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出现心肌梗死,你们知道平时生活中怎么发现心肌梗死的症状吗?心肌梗死的治疗该怎么办呢,家中如果有患者的话,心肌梗死的护理又需要注意哪些呢?赶紧来看看小编介绍的这些常识吧,看看你们平时都做对了吗?
目录
1、心肌梗死的介绍2、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
3、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4、心肌梗死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5、心肌梗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6、心肌梗死发病机制
7、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注意事项8、心肌梗死的饮食保健
心肌梗死的介绍
心肌梗死是某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老年人的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冷刺激、大手术,高脂肪或过饱饮食,嗜烟、一氧化碳中毒等。
症状体征
1.梗死先兆
AMI 15%~65%有先驱症状,凡40岁以上,遇有下述情况应及早疑及AMI,及时按梗死处理,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酶学变化。
(1)首次心绞痛发作,持续15~30min或更长,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者。
(2)胸痛伴恶心,呕吐,大汗,头昏,心悸者。
(3)发作时伴血压剧增或骤降,或伴有心律失常或左心功能不全者。
(4)原为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而近日疼痛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性质均明显加重者。
(5)疼痛伴S-T段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冠状倒置或高尖者。
2.症状
(1)典型症状
①疼痛典型者为胸骨后压榨性,窒息性,濒死感,持续时间可长达1~2h,甚至10余小时,硝酸甘油无缓解。
②全身症状发热多于起病2~3天开始,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③胃肠道症状剧痛时常有频繁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缓解后1周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个别发生呃逆。
④严重者可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2)不典型症状
指临床上疼痛不典型,或无痛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多见于老年人或口服β阻滞剂者。
①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者突然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发作。
②以脑血流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如头晕,昏厥,突然意识丧失,甚至偏瘫,抽搐等。
③以休克为主要表现者凡年龄较大,突然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或原有高血压而突然降低,但无其他原因者均应考虑AMI之可能,表现为反应迟钝,面色灰暗,头颈部及四肢大汗,皮肤湿冷,无尿,主要是在心肌梗死化基础上发生心肌梗死,心功能减低所致。
④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者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食管烧灼感,呃逆等,常误诊为食管炎,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⑤以咽痛,牙痛,左上肢及背部麻木酸困为主诉者。
⑥猝死:猝死作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的并不少见,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室颤和心脏停搏,猝死的年龄在55~65岁为多,随增龄猝死发生率下降,但病死率上升明显。
⑦其他:心肌梗死后有急性精神错乱的占13.1%,表现为激动,烦躁不安等急性脑缺氧表现;肢体动脉梗死占1.4%,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肢体缺血坏疽;有的表现为极度疲劳,头晕乏力;有的表现为各路心律失常为惟一症状者。
(3)完全无症状性
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仅心电发现可疑心肌梗死图形,亦无心肌酶学变化,可被心电向量证实,多见于灶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3.体征
(1)典型体征
①下后壁梗死常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皮肤湿冷,恶心呕吐;前壁梗死约4/5的病人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及室性心律失常。
②血压:除AMI最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③心脏体征。
A.心浊音界可轻度至中度增大。
B.心率增快或减慢。
C.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
D.第四心音奔马律。
E.少数有舒张早期奔马律,AMI时S3不如S4常见。
F.可出现心包摩擦音,提示透壁性心肌坏死达心外膜后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多在第2~3肋间出现。
G.若胸骨左缘出现粗糙响亮杂音,表示有室间隔穿孔;若心尖区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提示乳头肌缺血所致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即乳头肌功能不全(乳头肌缺血或坏死)。
H.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固定性分裂,常提示右束支阻滞;第二心音逆分裂常提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I.心尖搏动触诊可能矛盾性膨胀,见于前壁梗死。
(2)不典型体征
①腹部无固定性压痛,肌紧张伴有窦性过缓或其他缓慢性心律失常,尤其5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胃肠道症状而不能用胃肠,胰胆疾病解释者。
②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等。
③休克:老年人突然出现烦躁,多汗,面色改变,血压下降或原有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下降,要警惕急性心脏梗死的发生。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B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依据:典型或不典型的梗死病史,肯定的心电图演变及(或肯定的血清酶学改变) 。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反应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那么,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什么是心肌梗死?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反应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该病属于严重的心脏病的一种,对患者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吧,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患者朋友。
