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简介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做?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方法/步骤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1、

 1.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多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注重的是“师道尊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分明,孩子对父母、师长恭敬有加;教育方法以严厉为主,“严师出高徒”“棒下出孝子”,孩子一旦犯下错误就会战战兢兢,寝食不安。

  在很多中国人心里,教育孩子就是训导、严责、打骂,就是要摆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让孩子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孩子即使有优点、有进步,也被指出“要谦虚,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争取好上加好”;让孩子见了自己,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才是成功的家长。这种教育观念至今仍然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传统的教育孩子的观念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孩子的潜能,直接造成很多孩子产生了自卑、怯懦等心理疾病。

  这个时候,赏识教育的提出,让人眼前一亮。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好像发现了一把神奇的教育武器。

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注重纠正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容易使孩子自暴自弃。缺乏赏识、肯定、赞美的激励机制,很多时候孩子显得动力不足。

  威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赏识激励至关重要。

  “你真行”“你真棒”这些话出现在父母、老师的嘴里,确实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2、

  2.赏识创造的奇迹

  说起赏识教育,不能不提其主要的倡导者――周弘。

  周弘本是工厂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20年前,他的女儿周婷婷因注射庆大霉素致使双耳失聪。为还女儿一个更完整的世界,周弘把一腔父爱都投注到教育和培养女儿身上。1987年,在上海买到的一本极其普通、由日本心理学家写的《幼儿才能开发》一书深深地震撼了周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不少孩子成了才。”正是因为这本书,周弘也由此打开了“赏识教育”的大门。此后,周弘便不断地向女儿灌输“你是天才”的概念,让女儿在欢乐和投入中学习。

  周婷婷成为赏识教育的第一个受益者,这套方法和理论在她身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效果:婷婷6岁能认2000多个汉字;8岁能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时与父亲共同出版科幻童话;11岁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9年学完中小学12年的课程,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残疾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18岁主演根据自己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不能没有你》;21岁成为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研究生。

  周婷婷是赏识教育创造的奇迹。

  周弘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非常动情地介绍了自己对女儿周婷婷――一个聋哑孩子的成功教育经验。提出了赏识成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就是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相信每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成功。

  他在书中说:“准确地说,我们称它为‘赏识――成功教育’,说白了,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时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语话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也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周弘有一句名言: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他到处演讲,希望家长们向孩子竖起大拇指,赏识自己的孩子,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无限的潜能。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周弘的赏识教育实践正是验证了这句话。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3、

  3.每个孩子都需要赏识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他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喜爱和关注,他们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常常会以成人的评价来?量自己。父母的赏识和积极的评价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可以让他们具有成就感并获得新发展。他们需要成人的赏识,尤其是父母的赏识,父母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会让孩子备受鼓舞。

  因为孩子会在父母的赏识中感受到期望和肯定,“期望”能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肯定”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动力。

  我们不止一次听过周围成功人士这么解读他们成功的动力:“小时候,爷爷就说我聪明,将来一定能读大学,我就真的读了大学。”“有一次上课,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将来一定能成为作家,我就这样成了作家。”

  表面看来,好像很离奇,但是究其背后,却掩藏着科学道理。

  父母对孩子的赏识态度会激励孩子,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待,孩子愿意全力以赴地去改变自己。相反,如果父母天天挑剔孩子,总把缺点拿出来说,很容易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感觉:我不是好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好不了了……

  没有一个家长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人格健康,可是,应该警觉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会无形中引领孩子的走向。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的种种“不行”时,却没有想到,这种抱怨在无意中放大和加速了孩子的“不行”!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他来训练;他把另一群(B群)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得多,都跑出去了。

  其实,罗森塔尔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方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不聪明的老鼠。

  罗森塔尔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当初那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在这8个月里,谎言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他们相信这些学生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也给予了更多的表扬、信任和鼓励。而学生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厚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比其他学生更加努力,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这个实验结果深刻地表明了一点: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表扬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

  可见,赏识是每个孩子的需要,能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使他成为一名天才,取决于父母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欣赏他、表扬他。

  就像周弘所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第一千零一次他们能站起来。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方法/步骤2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1、

怎样让孩子接受“逆境锻炼”? “逆境锻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幼儿时期渗透“吃苦”的教育,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

  让孩子接受“逆境锻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在困难面前冷静地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人生的旅途上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挫折和苦难是促进幼儿成长的催化剂,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小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逆境锻炼”,即创造环境对幼儿进行磨练意志品质的锻炼,让幼儿坚强勇敢,沉着冷静,遇事便能迅速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接受“逆境锻炼”也应该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如何上好这门“必修课”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做法: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2、

 鼓励克服困难,培养抗挫勇气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你真勇敢!”许多小女孩害怕走平衡木、害怕游泳,这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准行!”孩子走路不好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成人一般不去拉扶和安慰,这样,孩子就会逐步树立起信心,努力地去战胜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对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这时孩子会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3、

  有意设计障碍,培养抗挫能力

  人生中遇到困难,挫折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可为什么还要有意地制造困难呢?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总是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的,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从束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老师、家长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在设置障碍时,要注意挫折教育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有目的的组织障碍性活动。同时,老师家长还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障碍的困难程度须是幼儿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例如,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物品,老师家长不要马上拿给他,而要让孩子动脑筋,怎样才能拿到物品。总之,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游戏中,有意地设置困难障碍,不能光是挖空心思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应学习日本、朝鲜、法国家长们千方百计地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精神:带孩子登山、野营、让孩子自己动手捡柴火、备食科、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锻炼生活自理独立的本领,培养挑战困难与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抗挫能力。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4、

 利用现实生活,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值得借鉴,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处事能力和抗挫能力,父母具有重要作用。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居住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所以中国幼儿应该从3岁开始,家长必须要求幼儿晚上独立睡眠,要求幼儿自己吃饭、入厕、穿衣服、整理床铺、收拾玩具;同时、家长和老师孩子的要求要一致,教养态度也应一致,每天进行反复练习,反复提示,严格要求。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分担家务,例如打扫房间、替父母买东西等。在这些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挫折,父母便要求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使他们进一步地成熟起来,提高了独立处事的能力。

  通过“逆境锻炼”,相信我们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以顽强拚搏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40103/191201.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投保人?儿媳可以给婆婆投保吗? 投保人

这几天遇到客户比较多的几个问题:婆婆想给儿媳投保,儿媳想给婆婆投,女朋友想给男朋友投保。 先看下法律规定: 保险法第十条: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保险法第三十一条:投保人对下列人员

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提出时间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声明:《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给了我们什么?》为网友伪装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