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第二分册知识点复习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复习 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与伊朗高原、西与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邻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城市国家)

2、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

名称由来: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发明时间:公元前31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历史地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1)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

2)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3)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作用:1)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2)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历史价值: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用楔形文字保存下来。

2)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2、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宗教权: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法律权: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经济权: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军事权:控制着全国的军队。

政治权: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3、金字塔:

金字塔的定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建筑的陵墓。

金字塔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底座为正方形,四面呈三角形,基本为三棱锥状,类似“金”这个字。

最负盛名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它的旁边是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1)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2)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4、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书写工具:古代埃及人最初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具,发明了笔和墨水以后,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 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

概念: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或集团制度。

形成: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产生,其氏族制解体是内部也出现等级划分。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种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种姓制度的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佛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地点:北印度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

佛教的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1、印第安文明三个代表: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2、玛雅文化:

历史地位:玛雅文化是印第安古代文明中璀璨的篇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

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流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贡献: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代希腊历史地位: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地理位置:它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3、“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

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4、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全盛的简况: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

特征: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背景: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过程:1)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发展了雅典民主政治,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3)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

评价:历史影响:1)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

2)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时代局限性:1)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

2)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荷马史诗》:古代希腊人荷马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2、哲学:

含义:源于古希腊语,原意“”爱好知识之学。

目的:冲破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的思维方法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史学: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

含义: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

代表: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希波战争史)为标志的。

希罗多德有“史学之父”的美誉,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恺撒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

疆域:进入帝国时代以后,罗马人继续对外扩张。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分裂: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并且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帝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危机。

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

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3、基督教:

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兴起的地区:巴勒斯坦

高中历史第一、第二分册知识点复习

创立者:耶稣

背景:是犹太下层民众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和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的产物

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地位: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高中历史第一、第二分册知识点复习】。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古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

产生: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意义:1)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

3)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2、公民法:

公民法特点: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

“公民法”: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包括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

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

3、古代罗马法体系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

历史价值:1)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2)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3)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所体现的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局限性:在于将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创建了伊斯兰教。

2、经典:《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记载了穆罕默德言行及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1、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5月末,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死于乱军之中。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6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封建大帝国。

2、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的影响:1)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

2)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虽尚未完全中断,但是长期的战争,以及帝国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12课 封建制度

1、西欧封建制产生:

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入侵。日耳曼人的氏族公社被国家所取代。(典型:法兰克王国)。罗马的隶农制和日耳曼的氏族制因素相互结合,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

时间: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发展于8世纪的采邑改革,基本上于11世纪确立。

2、“采邑改革”: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评价: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实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3、中世纪庄园:

特征: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封闭性强。

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庄园最初普遍采用劳役地租,农奴与领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十分明显。

14世纪之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导致领主自营地大为缩减,庄园开始衰败。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1、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结果:或获得完全自治权;或取得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

但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限于自身力量,仍然处于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

2、等级君主制:

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加强,但封建割据阻碍社会进步。

目的: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形成: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内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特征:贵族和平民等阶级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内容: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影响: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加强王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复习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1、原始农耕:

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中国早期农业特征: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意义:1)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3)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代表: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2、炎黄传说:在华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皇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3、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主要在今河南)。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文献中的夏文化(公元前21世纪):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2、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时间与地域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相互印证,历史二重证据法)

特征:1)在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两类类似宫殿的遗迹,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2)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只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家畜。

3)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意义: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1、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历史多重证据法)信史:多元互证,孤证不立

2、二重证据法:纸上之材料(文献)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遗迹)互相印证。

3、方国联盟:

特点: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依附于商。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甲骨卜辞中称直接管辖的区域为“大邑商#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或“天邑商”,称间接管辖的区域为“四土”、“四方”。前者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后者是指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

影响:商朝的兴衰,可以四周方国的向背为晴雨表。【高中历史第一、第二分册知识点复习】。至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实是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

4、青铜时代:处于青铜时代的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出土和传世的商朝青铜器数以万计,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主要是礼器;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5、甲骨文:主要是商朝人刻或写在龟甲兽骨等上面的文字。

地点: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功能:商人主要记载占卜情况

特点: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价值: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

目的: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又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意义:达到”翻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地位。

3、周公“礼乐文化”的内容: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肯定社会的差异等级,乐激起人们的认同,维系和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社会大变革:连年征战和社会动荡使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剧变。500余年中,从“封邦建国”变为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到秦朝终告完成。)