心肌梗塞症状表现: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表现,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病人发作急骤,极为严重,未及至医院就诊就已死于院外;有1/4--1/3的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病人注意,末到医院就诊,有约1/3一1/2的病人入院诊治。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最通常的为疼痛。故对发作时不同起始症状的了解,对疾病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梗有什么症状?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若加以留意,事先发现先兆症状的踪迹,及时就医就可有效避免身陷“心梗”危机。
一、症状
1、先兆
50%-81.2%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3]。
2、症状
⑴ 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可伴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被误诊。
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症状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⑵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
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
⑷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心梗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亡原因。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⑸ 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主要为心源性;
⑹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
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⑺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 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
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导致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⑻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⑼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
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⑽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等,但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
⑾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⑿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视。
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来袭。
⒀ 急性心肌梗塞以疼痛为起始症状。大约7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这种胞瘤较一般心绞痛发作剧烈而持久。
疼痛部位除在胸骨后、心前区等为主外,约10%的病人脚痛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胃痛。不典型的疼痛部位还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
⒁ 急性心肌梗塞以忽然晕厥为起始症状。通常于下后壁梗塞急性早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30分钟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极慢,血压降低,病人可忽然晕厥。
⒂ 急性心肌梗塞以猝死为起始症状。发作即为心室颤抖,现象为猝死,多发生于院外。
⒃ 急性心肌梗塞以急性左心衰竭为发作突发生象。病人忽然发作肺水肿为最初现象,事先无预兆,有的数小时或数日前有心绞痛先驱性症状。
发作觉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有噪音,肺部可闻及水泡声等特点,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出汗,紫绀一般多不觉疼痛,或被明显呼吸困难所掩盖。
左心衰竭程度较轻者为肺充血,临床较为通常,多有疼痛症状。病人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息性呼吸,两肺支气管哮鸣音,易误诊为支气管喘息。
⒄ 病人感到虚弱,大汗虚脱,如从坐位滑下,立位摔倒,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由于心排血过低引起的脑缺血,极端严重者随即死亡。
程度稍轻者,出冷汗、头晕、肢体湿冷,脸色苍白或灰色发绀,脉搏细弱,收缩期血压低于10.7kPa(80mmHg),尿少或无尿。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二、体征
1、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降低。
3、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相关的其它体征。
三、诊断标准
必须至少具备以下3条标准中的2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2007年ESC/ACC/AHA/WHF联合颁布的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指出,临床上具有与心肌缺血相一致的心肌坏死证据时,应被称 “心肌梗死”。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均可诊断为心肌梗死:
1、心脏生化标志物(首选cTn)水平升高和(或)降低超过参考值上限(URL)99百分位值,同时至少伴有下述心肌缺血证据之一:①缺血症状;②心电图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③心电图提示病理性Q波;④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
2、突发心源性死亡(包括心脏停搏),通常伴有心肌缺血的症状,伴随新发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的新发血栓证据,但死亡常发生在获取血标本或心脏标注物升高之前;
