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而我想说,欣赏是向善的车轮,将美德传扬天下。欣赏,是一种美德。
胡适先生是我崇敬的人。虽然他学识渊博,却从未看不起在知识上不及他的人。他家门前有一个卖饼的小贩,虽地位低微,却心怀天下。一次,那小贩向他请教民主制的问题,他惊讶于他思想的深刻,并常常亲手写信加以指导。胡适善于欣赏别人,乐于与他人交流,被许多人称为“我的朋友”。他,这样一个性情宽厚的学者,引领了一代自由包容的学术之风。
欣赏他人,不仅能赢得尊重,也能汲取对方所长,造就自己的进步。
十八世纪的欧洲画界,几乎是每个画家所期盼的。画家们聚在一起饮酒,谈论哲学,并去每一个画家的家里欣赏画作。梵高在第一眼见到莫奈的《日出・印象》便惊呼:“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幅画!”而专门卖画的格勒老爹因热爱梵高的作品,要求能让自己帮忙卖出去。正是这样一种互相欣赏的风气,欧洲的艺术作品才会经久不衰。
回头来看看我们现在。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做“领头羊”,职场里明争暗斗,谁晋身了表面祝贺,内心讥讽,学术界里文人学者没有了应有的风骨,不再专注于写作,而是互相批斗……一味地强调竞争才会带来进步,却让我们丧失了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干劲十足,梦想闯出一个自己的天地,浮躁的思想把我们浇铸成可怕的自私自利的人。
傅斯年是让人爱又让人恨的人,但我最欣赏他的一点:在地震演练时,所有人都往下跑,只有他跑上三楼,把在睡梦中的陈寅恪叫醒,因为他曾经说过:“陈寅恪是唯一一个拿的(工资)应比我多的人。”自傲自大的傅斯年,尚且能毫无保留地赞美陈寅恪,那么自称要创造和谐社会的我们呢?
一位作家的女儿说出:“我要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令网友议论纷纷。在此,我并不想要推崇大家都在路边鼓掌。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追求,但这样是否意味着要猛追猛赶? “大跃进”时期超苏赶美的目标让我们迷失,现在就应懂得停下脚步,放松心态。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伽利略的实验,总结出三条定律。而在此,出于我对鲁迅先生的欣赏,请允许我借用他的一句话。学会欣赏吧,“唯有如此,中国才有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