他就是这样,一直不被任何人喜欢。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屠弗塔在党史辩论时输给保尔了:并非他的水平比保尔弱,而是因为本本主义者肯定比不过那些理论联系实际的,而他那“理论家”的称号也绝不是褒义的。
不过团委书记也指出他有个“优点”:整理档案比别人强,他也十分热爱这种工作,而且这种工作非他不可。看到这,大伙恐怕又都笑了——因为屠弗塔比别人都“机械”,所以他适合去整档案。
屠弗塔后来因官僚主义被解职,他为了在政坛上翻身而加入。在团员辩论中,他的发挥到了极致,一时辩论会上哄声四起,连同是托派的兹维塔耶夫等人都私下骂他是笨蛋。
除了屠弗塔,还讽刺过一个维持会场秩序的大个子纠察队长,他对丽达前倨后恭的态度,简直又一条“变色龙”。

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在作品中嘲讽了一下小市民。
有一个人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在保尔在与冬妮娅交往中,起了垫脚石作用的苏哈尔克。他的家境还不错,父亲是调车场的头。苏哈尔克利己自私,毫无理想,贪图享乐,恃强凌弱,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他知道冬妮娅爱读书,但对冬妮娅为什么爱读书根本不能理解。为了追美人,他赶了一次时髦,给冬妮娅些情书,还抄了不少爱情诗,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荒唐举动使冬妮娅十分反感。为了在冬妮娅面前逞英雄,他无故欺凌小他两岁,家境贫寒的保尔,结果自作自受,被保尔一拳打进河里,摔成了落汤鸡。
后来阿廖沙向保尔介绍考中学的经过,提到他一起考学的几个市民家庭的同乡青年,苏哈尔克也在其中,这几个青年虽家境富裕,有机会学习,却不学无术,他们考不上中学,竟然欺骗学习优良的阿廖沙,说他没有通过考试,幸亏阿廖沙没上当。苏哈尔克等人后来上了不用选拔的技工学校,总算能暂时应付一下家人的希望了,但他们仍然每天喝酒赌博,不思进取,受教育的机会也就白白浪费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上过技校,1920年因前方吃紧,辍学参军,血洒疆场。1922年,他曾经短时间重返学校,学校生源的乱象使他不满,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学,而像苏哈尔克这样家境殷实,却虚度人生的青年为数不少,他们挤占了有限的学习资源,对社会、对自己都没有一点好处。奥斯特洛夫斯基给女友别莲富斯的信中,对他所在的两年制技校加严学员入学筛选的做法很赞同,但他本人原想直接上二年级,这样一来只能重新从一年级上,感觉非常亏。信中这种矛盾心情令人忍俊不禁①。

据一些资料,前苏联即使到了30年代,已经推广了全民教育,却仍然没有在全民中消灭文盲。这里有全民教学刚起步,水平低的客观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愿学习,其表现就是学校的逃学、退学率奇高。其实许多国家在推行教育时都难免遇上这个问题,因此有人说,“要扶人,先扶志”。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小说中的嘲讽也有不高明的。内战时,舍佩托夫卡“城头变幻大王旗”,小市民无所适从。一个叫格拉西姆的市民在“拉达”军队进城后,因为家里误挂了列宁像,结果挨了二十鞭子。我想,怎么就不反过来写,让可怜的格拉西姆在红军来时,挂个别的什么像呢?
奥斯特洛夫斯基使用讽刺手法还是很注意场合的,遇上大是大非的时候干脆就不用。比如在描写兹维塔耶夫、拉兹瓦利欣时,作者显然认为他们在贪恋个人权威、压制民主的做法,比起屠弗塔的教条主义、纠察队长的媚上欺下对革命事业的伤害更为严重。另外在描写民族主义者屠杀犹太人,波兰人杀害革命者,或者党内坏分子(如法洛伊等)犯下恶行时,文章的基调就都不是讽刺,而是愤怒的声讨。

