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我不能准确地形容出自己对《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感受,甚至在看过了三遍之后。只感到他带给我的感动、启示和力量是以前任何一本书都未曾有过的。或许,我能从心底挤出“强者”两字来做一个笨拙的形容,但书中处处洋溢的奋斗、抗争和苦痛又怎能简单地用“ 强者” 一言概尽?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获得更多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同,可能就是他对成功的定义,也是他 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对克里斯朵夫来说,这,并不是全部。他虽然和其他人一样,渴望获得社会,至少是音乐界的承认,但他更大、更强烈的渴望却是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为此,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了他的音乐和他对巴赫、舒曼、瓦格纳等作品的批判,被当时的社会看作是离经叛道而加以排斥。正如傅雷所说的“为了精神的自由丧失了一 切物质上的依傍”。但克里斯朵夫所做的一切并不只是年轻的冲动,对传统的抗争始终充斥着字里行间,始终伴随我的英雄一生的坎坷历程。或许,是因为我有不少朋友,所以我不能很好地体会克里斯朵夫对奥多、 对奥里维那近乎爱情的友情。但每当我合上书,问自己:我真的象克里斯朵夫那样虔诚地对待每一段自己的友情了吗?我真的获得了象克里斯朵夫和奥里维那样互通心灵的友谊了吗?我真的能象克里斯朵夫那样将友谊升华到完全无目的、无功利的境界吗?…… 我在克里斯朵夫高大的身影下低下了头……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对于克里斯朵夫晚年的转变,记不得在哪一本书中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评论:“他万念俱灰,躲避斗争,向现实妥协……”、“他不仅和原来的敌人和解了,而且反过来讥笑从事反抗的新的一代……”我觉得,作出这样评价的人 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克里斯朵夫的斗争精神。克里斯朵夫对青年人的反抗精神从来未曾否定过,他始终是带着赞赏的眼光看待青年人的反抗和斗争,他觉得,在斗志昂扬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但对传统的反叛,是必须建立在对传统了解的继础之上,克里斯朵夫反对的正是那种不顾一切 的盲目斗争。而这,正是饱经风霜的长者的睿智。在克里斯朵夫心中,始终 存在着两个灵魂:“ 一颗是受着风雪吹打的一片高原,另外一颗是威震着前者的、高耸在阳光中的积雪的峰尖……”

中国的古语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全书中,我最为欣赏的就是克里斯朵夫晚年的转变,他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对自我的征服,完成了一个对新的自 我的塑造。我想,这可能就是罗曼罗兰将最后一章命名为“复旦”的缘故吧。怒涛翻滚的黄河奔腾千里,最终注入了大海,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家园。如果结合罗曼罗兰另一巨著《巨人三传》来看,我觉得,永不妥协、永远战 斗的贝多芬正是青年克里斯朵夫的真实写照,晚年的他则处处闪烁着托尔斯泰宽容、睿智的身影,而他一生对爱情、友情、生活的坎坷追求又与米开朗琪罗如出一辙。罗曼罗兰将三位巨人的伟大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永远的 强者-克里斯朵夫,我的英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80103/202185.html

更多阅读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创新者的窘境txt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1995年度麦肯锡奖得主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简介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任职于哈佛商学院总经理及技术与运营管理部。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集中在新产品和技术开发管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型 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

法国文豪罗曼·罗兰的伟大著作《约翰·克里斯多夫》卷帙浩瀚,形式不拘一格。我总惊讶于它能集小说、散文、评论于一体。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奖励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

商旅英雄:尚-克里斯多夫·巴邦

    尚-克里斯多夫·巴邦(Jean-Christophe Babin),48 岁,豪雅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豪雅既是知名品牌又是量产品牌。”豪雅表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巴邦介绍说,豪雅瞄准的主要消费群是 30 到 45 岁、受过高等教育并通过

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

  ·创始人:ChristianDior克里斯汀·迪奥·注册地:法国巴黎(1946年)·设计师: 1946年-1957年,克里斯汀·迪奥  1957年-1960年,YvesSaintLaurent(伊夫·圣罗兰) 1960年-1989年,MarcBohan(马克·博昂) 1989年-1996年,GianfrancoFerre(詹

声明:《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为网友潶貓與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