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子贡,是孔子老师的一位得意门徒,我是跟随老师最久、和老师情感最深的弟子之一,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的道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次,老师和我们同被困在陈蔡七天七夜……
这是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我们正经历周游列国时最严峻的一次考验。离开卫国后,我们在陈国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老师仍没有被重用。当时,正好吴国前来攻打陈国,楚国立即出兵相助。楚昭王是个中用人才的君王,听说老师在陈国,便邀请老师到楚国去。没想到,走到陈国与蔡国的交界处,我们竟然被围困住了!原来,楚昭王要重用老师的事情迅速地在陈、蔡两国传开,陈、蔡两国的大夫们便都聚在一起谋划说:“孔子是一代圣贤,他要是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就危险了。”于是他们派兵拦住我们,不让我们到楚国去。
这样一直到了第六天,看我们连就算一天吃一顿饭的粮食也没有了。看着空空如也的米袋和饥饿难耐的师兄弟,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我几乎能感到死亡的气息在向我们慢慢地逼近。这一次,我们还能渡过难关吗?但是与我们不同,老师似乎没有感觉如此,反而照常讲课、弹琴,整天优哉游哉。在第七天时,老师一手拿一根树枝,一手拿一根树干,边打节拍,边唱起歌来。那自娱自乐、若无其事的样子,令我和子路感到有点生气,没等老师一曲终了,子路便怀着一肚子的怀疑和不满,上前说道:“老师,我们都快要饿死了,您却仍有在这唱歌!而且老师您曾说:‘常做好事的人,上天以好运来报答他;常做坏事的人,上天以灾祸来惩罚他。’老师处处受到排挤,难道是因为老师不够仁德和聪明,才会落到今天这种局面?”子路的话未免也太直白了吧,我一边偷偷观察老师的神色,一边为子路深深地捏了一把汗。老师平静地道:“我问你们,你们的抱怨和忧愁能化解我们现在的困境吗?”“当然不能!”“既然不可能,那为什么不选择一种更有利的方法――采取全然的心态去面对呢?”我们听后愣了一愣,原本绷得紧紧的脸,开始慢慢的放松开来。老师接着说:“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受排挤,无论在哪都得不到重用。但子路啊,你觉得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信任吗?聪明人就一定被重用吗?”这时我忍不住说出来:“那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标准降低吗?老师看了我一眼,冷冷的说道:“一位君子绝不会因自己的主张不被天下人所接受,而降低标准,违背自己的心性,以求得别人的认同!子贡啊,你的志向、想法不够深远呀!”老师的话使我的脸有些发烫。这时,老师把我们带到一棵松树下,这棵松树满目青翠,高耸入云。
老师让我们研究这棵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我们一个个都饿着肚子,谁也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意见。老师引导我们:“时下是冬天,你们看一下周围的树木,和这棵树木作一下比较。”经过老师的指引,我们都发现:周围的树木的树叶早已脱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枝和树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做人也是这样。”我这才明白:老师要借这棵大松树,来给我们进行人生教育。只听老师进一步说:“我们都知道现在自己的处境很艰难,灰心、抱怨、伤心、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们要像松柏,越是有风霜越能经得住考验。
我们还要像兰草一样,生长在深山老林,不因为没人欣赏就不芳香。”最后老师强调:“君子不会因为困窘就改变节气,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坦荡和快乐的心境。”老师的一番指导,使这几天环绕在我们身边的阴霾、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忘记了两天的饥饿,我们和老师一起唱着歌。第八天,我们终于走出了困境――楚国的卫队来接我们,陈、蔡两国的将士看到便都走掉了。但是从被困的境遇中被解救出来,就意味着从事业的困境中走出来吗?显然我们有碰壁了!楚王在那些奸臣的妖言惑众下,听信了谗言,认为老师会一点点的和自己形成对立势力,逐渐危及他的地位,所以老师又被挤到了一旁。我们不得不继续的赶往其他国家,途中有经过陈、蔡两国交界处。
时下已是春天,满眼都是美丽的景色,和我灰色的心情形成了对比。我颇有点埋怨:为什么我们的理想至今没有找到实现的舞台?但一想齐老师的那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斯之后凋也,便会觉得依然充满力量。老师仍会告诉我们:“因为君子重视品格和理想,时时刻刻都在修行。没有得到的时候,则乐其意;得到了,又乐其志。所以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所以他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而小人正好相反,他们重视的是利益。没有得到时,由于自己得不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所以小人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乐。”老师的话使我明白:这也许就是老师在被困时,仍安然自若的原因吧!老师让我明白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更让我明白了:只要你走在理想的道路上,你你就有足够的理由幸福和快乐,更有足够的力量去挑找困境,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