除了讽刺,小说中也用了揶揄(善意的嘲笑)。因为人和社会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时善意嘲笑一下光明面的不足之处,是完全可以的。比如朱赫来听工人们讲给工地弄取暖设施的经过,对提到的投机倒把干部只能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还有保尔在火车上抢座、丽达写“出轨宣言”,以及冬妮娅搞感情预备队等。
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保尔毒打玩弄女性的法伊洛后的危机处理。在党的法庭上,法伊洛被开除。本来保尔也应该因打人受警告的,结果保尔的朋友出示了保尔的健康证明,说保尔的一时暴怒与解放战争受的伤有关。这说法本来也就是骗小孩的,但大家本来都赞同保尔教训法伊洛,甚至有的心里还嫌打得不过瘾,这份健康证明又使人想起了保尔昔日的付出和功绩,结果裁决组认为辩护有效,做出了明显偏袒保尔的裁决——不予处分。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很古老的命题:要理性还是要情感,我从不认为保尔会因为迷信权威变成机器人,因为保尔思想独立,不迷信权威。但保尔在时间和学习中,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了,真让人担心照这样下去,保尔还是会变成机器人。不过这一次,保尔对法伊洛这一空前恶劣的行为表现出的强烈痛恨,以致一时失控,出手伤人,证明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裁决组的集体偏袒,也证明他们也是有义愤、有感情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提倡禁欲主义,认为革命者既要理性,又要有感情。
但整件事上作者只做了这一次揶揄,因为总基调很沉重,让人根本乐不起来。
据记载②,法伊洛的原型并非只是脑袋上开个口,再开个除,事就这么轻易地结束了。被他欺骗的女青年用枪把他爆了头,女青年事后被判了刑(缓刑)。奥斯特洛夫斯基出于对女当事人的保护,改写这一事件,让保尔替她出头,同时将这件丑闻的注意点转到党员的道德作风上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疗养院养病期间,曾听到一些干部在阳台上吹嘘自己的恨人经历,感觉像进了下水道一样,作者认为这类败坏的作风会导致危机,必需严惩和制止,该经历也同时写进了小说的这段情节里。

①《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王志冲译,2011年

②《活生生的保尔柯察金》,特列古勃著,1968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评价 从文学角度如何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PS:我认为小说中表现出了世界名著的特性,作者思想实际上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下面是我觉得还拿得出手的两篇评论,



要是还有兴趣,欢迎看一个“王炸”性的技法,但也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

我曾经想过很长时间,到底用什么术语来定义这种文学写法。原先想过“春秋笔”、“曲笔”等,突然间眼前闪过一个词“反逻辑”,我个人认为这个命名还算恰当。
中国学术界对“反逻辑”研究最深的是,我举个例子,探望重病中的——,当时悲伤流泪,一出了门,立即在花园里细致地欣赏园中美景。里什么都没提示,也就放过去了,顶多会说尽扯些没用的。如果没有专家提醒,说这个举动按正常逻辑看是反常的,几个读者能理解到此时王熙凤为将要满足的权力欲望得意(因为秦可卿如果过世,荣宁二府的内务将是王熙凤一手遮天),并为大家族内暗流涌动、灭绝人性的权力斗争感到惊悚呢?
现实主义文学使用反逻辑暗笔的很罕见,这是一个压箱底的绝招,同时也是险招,用反逻辑安排情节,并在取书描写中故意“留白”,会给在按正常逻辑分析时构成了极大的(,这可比暗讽的理解难度大太多了),一旦读者破解“留白”,就会立即感受出一种刺痛心灵的、浩瀚的美。
请注意这种暗笔写法是“反逻辑”+“留白”。

阅读《钢铁》是,我们也遇到同样的挑战。比如,许多读了好几遍,脑子都想疼了,也没弄清保尔和冬妮娅到底是为什么分手的,筑路偶遇为什么最终搞得两人在情感上双输。因为中该情节的安排是反逻辑的,而且按照小说的特殊结构,此时冬妮娅的内心活动正巧对读者关闭这种“留白”的解读空间太大。对于来说,正常思维是冬妮娅是小资,保尔为革命舍弃了这个拖他后退的女孩,但是既然冬妮娅是要批判的,为什么在前面的章节把冬妮娅写得这么好?保尔似乎不满冬妮娅穿好衣服,但保尔之前曾穿着整齐地去冬妮娅家里做客,之后也一直穿丽达送的外国皮衣,怎么就不接受冬妮娅的衣服呢?这就是反逻辑,最简单的解答方法要么承认自己看不懂,要么就是认为作者水平不行,脑子被烧掉了。
我比红学家幸运,因为红学家在推断的真正用意时,没有第一手资料能证明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却能看到前年刚翻译成中文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从作者写给女友别莲富斯的信件。从中我看到了一对人生观不同、理想有异的年轻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只要理解了一开始就将冬妮娅描写成一个持有自由主义理想的女孩,她和保尔的理想差异,随着年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大,故事情节一下子就梳理清楚了。至于细节。我在《不被理解的真爱》中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另一处反逻辑,是保尔看到杜巴瓦突然间堕落,可能也会大吃一惊。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和保尔一样,他也是思想成熟的优秀青年干部,同时也有圆熟的手腕。书中他的一些话,现在我们看时还会频频点头。他可以为理想不计生死,不管个人得失,就算杜巴瓦“哀莫大于心死”,但变得如此不堪,是反逻辑的。而我们不知道当时杜巴瓦的想法。最简单的解答方法还是:作者水平不行。除此之外,还有他解吗?
线索在好几页之后,扎尔基娶了安娜,而杜巴瓦退学又上学,离党又入党,可就是“中毒太深”。我们就明白了,杜巴瓦为了坚持心中认定的“”路线,既要掩人耳目,还要不拖累家人,才装成又喝又嫖,可谓用心良苦。我们能推测,他不会有好的结局。
于是可以推测,作者通过描写保尔与人生中最重要、最亲密的两个人的决裂,对如何在革命事业中合理对待异已思潮进行了反思。