2、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影响:

经济:原因:代表新生产力的铁制农具和梨耕技术的出现。表现:农耕熟地不断被开辟(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耕地不能买卖规定失效;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列国战争以攻城略地为目的;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的活跃。

结果:整个社会出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社会领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政治: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变法最彻底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思想领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

文化: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3、百家争鸣:

背景: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影响最大。

代表:儒家:孔子(核心“仁”,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韩非子、李斯 正面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老子 绝对否定现实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鄙视世俗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废除井田制度、废世禄世卿、奖励农耕、建郡县制和什伍连坐等。

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中央集权的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容:首创帝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设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规定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三公之下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设立地方制度――郡县制。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

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还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经济上,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制度。

文化上,秦始皇统一文字。

交通上,以咸阳为中心,建造直道和弛道。

军事上,征发大量劳动力,建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

思想上,焚书坑儒,以加强思想的控制,统一思想舆论。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维护了中央集权体制。

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1、秦的暴政――农民起义和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滥用民力:建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

严刑峻法:崇尚法家,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横征暴敛:赋税沉重,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群雄逐鹿中的经验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秦的灭亡。

2、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原因:秦的暴政;

结果: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刘邦和项羽起义军最强。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

3、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战争:秦亡后,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

相同之处:汉初主要继承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度等。

不同之处:政令实施宽简舒缓、郡国并行制(刘邦认为秦未行分封导致孤立而亡,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目的就是重建刘姓天下的大一统帝国。

吴楚七国之乱: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2、文景之治:

内容:在黄老思想的主导下,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作用: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汉武帝“有为”:

表现:政治上:设中朝、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民族关系上:破匈奴、通西域(丝绸之路)

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1)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

2)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3)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实质:儒表法里。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柔道:

3、东汉衰败原因之一――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表现:经济: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

军事: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政治: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影响: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1、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高中历史第一、第二分册知识点复习】。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

西晋:三国之后,短暂统一后又分裂。

东晋:建于南方,与北方民族政权对峙,后被南朝取代。

五胡十六国: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少数民族等入主中原,建立政权。

北朝: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百年后,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

南朝:东晋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

2、南方经济发展:

情况:1)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

2)广泛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引入北方作物,表明农业技术进步;

3)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业都比较发达;

4)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3、民族的融合(双向影响)

汉对胡影响―孝文帝改革:

政治上:迁都洛阳;仿效汉制制定官制;

文化上:穿汉服,说汉语,学汉礼,通汉婚

胡对汉影响: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影响: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距,增进了团结,为再次全国大一统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篡周建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2、唐朝的建立:618年,隋灭,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建都长安。

隋朝国祚虽短,但制度层面改革创新颇多。唐朝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继承发扬,推广改进,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在隋唐两朝的制度创新中,尤为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3、三省六部制:

时间:初创于隋文帝时,唐朝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内容:中央设中书(草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

制度结构: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吏户礼兵,刑工)

创新:变独相为群相

影响: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4、唐朝科举考试:(历代选官制度:秦汉―推举制;魏晋南北朝―门阀制,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常设科目:明经、进士两科。选官标准―主要依据考试成绩。

影响:1)科举制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2)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3)科举制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1905)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的概念: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627―649)。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2、开元盛世。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朝廷政治日益败坏,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安史之乱),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路线: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

作用: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全盛: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全盛表现:1)范围广泛,络绎不绝(大食、波斯、天竺、粟特人等;商人、使节、僧侣等)其中,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2)商品丰富,互相交流(瓷器、纸张、丝绸、工艺;音乐、舞蹈、绘画、佛教)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国际都市,唐都长安(交通枢纽,商业繁荣,文化斑斓)。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2、遣唐使: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复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60103/251147.html

更多阅读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共有三个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领袖及发展概况。  3、理解新文化运动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总结

政治复习,考生每天要保持一定的练习量、阅读量和背诵量;摸准各个知识点的“要害”,找出自己的盲点加以强化;关注热点,知其来龙去脉,才不至于在高考中遇见时,感到突兀。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总结的相关资料,希

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练习试题

在高中,这一阶段里,对于历史的学习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练习试题选择题希特勒认为

高中政治背诵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背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背诵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背诵以供大家学习。高中历史知识背诵: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称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革命进程: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

声明:《高中历史第一、第二分册知识点复习》为网友一夕意相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