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5篇

反思一:石壕吏教学反思

文言文《石壕吏》选自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5篇

作者杜甫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石壕吏》是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征兵,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所发出的切实感受,对于这样的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准确的把握其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古代战乱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更能了解杜甫“史诗”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作了如下设计:首先,从现代战争导入,以伊拉克战争为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思考,对比古代征战对人民的影响。接下来引入本节学习的课题。通过诵读,理清文章线索;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进行主旨探究,作者杜甫通过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如何?课尾进行当堂检测。整个课堂环节还算流畅,有以下几点的设计自以为较之前课堂有所进步:首先学生评价尝试让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给出分数范围,让学生举手示意,这样暨对小组的表现有了比较好的反馈,同时课堂秩序也更加有序。文言文的读必不可少!反复的读可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氛围的渲染,教师的范读更是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的法宝。总观这节课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课本剧表演,学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是某些小组在展示过程中笑场,这与《石壕吏》整篇文章渲染的气氛不相符,课后反思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其原因在于学生准备时间仓促,教师不指导到位,由于学生准备时间短,也就无法深入文本解读,细品其中内涵;教师的指导很关键,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许想法但还不成熟,教师必须帮助其进行有效的表演指导,在之后课本剧准备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可逐渐淡化,但初始阶段必须给与学生毕必要的帮助。另外课堂情景氛围的创设也十分重要,对于此篇文章课堂就是要创造一种凄惨、忧伤的情景,反观自己的课堂这一点做得还很不够!情境创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起注意!

反思二:

今天在上《石壕吏》一文时,三组一个同学展讲导学案中的“第2段两句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中的“一‘怒’和一‘苦’的用词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时,同学们已经点评补充结束了,我也作了总结分析。这时毕海奇同学提出了“吏‘怒’是在老妪苦诉这后,还是在老妪苦诉的过程中?”当时我也晕了,集备时老师们谁也没有预设这个问题啊!可转念一想,还是好区别的,但我没有立即解答这个问题,而是把目光投给了同学们。“同学们,毕海奇同学提出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但老师现在真是不会,哪个同学能帮助我来完成,回答精彩老师给小组加0.3分奖励”。这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马上展开了讨论,相当激烈。这时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在碰撞中激发,智慧在讨论中增长!最后由科代表归结总结出来:吏‘怒’“应在老妪苦诉过程中,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差吏的凶狠残暴,社会的黑暗,更好的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如果,吏‘怒’在老妪苦诉之后,就不能很好的体现文章中心。可见老妪的“苦诉”和差吏“怒”是同时发生的。

通过上面的教学环节,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1、教师在集备过程中,对每个研讨问题,教师要多预设几个问题,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来思考?会从哪些方面考虑?会出现哪些理解的偏差?哪些需要做详尽的点拨?只有老师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才不会让自己尴尬,不会让学生的质疑打晕自己。

2、老师在关注学生展讲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绪进行碰撞,进行辩论。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师强迫式,让学生内心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有效课堂。

3、教师评价性的语言要及时、适当、有效,富有鼓励性。只有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个学生发现一个问题并提出来,比解决十个问题都重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反思三:

学习千法,读是根本。【石壕吏教学反思5篇】。对于古代文言文来说,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以读代讲,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学生读,互评,再生读,听录音读,跟录音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

在 学习过程中,我坚持了以学为主的原则,注重学法指导。在探究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1、自主。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的时间。 2、合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团队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体会合作的快乐。

整堂课的设计贯彻由浅入深的原则,由感性朗读到品味语言,再到情感主题,环环相扣,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布置作业注意了分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

反思四:

上完这节课,学生很兴奋,可我却陷入了沉思。这样的课算好课吗?答案是否定的。

为了刻意求取环节设计的“活”与“新”,让课堂热 闹起来,设置了“想象补白,情景再现”环节。让学生根据老妇的答辞从动作、神态、语言、语气等方面推测吏步步紧逼的场景,这个自然不难,学生七嘴八舌,说 个不亦乐乎。再此基础上,出示预设好的吏、妇对话,让学生角色扮演再现,结果笑场连连,不可谓不热闹。本应“沉”下去的课堂却“浮”了起来,这样一来,老 妇内心的凄楚,遭遇的悲惨学生是完全体会不到的了(最本质的情感上的体验),反倒觉得好玩(因了扮演老妇的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无极》中王的声音)。课堂 上学生似乎也是伶牙俐齿、眉飞色舞,场面亦是热闹非凡,但却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和思考,此缺点一也。

缺点二:设置的问题不够精简。有 些问题的设置过于随意,实则这些问题一目了然,根本无需再提。教学之初,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提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双方人物等等, 这些简单至极的问题完全不必要,虽然这些提问不会耽搁太多时间,

但就目的性而言,起不到丝毫作用。貌似有问有答,师生合作得天衣无缝的热闹模式并不都是体 现学生主体性的创新教学。

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深入研读,另设方案,在另一个班级继续摸索。成功地方如下:

第一:环节设置巧妙。【石壕吏教学反思5篇】。设置三大环节:读文――名作学习;读人――名家对话;读己――审视心灵。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作者,情感内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三流程,不但读透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更站在情感的天秤上审视了自我。

第 二:放开手去,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古人评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汉字这个“无底洞”,挖掘字里行间的文外之意。学生几乎“暮”、“村”、“吏”、 “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难能可贵得是,对于老妇毛遂自荐般“诚意”的应征,学生也能体悟出潜在 的台词:我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来抓丁,还有天理吗!

