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过香积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王维《过香积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解析】该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该题选了王维《过香积寺》一诗来鉴赏。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本题能找出“咽”与“冷”是诗眼并不困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在“诗中有道”。特别是他晚年沉湎于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王维《过香积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的环境: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阗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尚。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咽”字绘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幽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冷”字绘日色,以感觉写视觉,融孤寂之情入阴冷之景,妙化无垠,诚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以说,第三联两句中的“咽”“冷”二宇,精炼传神,堪称“诗眼”。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王维《过香积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诗境浅说》)“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成功地将通感运用于诗歌创作的。
本题学生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绘写出山中寂寥的景色,此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使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