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①对吴宓先生而言。1944年是他生命里最逍遥的一个年度――这一年的夏天,他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带薪一年假期,他接到这个消息是在1944年的9月初,而在此之前的8月20日,恰恰是他50岁的生日。

②这一年的春天,和所有颠沛流离到大后方的大学教授一样,吴宓先生在昆明的清华大

学(西南联大)艰难而且庄严地为华夏土壤培养“知识的种子”。这个时候的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军队的飞机已经没有能力轰炸昆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正在对日伪展开反击,原来的西南联合大学也悄悄地分裂,几所顶尖学府虽然名义上还在联大的招牌下,暗地里却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这一年是昊宓先生在清华任教的第三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

③1944年的春天,吴宓先生在艰苦的环境里写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世界文学史大纲》、《欧洲文学史大纲》和那部见解独到的《文学与人生》。也正是为了校订修改和翻译成中文,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才接受了校长梅贻琦的休假建议。也有人说,吴宓先生之所以接受休假是因为和当时的系主任陈福田发生了激烈争执,二人矛盾重重,无法共事,天性率真的吴宓教授才动了离开清华的念头,于是,1944年的9月23日吴宓先生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昆明,经过贵阳来到遵义的浙江大学,会见他的哈佛同窗竺可桢、梅光迪。10月13日,吴宓先生从遵义出发去重庆,和茅以升、潘伯鹰会面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的燕京大学,去见他亦师亦友、寤寐思之的陈寅恪。

④关于吴宓、陈寅恪二先生的友情,实在是中国学界的一段佳话。在“文人相轻”、动辄诋毁诽谤的新文化以降的学者圈子里,吴陈二人的友情堪做万世楷模。且不说二位先生留学海外期间的真挚友谊,且不说共事清华的巅峰岁月,且不说1944年吴宓先生竞为了能够和陈寅恪先生做同事而留在燕京,且不说1961年吴宓先生南下广州拜会睽违16年的陈寅恪;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1971年,被摔断腿、被批斗到凡近心理崩渍的昊宓先生曾着极大的政治压力,给中山大学“革委会”写信,询问中山大学最大的“反动学术权威”陈寅恪的下落。吴宓先生根本不知道,陈寅恪夫妇早在两年前悲愤去世。60年后的2004年,作家叶兆言写到吴陈这一段情谊,动情地说:“友谊有时候正是因为距离,因为离乱,会产生特殊的美感。”

⑤1944年整个漫长的春天,吴宓先生都住在昆明大西门附近一栋老式木制楼房的阁楼里。每天从学校回来,吴宓先生要爬50多级楼梯,扶手已经很老了,像是经过了一百年,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拉倒。吴宓先生每次爬楼梯的时候心里总在嘀咕,“是它扶我还是我扶它”?战时的大后方没有电灯,晚上吴宓先生只能屏气吞声,慢慢地摸上楼去,像一条史书里的蠹鱼,没有丝毫的波澜。和昆明所有阁楼一样,屋子中间高四面低,吴宓先生进到屋里必须低头弓腰,才能过他一桌一椅一床一书架的教授日子,而他的三本英文著作,正是在这里写成的。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⑥就在吴宓先生即将离开昆明的时候,几名研究生去看他,好客而又寒酸的吴宓先生带着弟子们上街下馆子。先生要来菜单子,对照墙上悬挂韵菜谱,亲手在点菜单子上写上菜名和单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认真地计算总数,把钱数算好,和自己口袋里的钱数相符、不超,这才交给堂倌下厨。【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⑦昆明的晚上有雾,师徒一行出得饭馆,光滑整齐的石板路在雾气里湿漉漉,雾蒙蒙。学生拥着老师,像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没有人知道吴宓先生想什么、看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是对先生无比的依恋和浓浓离情,夜色渐深,两旁商铺的檐角偶尔有水滴滴落,打在同学的头上,打在吴宓先生的帽子上,打在后人记忆的湖面上,直到如今还在泛起层层涟漪,荡漾成1944年有关吴宓、有关清华、有关抗战、有关知识分子的种种回想。

19.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吴宓的性格特征。(4分)

20.文中画线句子含意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

21.文章第6段对于酒馆算钱的描写是不是有损吴宓的形象?为什么? (4分)

22.吴宓先生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1944年发生的故事为吴宓作传?(6

分)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19.(4分)事业心强、天性率真、珍视友谊、勤奋刻苦、乐观豁达(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如有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20.(4分)作为老师的吴宓,艰难而又庄严地承担起培养人才这一神圣责任,(2分)虽处于黑暗的社会、恶劣的环境中却不为世俗所扰,自觉地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责任。(2分)(意思正确即可)

21.(4分)无损吴宓的形象。(1分)这一描写反映了吴宓先生当时生活的艰难拮据,刻画了他热情好客的形象,(1分)突出#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了吴宓和学生之间融洽和谐、亲密无间的关系,(1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感,更有感染力。(1分)

22.(6分)①1944年,是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离开清华的一年,也是吴宓先生为了能够和陈寅恪先生做同事而漂泊京城的一年。(2分)②1944年是吴宓生命中最逍遥的一年,也是他成就斐然的一年,在极艰苦的岁月里完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2分)③1944年是黑暗和光明交替的时代,将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易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的体现文章主旨。(2分)(每条2分,若有其他观点,合理即可赋分)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试题解析

