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①袅残烟,梦回山枕②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③,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②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③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8、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5分)
9、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8、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内所见。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
9、“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3分)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3分)
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叙,头两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见所感。「淡荡」犹荡漾,形容春光融和遍满。寒食节当夏历三月初,正是春光极盛之时。熏炉中燃点着沉水香,轻烟袅绕,暗写闺室的幽静温馨。这两句先写出春光的宜人,春闺的美好。第三句写闺中之人,词中没有去写她的容貌、言语、动作,只从花钿写她睡醒时的姿态。「山枕」谓枕形如山。「梦回山枕隐花钿」是少女自己察觉到的,不是别人看出来的。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卧,不觉沉沉入睡,一觉醒来,才觉察自己凝妆睡去,自己也觉诧异。熏香已残,说明入睡时间已久,见出她睡得那样沉酣香甜。她梦回犹倚山枕,出神地望着室外的荡漾春光,室内的沉香烟袅,一种潜藏的春思隐约如见。这几句不事修饰,淡淡道来,却别有一番情致。
下片写少女的心曲。「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古人以为燕子产于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飞来,故称海燕。「斗草」是用花草赌赛胜负的一种游戏。时节已到寒食,为什么不见燕子飞来呢?女伴们斗草嬉戏,情怀是多么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这里写的是少女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种种景致说明春事已经过半,当此时少女的春闺寂寞、情怀缭乱,含有作者的惜春心情。这两句对仗工整,既有动态,更有细微的心理活动,极尽工巧之妙。
「黄昏疏雨湿秋千」,写的是另一种境界。秋千本是少女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当寒食时节更是无此不欢。这一句写的是黄昏时忽然飘起细雨,把秋千洒湿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的外现,同上两句所写的有精神上的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写照。此句写春愁却不用「春愁」二句,只言雨中秋千,却道出愁绪万缕。
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内心世界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
玉炉沉水袅残烟
――李清照《浣溪沙》与余光中的《碧潭》
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中国的古代妇女是乏善可陈的。《白虎通义》的:“夫为妻纲”就可以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地位的代表。作为有意识的女性主义的作品诚然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的。但是中国女性依然有自己的文化。以李清照及清照词为代表的中国女性的文化精神及其创作力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而余光中的《碧潭》则在现代化了的古典与爱情里,与李清照的《浣溪沙》相映益彰。
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乍一看是春天一个少女的情怀 ,充满了女性微细的感情。用残烟,花钿,江梅,秋千,这样一些充满女性味的生活场景,作者不是有意而是写自己,她把自己的生活写得很美,虽然也有淡淡的闺愁,但是在淡荡的春光中,生命就象残烟一样清渺,像梦一样美妙。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形象漾然纸上。如果这首词仅仅是这样,美则美矣,但并不能深深地感动我们。真正形成兴发感动的是在短短几句话里流荡的气韵灵动之感。淡荡春光寒食天,春光是淡荡的,荡是动词,淡是形容词,有动态的春光,像黄昏的秋千,生机勃勃的活跃的春天,一个淡字。把春天的气氛衬托得多么好,淡荡春光寒食天,仿佛自然神就在我们周围。庄子说:“勿听之以心,听之以气,唯道集虚,谓之心斋”。对春光的敏锐感受使诗人有了对自然的神秘体验,也就有了梦回山枕隐花钿。梦往往是美的,是人对于不能把握的现实的补充,所以弗洛伊德把文学比做白日梦。在这首小词里有一些对自然的体贴入微的感受,又有对于自我的模糊的分析,隐花钿,暗暗地展示了作者的心事,很有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意思,又有着“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内言外。静静的分析这个梦,像《牡丹亭》的“美满幽香,妙不可言。”真有“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风味。中国的女子往往是对着良辰美景,淡荡春光而感受到生命的苦闷。在“梦回山枕隐花钿”中我们是否看到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的柳永词中的女子。春光无限,但是芳心无赖,因为情郎已去,所以无限的春光都毫无意义。“海燕未来,江梅已过”这些表示时序的语言,春天有着淡淡的悠长的时光,但是如此悠长的时光是在寂寞中度过的。【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少女的怀春,对梦中情人者想象:“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从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淡淡的春光中,活泼的女子,怀春的寂寞。“黄昏疏雨湿秋千”意内言外的感觉,作者仿佛什么也没说,只是说黄昏雨打湿了秋千,淡到极点。欧阳修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黄昏雨就像少女的泪水,但是又仿佛不是,就是那样淡淡的惆怅,“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因为节物而引起伤春自怜之情。
