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不离十》读后感1200字
《八九不离十》是格言杂志的卷首语,被称为格言新说。读后感触颇深,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以下这一段:
“不用举太多的例子了,‘八九’就是‘八九’,‘十’就是‘十’。它们差那么一段,如果看不到这么一点,就永远不能赶不上这一段,离真正的‘十’,只会越来越远。‘八九不离十’作为一句扯淡的话,在人们口头生存了上千年的时间,成为后人对于荆轲、项羽的叹息,对于失败、失意的安慰,说明它很有市场,有点像现在的‘网络歌曲’。而‘八九不离十’虽然并不流传,却成为反抗流俗的武器,成为不甘屈服的生命的动力,成为追求完美的人们的信条。”
现在,当有人问道:"嘿,事怎么样了?" 那人往往会说:"八九不离十." 可以八九永远不是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我认为八九不离十,是错误的,是人们的自我安慰。数字中 8过了就是9 而9 过了就是10 了! 打个比方说, 一个杯子已经装了80%的水! 并且还在不断的注入.慢慢就到90% 刚才也说了9过了也就是10了那么必然会到100%。可以是八九,但是永远不是十. 既然已经到了八 九,不管是不是到十,最起码是朝十哪个方向去 也就是最后的结果。
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常常会在做到“八九不离十”的时候缺少了刚开始的那股冲劲!会觉得做的八九不离十了,就没必要再花过多的心思!然而我们的这种“八九不离十”的态度正反射出我们缺少了严谨的教学态度。有了严谨的教学态度,便有了严谨的教学过程,而严谨的教学过程,来自于严谨的备课。不要以为素质教育就可以信马由缰,就可以简单的认为什么都八九不离十了。请不要曲解了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教师www.aIhUau.com透彻理解了教材的外延内涵,在教学中能敏锐的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充分挖掘灵光闪现的人性或理性的亮点,少一些缺憾,多一些融会贯通。
另外我们还会以“八九不离十来”的心态来揣测学生的想法。会以为自己想的和学生想的是“八九不离十”了。会以为学生的能力总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但是事实上虽然学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我们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和运用。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 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相信学生,满足其自尊 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度,此次世界杯在德国举行,令德国球迷欣喜若狂。赛场上负责安保的警察不乏有超级球迷,然而面对工作和看比赛,他们却能抵挡住这一难以抵挡的诱惑,全身贯注、心无杂念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家都知道,德国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认真到了几乎呆板的地步,也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才有了德国众多的百年品牌。从这件事上,我们验正了这样一句话,“能够把简单的事情重复一千遍就是不简单”,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德国人做得认真、细致,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由此可见,我们要认真学习德国人那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无“八九不离十”,努力地把自己手头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做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