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代表作品。
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_《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 -简介
《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
穆勒的父亲二战期间在德国党卫军中服役。1945年以后,罗马尼亚把她的母亲驱逐去了苏联劳改营。而在罗马尼亚生活的经历令其终身难忘。尽管离开罗马尼亚已经20年,然而压迫与流亡、放逐与极权却成为其小说和诗歌的主命题。
赫塔・米勒最新的小说英文版《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出版于2009年8月。书中主人公依然是位被放逐至劳动营的17岁男孩的遭遇。然而,这种对自我经历的描述,在穆勒的创作下,既不是回忆录或自传,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再现,而是感觉的自我虚构。
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_《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 -作者
《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作者
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集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于一身。此次获奖令其成为诺奖设立以来第12位获奖的女性。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赫塔・穆勒是因为“其写作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而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则指出,穆勒创作“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则真实地讲述了生活于极权之下人的状态。”
瑞典文学院的18位院士组成了此次评审团。自2009年年初以来已经接到了200余位作家的提名。赫塔・穆勒是在一个5人最终提名中胜出,为此其成为第106位获奖者。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就颁给了法国作家克莱齐奥,因为“他的写作开拓了新的文学领域,充满了诗意的历险和对感观狂热的探索。”
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_《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 -评价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糊口图景”。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米勒“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按照传统,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在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面对各国记者用瑞典语、英语和德语宣读了评委会的决定。恩格隆德还说,米勒用多元化的语言,通过文学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及后来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描述了一个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