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鬼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同是这一天,佛教称之为“孟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这三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孝善的共同文化内涵。我国的汉族、象古族、达斡尔族、彝族、纳西族、白族、苗族、侗族、壮族、土家族等都有过此节的习俗。

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鬼节的由来

三联阅读配图

古时候,人们都相信人具有三魂七魄,人死之后,七魄分离,只剩下三魂就叫做鬼了。有德之人,死后有人祭祀,不会伤害人类;但那些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就不一样了。相传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阎王大开鬼门关,阴间鬼魂悉回阳间,探视自己的亲友及子孙.故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在这段日子里,民间人们为保持生活的平安,婚丧喜庆皆不敢轻举妄动。

七月十五这天,民间家家祭祀祖先。有的在家中或祠堂为祖先烧香,合家叩拜;有的到祖先坟墓上添土、上供、炔香等。天黑之后,携带爆竹、纸钱、香烛,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届时,每户人家都要供奉瓜果菜饭等,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地官保佑,对“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给予关照;要设酸坛.有僧道诵经,烧煞神钱,打发施服。这种活动在七月十五日达到最高潮。因此,中元节又称七月半,俗称“鬼节”。现在民间的七月十五,大多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莫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国的中元节习俗可以说与中国上古的天人观有直接关系。在中国古代习俗中,人们认为人升天为仙,下地为鬼。按照西方文化习惯中的思维理念,鬼神是绝对对立的,天人关系也是彼此不可转换和彼此绝对对立的,现实中的人类无法作用于天地另一时空。但是,在中国古代宗教观中,天地可以互相转换,鬼神位且也可以转换,现实中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作为去改变另一时空的关系。在我国先民们看来,天神和地鬼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功德作为去进行转换的。鬼魅、神仙和人类都有善恶之分,这种善恶是可以彼此互相影响作用和转换位皿的。天神没有功德,也可能重新下地狱,地狱中的鬼魅如果有功德,也可以脱胎换骨上天成神。人们相信,人间的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作为,去改变另一个世界时空中的先人和后人的境遇。比如,当世人可以通过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贡献、功德去拯救自己先人的亡灵,也可以因此而给后人带来善果。

因此,中元节逐步转变成为祭祀祖先和祈福后人的节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5140103/344040.html

更多阅读

鬼节的来历和禁忌 鬼节的由来和禁忌

大家都知道农历的七月份有一个鬼节,也就是中元节即盂兰盆节。只要在华人居住的地方,谁都不敢忽视这个鬼节与超度。中元节,即盂兰盆节,通常是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或者十五这一天,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

鬼节将至必须注意的风水禁忌 鬼节的禁忌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称鬼节,相传阴间地府的鬼门关会大开,无数鬼魂涌到阳间流连,可谓“阴气冲天”。如何能避免撞邪、大步迈过?留意以下宜忌,方可安全度过避开阴邪。七月十五鬼节注意1、参拜土地庙 可免则免.庙宇是供奉神明的清净地,不少人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 七夕节的来历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要到了,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学过牛郎织女的课文后,是不是很有感想啊!老师布置的手抄报作业弄好了吗?出国留学网手抄报栏目为您提供七夕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喜欢就收藏吧,记住了,是出国留学网哦!七夕节手抄报

鬼节七月十四 揭示 七月十四“鬼节”的禁忌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4、偷吃

中元节的来历 什么叫中元节 中元节的来历

相信不少朋友最近常听到一个词,中元节。有些人会纳闷,中元节是什么节,什么叫中元节,以前似乎没听过。事实上,中元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此说法源于道教。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

声明:《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鬼节的由来》为网友月下伊人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