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阅读答案 李白《忆秦娥》鉴赏阅读答案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唐代在此大兴土木,是登高览胜最佳景地。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8、答题要点:
①伤别盼归:静夜梦觉的寂寞怅惘,历岁经年了无音信,人未归的绝望。(3分)
②家国之感或王朝兴衰(或历史更迭)的悲壮慨叹。(2分)
9、答题要点:
①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下阙气象陡换,情感跌宕,境界遂开。
②上阕借 “箫”“梦”“月”“柳”等意象营造幽怨凄婉的意境,表达了送别盼归的愁苦。
③下阙则意境博大开阔,“古道 ”“汉陵”“西风残照”的苍茫悲壮,表达历史兴亡之思 。(每点各2分)

忆秦娥娄山关阅读答案 李白《忆秦娥》鉴赏阅读答案

赏析一
这首《忆秦娥》,写的是一位长安女子,自从亲人离家以后,她就寝食难安,从春到秋,年复一年,亲人一直杳无音信。【李白《忆秦娥》鉴赏阅读答案】。词人借箫声、弯月、柳色、乐游原、汉家陵阙等悲凉的景色,写出了秦娥的离别之苦。全词伤今怀古,言简情深,气势雄浑,意境高远。

上阕写春愁,箫声凄咽,望月怀远,折柳忆别,以苍凉的景色渲染了秦娥的离愁别恨: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若断若续,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看到楼上正挂着一轮若明若暗、冷漠凄清的弯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秦楼上的弯月依稀可见,桥边柳色年年依旧,这些都能见证当年与亲人在灞陵桥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70103/255139.html

更多阅读

李白*忆秦娥赏析 忆秦娥 李白ppt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Tune: “Dream of a Maid ofHonor”Li BaiThe flut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

忆秦娥娄山关 刘克庄 忆秦娥

《忆秦娥》作者:刘克庄原文: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注释:1、鸿: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2

忆秦娥刘辰翁 《忆秦娥 刘辰翁》阅读答案

《忆秦娥 刘辰翁》阅读答案忆秦娥①刘辰翁中斋上元②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忆

声明:《忆秦娥娄山关阅读答案 李白《忆秦娥》鉴赏阅读答案》为网友傲视人间笑红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