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一)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想这肯定是一位有抱负的伟人。但这句话是周恩来总理13、14岁时说的话。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他为了让人们过上温饱的生活,日理万机,鞠躬尽瘁,因为他心里装着全国人民,所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是人民共仰的好总理。但一直以来,我对周总理少年时代的故事了解甚少,今天有幸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才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2岁的周恩来来到了东北沈阳,有一次,他和同学闯进了租界,看到一个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中国巡警欺软怕硬,围观的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周恩来总理从此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一个12岁的少年,居然立下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怪不得连魏校长也喝彩“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生活在政府腐败无能,人民饱受欺凌的清朝末年,但他没被混浊的社会环境所污染,反而激起了他对旧社会的憎恨,从而立下了要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崇高理想。他的爱国心,真是强烈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是的,周恩来总理在小时候就有了这样伟大的志向,何况我们呢?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二)

今天晚上,我无意中翻开语文书,看见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虽然早已学过,但再看这篇文章,我的感触还是很多的。

这篇课文主要概述了:周恩来约了个朋友到租界去玩,他看到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局不但不给她撑腰,而且还把这个妇女训了顿,周恩来为为此下了一个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纵观他的一生,无时无刻地在为着祖国的强大而奋斗,在他心中时刻装着祖国和人民,唯独没他自已,古往今来,像周恩来那样怀揣一颗炙热的爱国心,为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人比比皆是。

爱国,是陆游的“夜阑卧所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爱国是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爱国,是钱学森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选择回国的决心,爱国,更是宋庆龄藐视中国人的美国学生的有力回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时,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的搜索资料,仔细的思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www.aIhUau.com)在讨论会上,一个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语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人类的希望在美州、在欧州,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在的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的变化,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绝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会震惊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战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的好,以理服人。”这句话多么有力量!

古今中外,有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付出自已的一切,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两个字――爱国,一颗爱国心,能撑起一切苦难;一颗爱国心,能跨越无数挑战;一颗爱国心,能让我们理想展翅高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出生在旧中国,那时候,中国人民在受苦受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立志要发愤读书。

有一天,校长在他们班上课,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争着回答。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自己的未来而读书”。还有的说:“……”。当校长问到一个浓眉大眼的学生时,他站起来大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话音刚落,校长连声说“好、好、好”!同学们都透出了钦佩的目光。这个人就是周恩来,当时他才十二岁。

周恩来志高远大,说到做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努力奋发学习。无论是在学校,在法国勤工俭学,还是在长征路上,在延安窑洞中,甚至在出国访问的飞机上,都在认真的读书学习,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也没有中止过。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我们要学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热爱学习,奋发读书,不怕困难,争分夺秒,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祖国有贡献的人。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美好而刻苦努力学习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290103/233854.html

更多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教学设计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第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教学重点:在阅

eve崛起的民族 为民族日化之崛起而努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华民族日化品牌正在复兴和崛起。   小护士、舒蕾、羽西、大宝,这“四大金花”曾给国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和自豪,却相继花开谢落,出嫁外资,前途命运亦未可知。所幸的是,民族日化,秉承坚韧个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中华而崛起的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0字1917年,周恩来中学毕业,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筹到一笔日本留学的经费。表现了周恩来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因为周恩来从小就立志读书,现任第一代总理!本篇课文讲的就是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外国租界里

周恩来的爱国名言 周恩来的爱国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的爱国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4、民主集中制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5、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应当做

声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为网友故事未完待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