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甲]《曹刿论战》与[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1、[甲] 文中“齐师伐我。公将战”时,一介布衣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用原文语句回答),目的是使鲁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以用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形容。[乙]文结尾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是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用原文语句回答)。

2、【甲】文通过记叙,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乙】文通过议论,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两个文段文段都强调了民贵、人和的重要,请你说说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国家建设的积极意义: “民贵”即“以民为本”,“人和”实际上就是“仁政”,这种仁政爱民之心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谐”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靠“人和”,“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地都是因人和而实现了后期建设。【《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3、甲文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孟子在治国方面都具有相同的思想,请分别写出能体现他们共同思想的句子。【甲】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甲文着重刻画了曹刿的形象,突出“远谋”(用原文语句回答) 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乙文通过列举一系列战例,明确了“人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5、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330103/244619.html

更多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给加粗的字注音①曹刿请见( )②又何间焉( )③小信未孚( )④牺牲玉帛( )⑤小惠未徧( )⑥登轼而望之( )⑦夫战,勇气也( )⑧望其旗靡( )2、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词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公将鼓之(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 )( )3、下列句子中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视频

1.相关基础知识◆生字又何间焉(jiàn)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曹刿(guì) 肉食者鄙(bǐ)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古今词语伐( 古义:讨伐,攻打齐师伐我 今义:砍伐)间 (古义:参与又

《曹刿论战》复习题

《曹刿论战》复习题一、文学常识出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而又详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写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间的

声明:《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为网友静水深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