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
【内容】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周啸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480103/281882.html

更多阅读

王昌龄诗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记:王昌龄曾经从军边塞,创作了一组边塞诗歌——《从军行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抒发纷杂无尽的边愁。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这两句的意思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王昌龄阅读答案

从军行(七首)从军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①,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③,无那金闺万里愁④。  注释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

《从军行》“大漠风尘月色昏”赏析 从军行 大漠风尘

从军行·其五唐·王昌龄【原文】大漠风尘月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释】:前军:前锋部队。洮河:水名,在今甘肃省西南部,为黄河上游支流之一。吐谷浑:古代民族名,一作吐浑,原为鲜卑的一支,唐时据洮河西南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mp3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

声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为网友浅畔浅酌浅西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