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李商隐 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晚晴①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②,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③,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④,归飞体更轻。

[注]①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这年春天。李商隐跟随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赴桂林,在郑亚幕府担任幕僚,颇受厚遇。桂林的幕僚生活,成了李商隐坎坷的人生历程之中一小段相对平静的路途。本诗便是到桂林后不久的一个傍晚,远离政治斗争漩涡的诗人观景所作。【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②夹城:两层城墙,中有通道,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芙蓉院之间都有夹城相连。③并,相当于“更”、“又”的意思。④越鸟:指南方的鸟越,古越池(今两广一带地区)。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1)这首诗中,作者观景的立足点是 ;这首诗全篇的核心句是______。

(2)这首诗中,哪些形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自身命运的联想?请选择其中某一形象,结合作品的整体情调,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答案](1)深居的高阁;“人间重晚晴”。

(2)(任选其一)①第二联中“天意#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怜幽草”,是说生长在幽僻处的小草,本无人注意,而晚晴的余辉为其平添生意,推想定是天公同情它的命运,特为之放晴,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出身和命运,固然有对过去苦涩的回忆,更多的是对目前处境的欣慰、满足、珍惜,颇有感恩的意味。②第四联“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是说因天晴而巢干,因傍晚而归飞,更因晚晴而鸟翅干爽,姿态轻盈矫健。诗人极易联想到目前的处境――倦鸟得归,托身有所。诗人喜爱晚晴的心态,振奋轻松的状态借“越鸟归飞”传达出来,适意之情溢于言表。

[鉴赏提示]

李商隐自开成三年 (838)人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人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唐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睛、越鸟喜归干巢之感。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全诗写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晚晴 李商隐 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400103/262618.html

更多阅读

李森祥《台阶》读后感 台阶李森祥 朗诵

李森祥《台阶》读后感北叶李森祥的《台阶》描写的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农民形象。一个父亲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造一座高台阶的房屋。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造了一座高台阶的房屋。房子造好了,父亲也老了。这是六七十年代典型的

李叔同《送别》经典单曲赏析 如何评价李叔同书法

李叔同《送别》经典单曲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会唱歌的中国人,多数都会

李斯特《钟》 李斯特 钟

李斯特《钟》文章主要通过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弹奏技术分析三个方面对李斯特的作品《钟》进行了简要解析,特别是在弹奏技巧方面针对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八度的快速反复、单手同时弹奏旋律和颤音、快速跑动的音群集中在华彩性质

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

声明:《晚晴 李商隐 李商隐《晚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为网友愛過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