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建筑物内部构造,整体布局。由于文章的编织、构造和它道理相通,所以,它很早就被借用过来,用以表现一篇文章结构、布局的艺术。因此,一般文章所谓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即谋篇布局。这是就一般文章而言。笔者认为公文结构所指范围,比谋篇布局要广泛,它不仅指公文内部的组织构造,也包括外部格式。具体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公文的外部格式,即外在的各个组成部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等部分组成。”这些是公文特有的外在结构,有别于其他任何文体。因为公文是直接服务于现实,用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它是直接传递信息的载体,信息传递要快,要准确无误,必须要有相应的形式。公文这些外在的组成部分在文中皆有固定的位置,如:“主送机关”在抬头位置;附件是对正文的补充与说明,在正文之后,落款之前;主题词就是揭示公文主题内容的规范词,是指反映特定主题概念的规范化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放在公文印刷版记的上部或抄送机关的上部,顶格书写,名词或词组之间要有间隔等等。这种安排顺序,反映了办理公文的思维过程。正确的格式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科学地进行文书管理。
二是公文的谋篇布局。实际指的是公文正文的谋篇布局,即正文材料的安排顺序,其结果产生篇章结构。谋篇布局在公文写作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任务是对摄入文中的材料进行排列组合,寻求最佳的表现形式,以利于公文务实作用的发挥。它直接影响着公文的质量。段落、层次是篇章结构的主要内容,分析公文的篇章结构,主要是分析段层关系以及它们同主旨的关系。段落是构成公文的最小单位,其作用是表达思维进程中的转折、间歇。公文的分段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问题的类别分段;一种是按事情的条项分段。往往二者结合运用。其中,按事情条项分段,是公文特有的段落表达方式。在指示、通知、决定等文体中比较常见。层次反映的是思维过程中的步骤,是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着眼于思想意义的划分。由段而层,由层而篇,这是公文中常见的结构方式。一层中的若干段表明思路发展中的若干小的步骤,比如报告商洽性公文中的意见、建议,分几条说明,形成几段,这几段是一个层次。若干层次表明思路发展中的若干步骤,这些层次构成篇。比如指令性公文一般由行文原由、事项、要求等层次构成的。
公文的布局谋篇(1)_布局谋篇
具体说,公文篇章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三层式。公文正文部分的组织构造,在内容上表现为为什么做、做什么及怎样做、要求或希望三个部分;在形式上表现为开头+主体+结尾。这就构成了正文部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基本结构规律。在公文中,这种结构用得最普遍、最经常。2.二层式。这种结构只有开头+主体两部分。有的公文已把各项要求分别在主体部分的有关内容中说明了,因此,不需要单写结尾,比如有的会议纪要等。还有的公文不需要有结尾,比如一些知照性的文种中,如公告、任免职务的决定、告知性的通知等。有的从全文看有结尾,但由于要求或希望部分与结尾用语自然地同主体部分结合在一起了,故不独立成一部分。3.篇段合一式。很多公文一篇就是一层,一层只有一段,比如转发、批转性通知,还有内容简单的命令、决定、公告等,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