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名出生才8个月的婴儿,肚子却大得像南瓜,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患上了巨结肠。3月28日,该新生儿在医院成功进行了手术,其腹内发育不良的肠管被切除。
28 日上午,记者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了患巨结肠的朋朋(化名)。朋朋的妈妈李女士介绍,朋朋生下来时肚子总是鼓鼓的,胎便排出时间也比一般小孩要晚。 “之前朋朋经常出现肚子鼓大,每次我都会带着他去医院检查,”李女士说,但每次朋朋的大便一排出来,腹胀就缓解了,医院就没能检查出原因。
李女士说,最近朋朋的肚子越来越大,最大的时候大如南瓜,这才把她急坏了,于是来到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该院小儿外科医生杜志勇经检查发现,朋朋是患上 了巨结肠,随即为朋朋进行胃肠减压,减轻了腹胀。28日上午,医生经肛门为朋朋做了手术,将发育不良的肠管切除后重新缝合。
杜志勇介绍,肠管的蠕动是靠神经支配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就是由于结肠上的一段神经没有发育,肠管不能蠕动,导致大便无法通过,只能靠重力作用堆积在肠管里,因此产生腹胀,而腹胀严重会有生命危险。
先天性巨结肠不是一个太常见的病,很多家长可能没听过,正因如此,有些家长一直以为孩子便秘,没当回事,直到孩子腹胀如球消瘦如柴才带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证实是巨结肠,然后做了手术,但因为肠管扩张太厉害,手术更困难,切除的肠管也更多,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增大,孩子也更痛苦。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拖到很大再做手术的孩子偶尔也能遇到,但越来越少,相反,在我们普外科门诊,因为孩子几天没拉大便来找排除是不是巨结肠的家长越来越多。对疾病保持警惕是对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让很多孩子避免遭受更大的痛苦和不幸,但因为孩子几天没拉大便就寝食难安也没必要,那哪些情况需要警惕巨结肠呢?
所谓巨结肠也就是结肠扩张肥厚,但真正病变的并不是扩张的结肠,而是扩张肠管下方的细小肠管,也就是靠近肛门的那一段(见题图)。这段肠子因为缺少了神经节细胞,长期处于痉挛细小的状态,大便到了这里就很难通过而囤积在上方正常的肠管里,久而久之上方的肠管就扩张肥厚,变成了“巨结肠”了。
可想而知,一旦大便排出困难,大便存积在肠子里,孩子就会慢慢肚子胀,吃东西不好,甚至呕吐,所以巨结肠最常见的表现是:排便困难、腹胀、喂养困难,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病变肠管长度不一样,症状的轻重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可能因为结肠内大便长期淤积,细菌增殖等诱发小肠结肠炎、感染性休克等危急情况。
那怎样区分普通的功能性便秘和巨结肠的排便困难呢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巨结肠的排便困难大部分在出生时候就开始了,健康足月的孩子95%以上在生后48小时内会排出胎便,如果孩子在出生后48小时内没有自己排,那就应该找小儿外科医生看看了,当然不一定就是巨结肠,但至少应该考虑这个可能性了。下表是功能性便秘和巨结肠的一些特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