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狙击手。
真实的狙击手。
电影中的空战,瞄准器中能看见敌机。
实际空战瞄准能看见个小点就不错了。
真实的M60机枪需要很多子弹。
电影中的兰博边走边开火。
想象中的潜艇声呐。
实际潜艇声呐。
实际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冲锋时没有那么抱团。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来多部二战题材的影片上映,如波兰的《浴血华沙》、匈牙利的《与敌同行》等。甚至彼此虎视眈眈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也合拍了《女狙击手》并在今年上映。战争题材的电影历来是我们体验战场的最好项目。不过,银幕上的武器、战场场景,和真实情况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冷兵器作战
没那么武侠范儿
相对于“隔空杀人”的热兵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颇受部分影迷偏爱,无论是古希腊罗马题材的《角斗士》、《斯巴达克斯》,欧洲中世纪题材的《巴巴罗萨》,还是中国古代题材的《赤壁》、《花木兰》,以及今年上映的中西合璧的《天将雄师》等。在这些影片中,对阵双方的武侠范儿很浓:或是各持弯刀、长剑乃至铁拐等奇门兵器厮杀;或是手持宝刀利刃削铁如泥。
这种打法在古代战场其实并不多见。两军对阵,威力最大的除了远程的弓弩等射击武器,以长柄的矛、戈、戟等较为强悍,一寸长一寸强不光是小说的说法。刀剑类兵器往往用于近距离突袭后的混战。尤其金属本身对外力的承受是有限的,刀剑在砍了太多硬东西后,会变钝或者变弯。因此,那种两个武士彼此用刀剑格挡、刀刃相碰的情况并非常态。战场上如果两个用刀的战士相遇,多半会躲避对方的砍击,同时伺机砍杀对方。
至于两军对阵时,武将出马单挑,一人落马一人得胜的场景就更不必当真了。真实的战场上,将军带着精锐卫队冲锋陷阵,确实可以带动士气,但并非是固定模式。而两个武将一对一单挑,更是极少出现的情况。
冲锋
没那么抱团儿
很多战争片里,进攻一方以密集队形、潮水般向敌阵冲击而去,前面的不断倒下,后面的奔跑着上前填补,就这样直到冲入敌阵,展开肉搏。比如前苏联的《苏德大血战》系列、美国的《兵临城下》,还有韩国的一些战争片中,都有不少这样的场面。
实际上这种密集队形的冲锋,在滑膛枪时代(19世纪中期以前)尚能支持,因为滑膛枪威力较小,密集冲锋的队伍可以用人数优势,在牺牲部分队员后达成接近敌阵、展开近战的目的。然而随着来复枪的应用,火枪射击的威力大增,再摆出密集的队形,便会沦为敌人火力屠杀的对象。
因此,步兵冲锋队形是分得很散的。通常两个士兵之间的距离至少是几米甚至几十米,防止敌军火力的密集杀伤。哪怕一方采取“集团冲锋”,也只是说其投入的兵力多,没有说真把士兵人挨人派上去的。因此,防守方也不大可能如电影中那样,一梭子扫过去,对方倒地十几人。真实场景是,进攻方“稀稀拉拉”地冲上来,零零落落地倒地。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登陆战,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遭到防守方火力的无情杀伤,所以伤亡较之通常战斗要严重得多。
至于电影中为何要用密集冲锋?很简单,为了好看。画面就那么大,如果放七八个兵进去,半天才倒下一个,观众看什么?所以导演要塞几百人进去,不断倒下,显得紧张刺激。
炮击
没那么茂盛
现代战争片里少不了“万炮齐射”的镜头:这边一排排大炮轮轴相连,一声令下,炮口接连喷火。那边,敌人阵地上霎时种满“小蘑菇”,连空隙都不剩。旧炮弹烟雾未消散,新的又腾起,很快整个银幕被硝烟覆盖。
这又是电影的艺术加工。首先把大量炮兵如此密集地摆在一起是不可行的。且不说炮兵之间的彼此干扰,单说这么多大炮和弹药聚集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万一被敌军火力来个反击覆盖,岂不赔了大本?炮击的密度,通常也不可能达到银幕上那么夸张的程度。以朝鲜战争为例,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炮火创下纪录――每秒钟1发。而美军财大气粗,他们的炮击也大大强于我军,也才达到每秒钟6发,却被美国国会讽刺为浪费纳税人的钱。
电影上夸张的炮击密度,原因和增加冲锋密度一样:一个接一个“种蘑菇”更好看。当然,真实火炮中也有猛的,那就是火箭炮。比如二战时苏联的“喀秋莎”,单车能在几秒钟打出10多枚火箭;而当今美国的M270火箭炮更是恐怖,3辆车一次齐射相当于288门榴弹炮的威力,包含2万多枚子弹。不过,火箭炮是一锤子买卖,发射一次就要装填好几分钟。