3、基线心脏肌钙蛋白c(cTn)正常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如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URL99百分位值的3倍被定义为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4、与冠脉搭桥术(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定义为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URL99百分位值的5倍,同时合并下述一项:新发病理性Q波;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冠脉造影证实新发桥血管或冠状动脉闭塞;新出现的存活心肌丢失的影像学证据。
四、分类: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
1、急性心肌梗死
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等。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2、无痛性心肌梗死
常见症状有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压状态、休克、突然心悸、心律失常、脑卒中、感染等。仅体检时可疑心肌梗死图形。
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h(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
4、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右室梗死可因病变轻重、单独或合并其他部位心梗,就诊时间等因素而使临床表现不一。右室梗死的临床体征取决于右室坏死的程度,颈静脉压升高和Kussmaul’s 征是右室缺血或坏死最精确的临床指标。
5、心房心肌梗死
具有典型临床及心电图的心肌梗死表现。P波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和(或)P-R段呈有意义的变化。部分患者有房性或其他心律失常。
6、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一种为急性心肌梗死,于梗死后的2h至5天,一般在10天内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具有心包炎症的心前区痛和心包摩擦音。另一种形式的心包受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7~10天后,称为Dressler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主要是胸痛伴发热和不适感。
7、老年人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发病前有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者多;昼夜发作规律,晨6~12时发作居多;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8、青年心肌梗死
约90%以上患者在31~40岁首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病前无心绞痛病史,而发病时则表现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多数患者首次是以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而就诊。
9、妊娠性心肌梗死
妊娠期出现的胸痛,多数以心前区疼痛或心绞痛为临床表现,活动耐受性降低,呼吸困难。周围性水肿,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异位。
以上就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1.不稳定型心绞痛
疼痛的性质、部位与心肌梗死相似,但发作持续时间短、次数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有效。心电图的改变及酶学检查是与心肌梗死鉴别的主要依据。
2.急性肺动脉栓塞
大块的栓塞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休克,但多出现有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右心室增大,P2亢进、分裂和右心衰体征。无心肌梗死时的典型心电图改变和血清心肌酶的变化。
3.主动脉夹层
该病也具有剧烈的胸痛,有时出现休克,其疼痛常为撕裂样,一开始即达高峰,多放射至背部、腹部、腰部及下脓。两上胶的血压和脉搏常不一致是本病的重要体征,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无AMI时的变化。X线和超声检查可出现主动脉明显增宽。
4.急腹症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溃疡病穿孔等常出现上腹痛及休克的表现,但应有相应的腹部体征,心电图及酶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5.急性心包炎
尤其是非特异性急性心包炎,也可出现严重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但该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呼吸和咳嗽时疼痛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无心电固的演变及酶学异常。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同时它也有许多的并发症。而对于这些并发症的了解才能有助于我们预防和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那么具体的并发症有哪些呢?下就写常见的并发症来了解下吧。
心源性休克
约占心肌梗死的10%~20%。心肌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
室壁瘤
约占梗死病例10~38%。可发生在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心脏破裂
约占致死病例3%~13%。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人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急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以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心包炎
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后发生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约占心肌梗死的15%,常发生在MI后2~4天。
心功能不全
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丧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心肌梗死的60%。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心肌梗死是近年来高发的疾病之一,可是生活中却存在一种现象――心肌梗死易与其他疾病混为一谈。那么,心肌梗死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呢?
1、心绞痛
心绞痛的疼痛性质与心肌梗塞相同,但发作较频繁,每次发作历时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前常有诱发因素,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无变化或有ST段暂时性压低或抬高,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含有硝酸甘油片疗效好等,可资鉴别。
2、急性心包炎
