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①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秦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注】①本诗作于郑板桥六十岁时,是年潍县遭逢饥荒,为赈灾民,作者未得上司准许开仓放粮,引起上司的不满,被迫解职。

20、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1、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与人生追求?(3分)

20 、① 托物言志(1分)②借写所画竹子清瘦劲节的形象特征(1分)表明自己清正坚韧的节操。【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1 分)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21 、① 表现了一个廉洁爱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形象1 分)② 表达了作者摆脱腐败黑暗官场的羁绊,悠然自得地去过秋江垂钓的隐逸生活的人生追求。(追求1 分,分析1 分)

郑板桥是著名诗人和画家,江苏兴化人,乾隆年间进士,曾在山东潍县当了十二年知县。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有一个故事。郑板桥在任知县期间,有一年灾荒极重,到了“人相食”的程度,他不顾上司反对,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但也因此触怒了上司,只好愤然辞官而去。【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离开潍县之时,百姓跪地挽留,哭声恸天。诗的起句就从这件事入手#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描写了自己辞官而去的情景。“囊橐”是“口袋”的意思,史传郑板桥为官时,除数卷图书外,毫无私囊。诗的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回归自然、回到民间的思想。而作者选取清竹作为作画的对象,用在这首诗里,更寄托了作者的气节。【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赠别诗,然而却很特别,同一般的赠别诗有什么不同?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没写赠别之情,却写了自己对封建官场的愤怒。

哪个词体现了他对封建官场的愤慨?为什么?

掷去,乌纱帽在过去是权利的象征,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来说,有了它,就有了一切荣华富贵,就象命根子一样,可是郑板桥却说掷去,把它扔掉,就象丢掉一块破布似的,不屑不顾,丝毫不可惜,就说明他看透了当时的那个黑暗的官场,丢掉乌纱帽也不值得可惜。

象郑板桥这样的清官,好官,这样一个才学渊博的大学问家却何以连一个小小的七品官都做不稳,以至于被逼辞官呢?

是当时贪污成风,官官相护的黑暗社会造成的。人家做官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他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他不仅不去巴结贿赂上司,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百姓,甚至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把已经搜刮进官仓的粮食再倒腾出来赈济百姓,怎会不让那些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又怎么会不受到打击排挤呢?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80103/257144.html

更多阅读

郑板桥的题竹诗_石竹斋_ 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

郑板桥的题竹诗杨文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去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稔熟的咏竹诗,是与汪士慎、李鲜、金农、黄慎、李方膺、罗聘、高翔并称为“扬州八怪”的清代文人郑燮所作。郑燮,字克柔,号扳桥,出身书香门

清-郑板桥书画作品欣赏 郑板桥书法作品欣赏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

郑板桥 --《难得糊涂》赏析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郑燮行书横幅《难得糊涂》郑燮行书横幅《吃亏是福》清代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一带的郑燮(号板桥),金农等,被人称为“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会于诗文书画之中,他们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绝不去趋炎附势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选 兰竹图 悬崖兰竹图郑板桥

馆友“小儒家”:您好!您的馆藏文章“扬州八怪:郑板桥画选 兰竹图”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4年7月18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图片/艺术”下“绘画/书法/剪纸”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

声明:《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为网友人艰不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