机枪扫射
没那么霸气
不少影片中都有一个英雄端着机枪“突突突”横扫敌人的镜头。最牛的机枪手要数《第一滴血》中扮演兰博的史泰龙,浑身肌肉缠绕着子弹带,机枪举在胸前,边走边开火,就像一个人肉坦克,威风凛凛。
然而这种玩法是不行的。首先,机枪只是进攻武器,端着机枪在当中一站,就是敌人的靶子,火力再猛也不能阻止敌人开火,尤其在英雄们面对许多敌人包围的时候。其次,正因为机枪火力猛,它对弹药的消耗也特别厉害。比如兰博手持的M60机枪,它的正常射击速度是每分钟200发子弹。就算把7.62毫米子弹一个挨一个排起来,M60一分钟也要“吞掉”1.5米长的子弹带。兰博手上缠的那点儿子弹,撑不了一两分钟。
至于现代的机枪,火力更加猛烈,例如M249的最高射速可达每分钟1000发,对弹药补充的要求也就更严格了。因此,真正战争中的机枪使用,需要有一个团队配合:有人负责射击,有人负责补充弹药,还得有人负责掩护。机枪,实在不是一种适合个人耍霸气的道具。
狙击
没那么简单
狙击手仿佛一只孤狼,经常以一支枪取敌方重要首脑性命,也是战争片中受欢迎的题材。除了著名的《兵临城下》(苏军二战狙击手瓦西里的故事)外,今年还有两部狙击手题材影片上映:一是描写二战苏联女狙神的《女狙击手》,另一是描写当代美军海豹队员凯尔的《美国狙击手》。
电影中,狙击手似乎只需要一动不动观察敌情,寻找敌人蛛丝马迹,然后扣动扳机。但实际上,要真正用狙击枪来消灭敌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狙击战场上,狙击手没火力覆盖的权力,而且必须隐藏自己,抓住仅有的射击机会打击敌人。
这样,狙击手必须考虑天气因素。寒冷或者炎热的天气、潮湿或者干燥的空气,对子弹造成的影响都不同。当目标距离1公里时,子弹要在空中飞行接近两秒。这段时间里不仅会受到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单纯是重力都会使子弹产生不小位移。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的狙击枪新增功能模块,能帮助狙击手更好地瞄准。然而再好的装备终究不能代替人脑。当然了,对电影导演来说,把狙击弄得过于复杂是没有必要的,那样观众会看得太累。
空战
没那么缠绵
战斗机在空中格斗,充满激情,也充满浪漫。无论是《壮志凌云》还是《珍珠港》,总有精彩绝伦的战机贴身肉搏的场面,驾驶员恨不得直接从舱盖看见敌方。
然而实际战场上,现代战斗机的速度极快,通常达到亚音速或更高。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转弯半径就达2公里。同时,导弹、机炮的射程都相当远,万里长空中并无遮盖,这意味着双方的厮杀相隔几公里就完全可以展开,而真要迫近到几百米,反而会因为彼此的高速,难以瞄准射击。
例如,美国战斗机使用的短距离导弹“响尾蛇”,其在1公里范围内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通常即使是机炮的射击,一般也至少要在900米以外才能完成。1989年,两架F-14战斗机击落了两架利比亚的米格机。他们当时离对方最近时有7公里,而导弹是在25公里以外的时候就射出的。
那些指望在瞄准器上看见敌机轮廓的也会落空。实际上,电影画面纯粹是为了娱乐观众。否则,两架10米长的飞机相距上千米开打,这种镜头拍出来没人会愿意看的。
潜艇
没那么有趣
波涛汹涌的大洋下隐藏着神秘的杀手――潜艇。《潜艇X1号》、《猎杀U-571》、《海底决战》……银幕上,潜艇之战是那么刺激,与陆地上的狙击手异曲同工,都是潜伏、发现、狙杀,让敌人防不胜防。
实际上,潜艇的战斗和生活都是很乏味的。首先,潜艇用于搜索敌人的声呐装置,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是一个圆盘,有雷达波不断扫描,很快发现逼近的敌舰,然后以鱼雷攻击。事实上,声呐装置的显示端更像是一台示波器,将收集到的外界声音信号混杂在一起展现出来,然后从中筛选出舰艇信号。多数情况下,潜艇只能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这就使得判断并不那么容易。只有通过不断地监听,积累波形数据,才能最终从海洋背景噪声中甄别出敌舰信号并判断其位置。
当然,潜艇也可以主动发射声波,然后根据回波来判断敌情。这种主动声呐可以更容易掌握敌情,但同时自己暴露的危险也大大增加。因为敌舰的声呐装置可以轻易捕获潜艇发出的声波。这样的话,除非确认对方是没有反击能力的船只,否则很可能成为对方的猎物。当然,为了电影好看,美化一下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