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刘秀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刘秀为何弃长安而定都洛阳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在建都何处问题上倍受困惑,起初定都洛阳,然因其谋士张良言尽关中百般之好,以及当时为加强关中的统治,汉朝最终帝都于长安,而洛阳则作为“东都”,直至王莽篡位,我们称其为西汉。

在西汉王朝风雨飘摇之时,身为汉系子孙的刘秀则在宛城为光复汉业(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起兵讨伐王莽政权,之后力争群雄最终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再次统一华夏,再次建立汉朝,而此时之汉,则被后人称之为东汉,然东汉之得名,乃是因其定都洛阳,因洛阳地处长安之东,遂被后人称之为东汉,而汉光武帝刘秀为何弃长安而都洛阳?

公元25年六月,刘秀即皇帝位,其后坐镇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指挥围攻洛阳的战斗。十月,守城将军大司马朱侑举城投降,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官却非殿”,宣布定都洛阳,因汉为火德,忌水,故改“洛”为“雒”。从光武帝定都洛阳至献帝迁都长安,洛阳为都共历十二帝196年。

东汉刘秀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刘秀为何弃长安而定都洛阳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刘秀为汉高祖九世孙,他所建立的新王朝也被认为是前汉王朝的继续,那他为什么没有依前汉旧制定都长安,却定都洛阳呢?后世史家和学者除了对地理形胜的肯定外,便是以历史上盘庚迁都为根据。笔者认为这里面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原因。

长安地区历史上呈周期性繁荣,西周时定都长安,秦、西汉、西晋、隋、唐也都定都长安,可以看出,这些王朝基本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并利用八百里秦川的沃土滋润、壮大着自己的国力。但是它们在使关中一带繁荣兴盛的同时,也把这一地区的地力耗尽了,(如唐朝的皇帝就不得不多次“就食洛阳”)继之而起的王朝如继续定都与此,则发挥的余地甚小。另外一个原因是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的破坏。王莽统治时期,长安先后数次被攻破,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昔日的恢宏与繁盛荡然无存,已丧失了继续为都的条件。

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他建立政权主要依靠起自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他必须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待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企图。同时,来自北方的匈奴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汉王朝天下未定,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同匈奴对抗,“退避三舍”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地理位置看,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南岸,跨伊、洛、涧几条河流,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据虎牢,西有崤坂,素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誉。按张华的说法,洛阳是一个恃险防御、虎踞龙盘的地方,“调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望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阻之国”。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另外,伊洛平原地力肥沃,周围水路发达,漕运便利,可以很好地解决京师的供应问题,使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天下,集中精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正是基于以上各种原因,刘秀才最终放弃长安,定都洛阳。历史证明这一选择在当时是明智的,它对于维护东汉的统一稳定、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由此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史阶段,继东周之后,洛阳重又走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前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410103/26452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再考刘秀走国的传说与历史 皮影戏刘秀走国22集

原文地址:再考刘秀走国的传说与历史作者:学者梁勇梁 勇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河北各地流传很广。甚至在各地留下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地名、村庄、墓冢、庙祠、名胜。从西部太行山区平山县的滚龙沟、北马冢,井陉县的刘秀洞,到东部平原的安平县

演义版的刘秀传——评《嗜血的皇冠》 评书刘秀传

【推荐】喜欢历史的人要读,想了解刘秀的人也要读,想从成功人士身上找到经验的人更要读。此书讲的是历史,却也可以当故事书来看。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上演义式的情节构架,使历史更具可读性,让读者从书得到了历史知识之余,也会感受到读书

《皇后纪》——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 阴丽华和刘秀的爱情

“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了。很早就查过刘秀和阴丽华的典故故事,但是却不知道阴丽华请辞正位的事情。来上海的无聊岁月,碰巧借了花半里的这本《皇后纪》,原意只是打法时间

中国历史最完美皇帝《刘秀传》 中国历史最荒淫的皇帝

【人物简介 刘秀年表】  汉光武帝(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年-57年在位,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字文叔,汉族,南阳蔡阳人(今湖北枣阳)[1],汉景帝后裔,汉高祖九世孙。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

声明:《东汉刘秀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刘秀为何弃长安而定都洛阳》为网友猛虎归深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