一些传世的绘画,镜中的影像往往有更绚烂的效果。一些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用逻辑的倒影可以发现它更大的价值。怎么找到这些文学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压下的良心之作。


为什么《钢铁》的最后部分不好看?

许多读者说,《钢铁》读到最后几章,有点读不下去了。我觉得既有小说本身的原因,也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带来的“理解错位”。
《钢铁》塑造了大量的典型人物,这些人物血肉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随着主要人物的陆续离开,故事情节趋于平淡,虽然对保尔在瘫痪前后到投身写作的心路历程描写,确实写的很好,但作品的可读性还是下降了。
《钢铁》最后2章半涌出了很多新人物,他们都是保尔在求医期间认识的。除了对巴扎诺娃和列杰尼奥夫的描写还算可以,多数人物都是一笔带过(劳琳、罗德金娜的部分在小说发表前删除了),显得非常单薄(好在后来还有达雅救场)。在小说的最后部分过于“自然主义”,作者没有处理好现实与艺术的距离,保尔遇上的人和事与作者的经历几乎等同,太过写实,也就不“好看”了。
除此之外,大家可能也不太喜欢保尔的结局。小说刚在前苏联流行时,善良的读者并不知道小说的情节是作者依据自身的经历写的,还写信指责作者“对英雄太残酷了”。现在的读者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比几十年前更加重视个人的权利——献身理想固然值得尊重,个人也应该获得幸福。但主人公的个人生活可以说是悲剧性的。他失去健康后,虽然成了家,得到朋友的鼓励和安慰,并奋力保住了战士的尊严,但他得到的物质补偿很少,只有微薄的抚恤金和莫斯科小巷深处面积狭小的住房,当然,他可以享受公费治疗,比如小说后2章,保尔在哈尔科夫进行了膝盖手术,两次去克里木休假疗养,莫斯科专科医院待了18个月(去老马切斯塔疗养院做泥浴康复是自费,结果花光了积蓄,把藏书和外套都变卖了,靠朋友接济才渡过难关,但作者没有将遭遇在小说中诉苦。)总之保尔的生活逐渐一贫如洗,在小说结束时也貌似没有改观。保尔付出了全部,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也难怪许多年轻人对主人公的做法持保留态度,心里不舒服。
还有更“惊人”的质疑,余一中教授认为保尔得到公费治疗,仍是体现少数人特权,主人公的贡献不配他所得到的公费治疗。余教授对俄语文学的学术水平和对集权主义的反思都很令人敬佩,可能是他看不惯一些现象,保尔也跟着“躺枪”了。在此就不讨论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70103/7129.html

更多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3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让人读后觉得荡气回肠的书,本书所描写的是以俄国十月革命背景的一个传奇人物——保尔柯察金。保尔出身贫寒、自强不息、坚持信念、身残志坚,以惊人的毅力奋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即使双目失明,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概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梗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梗概第一部第一章:保尔在神父家的厨房里等候补考的时候,把一撮烟末儿撒在神父预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被赶出了学校。此前,保尔曾因向神父询问地球存在的年限问题差点被开除。十二岁的保尔到车站餐厅干活,从早晨七点上

高中读后感8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一)文/叶智霖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布尔什维克形象。小说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励人们自强不息。《钢铁是怎样炼成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有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朋友总是对我一遍一遍地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到不可思议,我却说,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书不厌多读,而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着纯洁高尚的的道德品质,他为了人民群众而甘愿付出自己的青春、自

声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评价 从文学角度如何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网友六竹书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