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做羹汤 出自哪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三首》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赏析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令人作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象王建的这首诗所写的,即属于此类。这也是唐代社会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她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

洗手做羹汤 出自哪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因此,细心、聪慧的媳妇,考虑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未谙姑食性,先遗小姑尝。”这是多么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尝,而不象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那样问她的丈夫呢?朱诗云“画眉深浅入时无”,之所以要问丈夫,因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问。而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之所,羹汤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所以,从“三日入厨”,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尝”,不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体的环境、场所,一一紧紧相扣。沈德潜评论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词》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则不免带有庸俗气。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

象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读这首诗,人们对新嫁娘的聪明和心计无疑是欣赏的,诗味也正在这里。新嫁娘所循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推理过程:一、前提:长期共同生活,会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抚养大的,食性当与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这样一类推理过程,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和诗相结合。象有人在笺注此诗时所讲的:“我们初入社会,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于老练的人不可。”(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500103/287294.html

更多阅读

姜汤的做法,怎么做姜汤 鸡蛋姜汤的做法

姜汤的做法,怎么做姜汤——简介昨天小编有点感冒,做了一碗姜汤,喝了以后就出了很多汗,美美的睡了一觉,感冒就好多了姜汤的做法,怎么做姜汤——食材姜 一小块葱 一小段红糖 适量姜汤的做法,怎么做姜汤——方法/步骤

漏芦连翘汤出自《小品方》 小品方

漏芦连翘汤 [出自《小品方》]治伤寒热毒,变作赤色痈疽、丹疹、肿毒,及眼赤痛,生障翳,悉主之方。兼治天行。漏芦(二两) 连翘(二两)黄芩(二两) 麻黄(去节,二两)白蔹(二两) 升麻(二两) 甘草(二两,炙)大黄(二两,切) 枳实(三两,炙)

在家做菌汤之 黑虎掌菌 掌柜在家

[美食推荐]在家做菌汤之 黑虎掌菌-------- 淄博五谷稻场绿色食品 精品推荐[复制链接]淄博昌联野生菌旮旯资深      推广积分0 分宣传积分0 分在线时间692 小时帖子2222积分6457性别男1楼  发表于

声明:《洗手做羹汤 出自哪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为网友不再犹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