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有ST段和T波变化,但心包炎病人在疼痛的同时或以前,已有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疼痛常于深呼吸和咳嗽时加重,体检可发现心包摩擦音,病情一般不如心肌梗塞严重,心电图除aVR外,各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出现。
3、急性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大块栓塞常可引起胸痛,气急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右心室急剧增大,肺动脉瓣区搏动增强和该处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出现也较早,心电图示电轴右偏,Ⅰ导联出现S波或原有的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aVR导联出现高R波,胸导联过渡区向左移,左胸导联T波倒置等,与心肌梗塞的变化不同,可资鉴别。
4、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等,病人可有上腹部疼痛及休克,可能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疼痛波及上腹部者混淆,但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不难作出鉴别,心电图检查和血清心肌酶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5、主动脉夹层分离
以剧烈胸痛起病,颇似急性心肌梗塞,但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及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少数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X线胸片,CT,超声心动图探测到主动脉壁夹层内的液体,可资鉴别。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发病机制
1.病理生理
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考虑心肌梗死过程可以预见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急性梗死的早期变化和心肌修复时的晚期变化。
早期变化:早期变化包括梗死区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及缺氧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变化的高峰期在心肌坏死的2~4天(图1)。
(1)细胞水平的变化:当某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时,心肌缺氧,有氧代谢很快转向无氧代谢,由于线粒体不能再氧化脂肪或糖酵解产物,高能磷酸化合物如ATP急剧减少,而乳酸堆积,梗死发生2min后便因pH降低致心肌顺应性及收缩力减弱,若没有治疗措施的干预,20min后即发生细胞的不可逆损伤,表现为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聚,膜损伤,糖原丧失,梗死后数分钟ATP即减少,跨膜的Na+/K+-ATP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内Na+升高,细胞外K+升高,加上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漏出),导致跨膜电位的改变,成为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
急性缺血时细胞内Ca2+堆积,其机制如下:
①细胞内Na+激活Na+/Ca2+交换泵,
②Ca2+从肌浆网漏出到胞质中;
③电压依赖的Ca2+通道及Ca2+-ATP酶外运系统发生改变,随着细胞膜的进行性破坏,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Ca2+不能被能量依赖的机制所移除,这标志着细胞从可逆性向不可逆损伤过渡。
严重的膜损伤使心肌细胞内的蛋白分解酶漏出,后者又损伤附近的心肌;特异性酶的漏出可作为急性梗死的标志。
梗死后4~12h由于血管通透性和组织间胶体渗透压的增加而发生水肿,不可逆损伤的最早组织学变化是出现漂移肌纤维(wavy-myofibers),看似细胞间水肿把心肌细胞分开后被周围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牵拉所致,在梗死区周围可见收缩带,肌节收缩而致密,形成嗜酸性光亮带。
梗死后4h出现炎性反应,有中性粒细胞浸润,释出毒性氧自由基,引发进一步的组织损伤,18~24h内发生凝固性坏死,光镜下可见核皱缩,细胞呈嗜酸性,(表2)
(2)大体变化:冠脉堵塞后18~24h出现肉眼可见的大体变化(用trazolium染色可以早看到),通常缺血和梗死从心内膜下开始,然后向旁侧及向心外膜扩展。
功能上,在梗死早期心肌收缩性减弱时心输出量即降低,当心肌的协同收缩丧失时心室输出量进一步减少,缺血心肌可表现为低动力型(hypokinetic),无动力型(akinetic),有时心肌在长时缺血后暂时丧失了收缩力,但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和坏死,经过一段时间仍可恢复正常,此种状态称“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
AMI的晚期变化包括
①巨噬细胞清除坏死心肌;
②胶原沉积形成瘢痕组织。
心肌不可逆损伤后不能再生,而为纤维组织所取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后不久,巨噬细胞便进入发炎的心肌清除坏死组织,这一组织吸收期称为黄色软化期,随着坏死组织被吞噬和清除,梗死区变薄,可能发生室壁的破裂,随后梗死部位发生纤维化,梗死后7周瘢痕形成。
心肌梗死很快导致心室收缩障碍,心输出量减少,初期,通过健康部分心肌的代偿,可使心输出量保持相对正常,但约30%的贯壁AMI病例逐渐发生坏死区的变薄和扩大,可能形成室壁瘤,由于局部血液淤滞还可以发生血栓,心肌梗死病人由于缺氧和供氧的失衡也可以发生心绞痛。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2.病理
(1)冠脉病变与梗死部位
①左冠状动脉
前降支前间壁梗死V1,V2(V3)。
左室前壁梗死V3,V4(V5)。
心尖部梗死(V3),V4(V5)。
下外侧壁梗死Ⅱ,Ⅲ,aVF,V4(V6)。
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回旋支左室高侧壁梗死Ⅰ,aVL。
左室膈面梗死(左冠状动脉占优势者)Ⅱ,Ⅲ,aVF。
外侧壁梗死V5,V6。
左主干:广泛前壁梗死V1~V6,Ⅰ,aVL伴室内左,右束支坏死,可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②右冠状动脉
左室膈面梗死(右冠状动脉占优势者)Ⅱ,Ⅱ,aVF。
左室后壁梗死V7,V8,V9(V1,V2)相应R波改变。
下间壁梗死Ⅱ,Ⅲ,aVF,V1,V2。
伴房室结缺血致房室传导阻滞。
(2)病理解剖
①大体标本
A.透壁性梗死累及室壁全层或绝大部分,波及心外膜可引起心包炎,波及凡内膜可致附壁血栓形成。
B.心内膜下梗死仅累及室壁内层,不到室壁厚度的一半。
C.大片梗死室内压高时易形成室壁膨胀瘤和心脏破裂。
D.灶性梗死呈灶性分布,可1处或多处,老年心肌梗死病理特点是大型大片状较少,中小型灶者居多。
②组织学改变
A.坏死心肌(necrotic myocardium):缺血20~30min,心肌细胞开始坏死的病理过程;1~12h,绝大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1~2周,坏死组织吸收,逐渐纤维化;6~8周,瘢痕愈合,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B.顿抑心肌(stunned myocardium):指梗死周围急性严重缺血或冠脉再灌注后尚未发生坏死的心肌,虽已恢复血供,但所引起的心肌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变,需要数小时,数天乃至数周才能恢复,在某些AMI病人,恢复期出现左室功能进行性改善,可能与梗死周围濒死的顿抑心肌功能逐渐恢复有关。