★19.本题共4分,得满分的约占1/5,得3分的占3/5,得2分的占1/5。总体比较容易,考生能从材料中概括出珍视友谊、勤奋刻苦、天性率真等人物性格特征。

不足之处:⑴事业心强、乐观豁达大部分同学概括不出;⑵另外有些同学概括要点不准确,如:勤俭朴素、幽默诙谐、不畏权贵;⑶概括时出现要点重复现象,如:热情好客、重情重义、与朋友交往真真切切、爱学生等,属于同一要点,但学生分成几条来答;⑷好多同学答题混乱,不分条论述;⑸有的同学审题不准。将简要概括吴宓的性格特征理解为“简析人物性格特征”,结合原文加以分析,浪费了时间。★规范答案19.(4分)事业心强、天性率真、珍视友谊、勤奋刻苦、乐观豁达(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如有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20.这道题是六(二)中失分最严重的一道题目。得分平均不到2分。【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题干要求是简要分析划线句子的丰富含义,因为句子中有对吴宓的外貌描写,所以大多数学生审题失误,回答的是外貌描写的作用分析。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吴宓的人格魅力。这主要是因为实用类文本以前主要是客观题目,而这道题主观色彩很浓郁,造成审题失误。

★审题正确的学生很多只答了“薪火相传”的含义,对于“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这句话基本不理解。极少答出这个要点。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欠缺的,另外注意选择了实用类文本,但是不等于都是客观的题目,也要注意对文学写作技巧的赏析题目。

★规范答案20.(4分)作为老师的吴宓,艰难而又庄严地承担起培养人才这一神圣责任,(2分)虽处于黑暗的社会、恶劣的环境中却不为世俗所扰,自觉地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责任。(2分)(意

思正确即可)

★21.【学生得分情况】所有学生均能答出第一点“无损吴宓的形象”。

后面的三个点,一般学生能答出其中一点,已属不易。故该题平均得分估计在2分左右。

【常见典型错误】①这一细节说明吴宓先生一丝不苟、认真细致,也写出了他教学严谨的特点;②这个细节照应了前文“好客而又寒酸”,前后结构严谨;③作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④这个细节显示了吴宓先生讲究诚信,不想欠酒店的帐;等等。

【错误原因解读】本题考查文本的表现手法及对传主形象的理解。学生最大问题是不看全文背景,想当然的随意答题。

★ 对于这一细节的理解,我认为应从3个方面解读分析:①传主与时代的关系。

题目为“吴宓的1944”,就突出了这一特殊艰难时代。多数学生只注意了前后几行文字,而忘了大的背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②传主与他人的关系。这一细节,师生互不计较,已看出“吴宓和学生之间融洽和谐、亲密无间的关系”,更有下文把学生比作“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这一点只有极少数答题素质高的学生能够答出,估计是个别县区、学校传记复习得特别扎实的学生所为。

③传记的主要特点:真实性。其实,这一看似“缺陷”的细节会使传主形象更真实、更丰满、更感人。中国的古代传记最大优点就是“不溢美,不隐恶”。这里也是如此。这一点答不出,说明学生读传记时,忘了传记姓什么,当成了一般文体。

★规范答案21.(4分)无损吴宓的形象。(1分)这一描写反映了吴宓先生当时生活的艰难拮据,刻画了他热情好客的形象,(1分)突出了吴宓和学生之间融洽和谐、亲密无间的关系,(1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感,更有感染力。【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1分)

★【备考复习建议】解答此类问题,仍须围绕传主这一中心人物从各个角度去解读思考作答。

★22.基本得4分。

优点:能分条陈述答案的1、2条基本能答出。如答离开清华,最逍遥的一年,完成了3部英文著作等。

缺点:不分条陈述;照搬原文的语句,概括的不准确;答案的第3条回答不出;只能概括,不能总结。如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的体现文章主旨总结不出。

★ 规范答案22.(6分)

①1944年,是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离开清华的一年,也是吴宓先生为了能够和陈寅恪先生做同事而漂泊京城的一年。(2分)

②1944年是吴宓生命中最逍遥的一年,也是他成就斐然的一年,在极艰苦的岁月里完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2分)

③1944年是黑暗和光明交替的时代,将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易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的体现文章主旨。(2分)

(每条2分,若有其他观点,合理即可赋分)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40103/245640.html

更多阅读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 教授“换妻案”思考

  4月底参加了一场跟“性”有关的座谈会。就像其他名人嘉宾带着害羞感表达的那样,“这个话题不好在公共场合说出来”。在中国,“性”就像“政治”一样是敏感话题,更是体制问题。难道存在“正确”与否或“内外”之分?  我深有感触,今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①对吴宓先生而言。1944年是他生命里最逍遥的一个年度――这一年的夏天,他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带薪一年假期,他接到这个消息是在1944年的9月初,而在此之前的8月20日,恰恰是他50岁的生日。②这一年的

声明:《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 吴宓的1944阅读答案&》为网友旧梦离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