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

①更:又。 ②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士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的情景。

③无那(nuó),无奈。 ④金闺:华美的闺房,指代征人的妻子。

1、诗的第四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愁”?请结合全诗分析。

2、本诗和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3、有人说,边塞诗有时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第四句运用虚写(想象、曲笔)手法(1分),不直接写征人思亲,而是设想亲人思亲之愁(2分),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征人思乡之愁绪,感染力强(1分)。

2、这首诗表述的是久戍不归,思慕亲人的愁情(2分),而《从军行》之四表现了戍边战士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2分)。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3、诗歌前三句借征人的所见、所感、所闻刻画其怀乡思亲的情感,最后一句写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诗人运用曲笔,把征人思亲和思妇念远巧妙融合,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译文

烽火连天,城西的百尺高楼上,黄昏薄暮里秋风飒飒,我独坐楼中。 晚风中传来了羌笛悲凉的《关山月》曲,遥想万里家乡闺中人无奈愁绪满怀。

作者

王昌龄

(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简析: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原诗七言乐府是一首边塞诗。写征人久戍思家之情。是说,日暮黄昏,征人独坐在孤零高耸的烽火楼上,原野荒寂,四顾苍茫,时值秋日,凉气侵人,激起游子一片思亲之情,这思亲之情伴着劲吹的秋风如青海湖的波浪一般上下翻腾,情不自禁;这时,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勾人思乡的笛声,像是亲人在呼唤征人还乡,那万里之外金闺中的人儿正满怀愁怨地在思念着他呢!这首诗写法上很有特色,笔法简洁,委婉曲折,蕴含丰富,语浅情深。尤其结句,乃画龙点睛之笔,把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使全诗神韵飞腾,更加动人。

赏析: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90103/260621.html

更多阅读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从军行 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 宁可做一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胜过做一个书生。[出典] 杨炯 《从军行》注:1、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王昌龄阅读答案

从军行(七首)从军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①,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③,无那金闺万里愁④。  注释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从军行 杨炯注音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棋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作者杨炯,和前面提到的王勃都是唐初四杰里面的。杨炯跟王勃一样,少年天才,十一岁就被授予教书郎,被举为神童。然而,他也跟王勃一样,恃才傲物

谈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百尺楼南水接天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出自于唐代诗人李商隠。全诗,名叫霜月。全诗是:“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都婵娟。”“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的意思是刚听到大雁南飞的叫声,就已经没有蝉叫

声明:《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为网友学习雷锋好榜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