C.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指慢性持久性缺血的心肌,其代谢需氧量亦随之减少,保持在低水平维持脆弱的心肌代谢平衡,即维持在功能的最低状态,一般认为,这是心肌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患上心肌梗死,出了说积极进行治疗,同时做好护理也是很关键的。心肌梗死的护理,应该从饮食、生活、工作等进行。下面关于心肌梗死的护理,给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很关键
对于患者而言,饮食的总热量不要过高,防止发胖。少吃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要提倡清淡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植物蛋白、植物油,要注意每餐不要过饱。
二、生活中适当运动
并非得了心肌梗塞就不能运动,而是要做适当的运动,这对恢复体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好处,而且有利于心肌梗塞部位侧枝循环的建立。可练散步、保健体操、太极拳等,也可做四肢或躯干部位按摩。
三、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在生活上要注意规律,情绪要乐观,防止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紧张的脑力劳动。防止大便干燥,切勿用力大便。有吸烟饮酒习惯者,一定要戒烟酒。
四、预防并及时治疗感染
避免受凉,如果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应立即治疗,否则会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律不齐。
心肌梗死的急救有哪些方法
许多老年人因为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心肌梗塞往往突然发作,而且在较短时间内易造成死亡。正确、及时的抢救,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有冠心病患者的家庭除应常备必要的急救药物外,家庭成员还应掌握一些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分秒必争地挽救家人的生命。一旦有人发生心肌梗塞后,家人应视情况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让患者立即平卧,不要盲目送医院。因为病人在被一般的车送往医院的过程中,经过抬、翻、颠簸等活动,会使患者的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使本来缺血的心肌缺血更加严重,从而可使病情更为加重。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一旦有心绞痛发生,不论所处环境如何,要尽可能让患者就地平卧,以减轻心脏负担,不随意搬动,更不能盲目“打的”送往医院。
2、应备急救药盒。保健药盒是冠心病人必须随身携带的急救品,其中大都装有硝酸甘油片、亚硝酸异戊酯、硝烟酯片、安定等药。家中一旦有人发生心绞痛,首先应该给患者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或用手绢将亚硝酸异戊酯安瓿包好,用力捏碎,让患者经鼻吸入;随后再让患者服用长效硝酸甘油片或安定等药粉,以改善心肌供血状况,并使病人得以镇静。
3、正确判断心、肺功能,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严重心绞痛患者,可出现昏迷、休克、心跳、呼吸停止等现象。此时必须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否则患者很容易会因此而死亡。将手放在病人口鼻部,倘若感觉无气呼出,可判断患者呼吸已停;在患者气管外侧如摸不到脉搏,说明心跳已停。此时,应毫不迟疑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心肌梗死的症状 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_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饮食保健
1、急性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等。凡胀气、刺激的溶液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等。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应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
2、缓解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病4天至4周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但仍应少食而多餐。膳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允许进食粥、麦片、淡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过热、过冷,经常保持胃肠通畅,以预防大便过分用力。3-4周后,随着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饮食也可适当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人仍应控制。饱餐f尤其是进食多量脂肪)应当避免,因它可引起心肌梗死再次发作。但是,饮食也不应限制过分,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3、恢复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发病4周后,随着病情稳定、其活动量的增加,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1000千卡-1200千卡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性质疏利通导,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
4、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禁忌
心肌梗死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死。此外,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
5、心肌梗注意高发季节的饮食调配
深秋和冬季是心肌梗死的易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还瘀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以各种药粥最为适宜。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饮食,可按一般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安排。
结语:心肌梗死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及时的发现心肌梗死的症状,相信通过上述详细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治疗心肌梗死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广大的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也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