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

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40103/246318.html

更多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创作时代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作者简介孟浩然menghaoran(689~740)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

声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为网友分别的夏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