从这首词能看到中国女性的什麽精神呢?能看到中国女性对美的感悟,对春天,对情感的体会,那种婉转灵明的美。她们用服饰,用化妆展示自己的美好的品质与意志,表现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能因为他们的声音很微弱,就忽视他们的存在。不能因为在政治中很少出现中国女性的影子,就完全忽视他们在文化中的地位。像《红楼梦》中的女性,可能正是中国很多女性的常态,不能看作昙花一现的一种变式。女性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只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他们被高度的概念化与整一化。但是在男作家的赠妓词中,依然能看到女性生动的画面。晁补之的《下水船》:“上客骊驹系,惊唤银瓶睡起。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髻。凤钗坠,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 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领花枝交镜里。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敛眉翠,虽有黯黯密意,空作江边解佩。”《能改斋漫录》:“廖明略与无咎同登科。明略所游田氏,丽株也。一日,明略邀无咎晨过田氏。田遽起,对鉴理发,且盼且语,草草妆掠,以与客对。无咎以明略故,有意而莫传也,因赋《下水船》一阙。”这首词是写女子理妆,写出了女性的日常情状,虽然田氏是个妓女,但是她的女性的美依然是很明显的。“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领花枝交镜里”女性的美丽与灵动跃然。这种美丽的女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男性的玩物,因为对于男性的爱情是他们生命的要素,对于爱情对于美的追求是女性的特质,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们选择爱人的要求,尊重她们美丽的权利。让我们看余光中的《碧潭》。
碧潭
――载不动 许多愁
十六柄桂桨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 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 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桨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天河
看你濯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再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真的很应该叹息啊,余光中的诗中有太多古典诗词的美。“十六柄桂桨敲碎清琉璃”,如琉璃一样的湖水,“青马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有着铜一样声音的湖水。“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天地之间一片虚白,桂树的灵魂在虚白之中画着弧线,青琉璃一样的声音与湖水。“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飞来蜻蜓,飞去蜻蜓。”李清照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女孩可以是在水上笑得大二女生。时空的错综使我们跟深刻的理解到“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个宋代在水中划船的女生可曾想到“谁是西施,谁是范蠡”。作者还是小的时候,有一天突然领悟到,原来古代的天也是蓝的,也有阴晴雨湿,春夏秋冬。从此作者仿佛知道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道理。从此淡定了许多!成为一个从容的女孩!“看你濯发,在神话里”在太湖,在洞庭,在唐朝的猿啼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朝的猿啼啊,从李白那轻盈的小船到大二女生的琉璃桨。万重千重的时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一个长字,多么的悠远,多么的缠绵悱恻。那唐诗人的泪水,隔着遥远的时空,呼唤着血脉中的中国人。【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在潺潺的天河,你在濯发。水与濯发的声音,那飘飘的发丝,温柔的女郎。丝丝的长发,是每个人的珍爱,从那么辽远以来,女孩的长发与女孩的美丽相联系。“人生今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豪气!有情趣!美丽而诗意。是白颜色的!“且将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在洞庭的月色里,在白云边上的小船,在濯发的水声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在彼岸织你的锦,我在此岸弄我的的笛。还有呢?从上一个七夕,到下个七夕。美丽的若有若无的爱情,再辽远的时间里,回眸500次可以同舟?我的罗曼史在河的下游!
余光中的《碧潭》,将那个中国古典的天空嵌入诗中,唐代的猿啼,春秋战国的车马,神话传说中的仙子,在大二女生的笑中被融化。中国的诗歌永远的纪念就是江山草木,山川文物被中国诗人神圣化了,日茹于其间的中国人,俯仰之间无处而不得之于山川之灵秀,钟情于文娱之深邃古雅“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几百年前辛弃疾对山水的认识与李清照的寒食天,余光中的琉璃水,故国山川,与大江大河之间我们歌唱。“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得古老言语。请用动人的歌声轻轻呼唤,那古老的大好河山,那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不知什么时候起,渴望成了诗中的主体。其实很早就有这种歌,但是不用这个词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上有弦歌者,音响一何悲”谁又知道高楼上的渴望呢。中国的古代山川文物中国的河山往往被诗人们所歌颂。余光中的《碧潭》就有这种大气淋漓的感觉。而李清照的“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虽然没有大河山川的壮阔波澜,但是历史的美满幽香以及女孩子对生命的真挚感受,还有节序物宇对人的感兴触发作用使李清照的《浣溪沙》有一份通达与深邃。李清照与丈夫的;“赌书消得泼茶香”,“朝回日日典春衣”换来书籍与文物,那个婉鸾的女孩子,竟成了“国破山河在”的证人。北宋南宋的兴旺使她留下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句子,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人的历时千年的人文精神,完整的保存在诗歌之中。“飞来蜻蜓,飞去蜻蜓”与“黄昏疏雨湿秋千”相得益彰。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的船尾,/ 这小舟该多么轻。”如果我荡桨,诗人就栖在我船尾,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