第三:评价语简练而一语中的。评价语精练而得当实则也是对文本解读与理解到位的体现,且起着达成“共鸣”,激励学生的巨大作用。“所见略同”式的成就感总能激起学生发表见解的欲望。

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这节课,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足之处:

第 一:实际教学过程中环节重复。对于妇之苦内容的探讨,颇多重复之处。环节设计上并无重复之处,为何具体操作环节会出现重复的内容探讨?事后反思,原来是一 环节指向不明。在读人――名家对话环节,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本意是让学生找课文的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 别”,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但由于自身的疏忽,遗忘了妇致辞中同样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致辞的部分居多,作者的情感从状老妇 的凄苦亦可见之。这样一来,前后的两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不免还是陷入了分析妇之苦的循环。

第二:文化体认环节缺少必要的铺垫。“知人论 世”,学习一篇文章,不限于学完文本之后就结束,通过文章的学习走进作者,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作者的其它文章,从而更好的认识作者,这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 但在具体操作读人――名家对话这一环节时,所做的铺垫还远远不够。仅只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关注这普通的一家人,在学生简单的回答之后,幻灯出示一段文 字,便得出读人――忧国忧民的结论,未免有些突兀。这个结论的得出,更多得是教师给出的定论,而非学生认识到的。要想达成此认识,尚需要去做大量的铺垫工 作:多找些相关资料、诗句呈现,同时适量的人物背景介绍也是必需的。

没有任何问题的一节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怕的,因为随着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的教学才能日趋完善,有问题才有课题。

反思五:

一、聚焦课文整体

从备课开始,就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初一年级的同学,因为这篇课文以前是高中课文,至少在情感上他们理解不了。但在心中还隐隐地企望他们能够理解,因此在备课中仍然按照常规来备的。谁知在初一(3)班上课的时候,讲到老妇的三个儿子两个都战死的时候,竟然不少同学发笑,当时真的很生气,同时意识到自己前面的备课准备上的缺失,细细想想,不是他们没有感情,而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还不完全具备理解他人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而我在时代背景的介绍上由于想着是高中的内容,所以把重点像放在诗歌的翻译和理解上而就轻描淡写地说了说,这样就没有把学生带入情境,因此学生当然不能理解人物遭遇与处境。

在(1)班和(5)班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方式,把时代背景介绍作为理解课文的一个主要部分,我不仅介绍了安史之乱,介绍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苦难,而且以事实为例,让学生深切地感知战争的残酷与人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在此过程中,学生很投入,为后来的学习课文内容创设了很好的气氛,因此,在讲老妇遭遇时,没有再出现(3)班的那种情况。

反思一:不要埋怨学生不理解,而要问问自己,我的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石壕吏教学反思5篇】。这篇以前的高中课文,现在的初一课文,只要从多个角度设想,从课文的整体考虑,也是可以让学生理解的。

二、感知学生心理

上完这节课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篇好的课文是能引起共鸣。第一单元的课文学生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课文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很多学生不喜欢古诗是因为他们无法与古人产生共鸣。所以抓住学生心里,引导他们与古人交流,与古人谈话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所以,当我发现学生改写本文的作业中有同学改成了剧本时,我想这个机会来了,因此,我请改写剧本的同学组织本组的同学排演这个剧,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一下子兴奋了,自觉自愿地开始了剧本的修改和排演工作中去了。表演是分两次进行的,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弄的,教师没有参与指导,所以我觉得一下子全部表演完,一方面教学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前面的表演对后面的学生没有参考意义,或者即使有,也没有时间修改。在同样的内容中,参考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在每个组表演后,我都请同学点评,提出优点或缺点。果然,前三组表演后,后三组的学生针对同学们的意见,又一次对剧本进行修改,表演也越来越好。唐颖洁小组甚至揣摩了作者的创作心里,对剧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这样更有表演意味,同时也更接近作者杜甫的写作意图。学生在欣赏与感动中一次次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杜甫的理解。之后,我们的默写测试中,全对的同学接近三分之二。

反思二: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抓住学生心里,感知学生心里,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内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60103/250917.html

更多阅读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即将要面临小升初考试,那么如何在这个阶段提高同学的学习成绩,就需要教师好好反思了。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一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

丰收之歌教学反思 丰收之歌教学反思五篇

《丰收之歌》这一课是通过歌曲的演唱、听赏、分析来引起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自主学习和探究音乐的兴趣,在体验中感悟音乐。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丰收之歌教学反思五篇,望大家喜欢。丰收之歌教学反思五篇范文一本次上的是苏教版四年级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案例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表提出的《空间与图形》范畴中《方向与位置》领域的教学内容,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进行数学学习重要前提和基础,再加上这些内容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

电和磁教学反思 电和磁教学反思案例【范文】

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回忆指南针的磁针静止后的指向,再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使磁针转动,(磁铁和铁)。最后在介绍奥地利的故事,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同时还回忆“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

声明:《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5篇》为网友当时年少春衫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