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出现,糜烂性胃炎的症状也很多,为了让患者有更多的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糜烂性胃炎的相关知识,糜烂性胃炎的病因、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和糜烂性胃炎的危害。
糜烂性胃炎病因
外源性因素(65%)
有些患者经常使用一些对胃黏膜有伤害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抗生素、酒精等,这些药物对胃黏膜的伤害挺大,从而引起胃黏膜出血和糜烂的症状。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
内源性因素 (35%)
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
在激动的状况下,神经使胃粘膜血管收缩、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血流量减少,粘膜缺血缺氧加重、胃黏膜上皮受到损坏,出现糜烂和出血的症状。
严重休克可致5-羟色胺及组胺等释放,前者刺激胃壁细胞释放溶酶体,直接损害胃粘膜,后者则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损害胃粘膜屏障。
病理生理
应激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H+;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不足,HCO3-分泌也减少;
应激状态时胃肠运动迟缓,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胆盐进一步损伤缺血的胃黏膜上皮,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导致黏膜发生糜烂与出血。
病变多数情况下出现在胃底或者胃体部,胃黏膜出现多发性糜烂的症状,有时还会伴随出血,有时候还会出现浅小溃疡。
组织学检查见糜烂处表层上皮细胞有灶性脱落,腺体因水肿、出血而扭曲,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发病机制
具体发病机制如下:
1.药物
①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该类药物可通过胃黏膜直接损伤及抑制环氧合酶损伤。
糜烂性胃炎的病因 糜烂性胃炎的症状_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②抗肿瘤药。
2.应激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严重器官病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致本病。
应激时: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黏膜缺血造成黏液和碳酸氢钠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及再生能力下降,胃黏膜屏障作用减低,造成黏膜损害;
②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黏膜侵袭因素增强;
③ 胃肠运动功能减弱及幽门功能失调可导致胆汁和胰液反流而造成胃黏膜屏障破坏。
3.酒精
酒精的亲脂性和溶脂性能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亦可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造成黏膜损伤。
本病突然起病,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
其发生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仅次于消化性溃疡出血。
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
出血随病情反复而呈间歇性发作。
通常本病的病情较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血红蛋白较难升高。
糜烂性胃炎症状
1、糜烂性胃炎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可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
慢性糜烂性胃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
糜烂性胃炎的病因 糜烂性胃炎的症状_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有效地遏制疾病的发展,那么就会产生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2、大部分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
萎缩性胃炎病人可有贫血、腹泄、舌炎和水瘦等,个别患者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所以提醒患者一旦出现胃肠疾病的症状,一定要到尽快进行治疗。
3、糜烂性胃炎起病较急,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单独黑粪者少见。
出血常为间歇性。
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伴贫血。
出血中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内镜检查,特别是发病24~48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尤以高位胃体部多见。
糜烂性胃炎的危害
1.糜烂性胃炎患者一旦发生严重出血,死亡率可达60%以上。
大量输血会进一步削弱止血。
虽然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如抗分泌的溃疡药物,血管收缩剂,血管造影技术,内镜下凝固疗法已被采用 ,但效果并不理想。
除全胃切除外,其他手术后的继续出血是常见的,且死亡率与内科治疗相同。
2.糜烂性胃炎病灶可继续发展,累及粘膜下层,甚至穿透浆膜,更为常见的糜烂性胃炎危害是胃底部发生多处出血,胃窦部也可被累及。
头部损伤与其他情况不同,此时胃酸分泌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病灶可为孤立,也可累及十二指肠。
3.糜烂性胃炎为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刺激幽门螺杆菌分泌更多细胞毒素,诱发癌变。
总结:经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对糜烂性胃炎会有更多的了解吧,患者了解患此病的原因很重要,能过避免的因素就避免,减少发病率。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方法也很多,患者不妨关注相关的文章,会对您的病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