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风情草原习俗

蒙古民族风情草原习俗


“男儿三艺”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骑善射和身强力壮著称。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能,这三项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儿三艺”。


赛马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长期游牧生活锻炼了他们的骑马技艺。其儿童从五、六岁起就学习骑马,到十一、二岁就要随大人骑马放牧,十五、十六时就可进行马上战斗。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大兴武功时,每家男子都要做到“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快马两类。成年人赛走马,男女儿童赛快马。赛程最短16公里,最长60公里,一般都是三、四十公里。赛走马,既赛快、更赛美,包括赛马的外貌、走路奔跑的姿态美不美,马的鞍子、赛手的穿戴和姿势美不美。赛快马,是不备鞍辔的骣骑直赛,以赛速度为主。挑马、驯马是赛马取胜的基础,所以赛马前赛手都要挑选和调教比赛的马匹,一般要调教15天左右,蒙古族称为“吊马”。在“那达慕”大会上,取得名次的马匹都要集中到主席台前,依名次排好队,听牧民朗诵赞马诗。赞马诗的内容十分丰富,马的形象、产地、放牧者、调教者、骑手、比赛的特点等,都囊括其中。此外,还要特别表彰冠军,在获得第一名的马的头上、身上撒奶酒或鲜奶。


射箭

弓箭最初用于狩猎和作战,在兵器不发达的古代,弓箭的作战威力可想而知。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正是凭借着在当时无与匹敌的疾风骤雨般的骑射武功而统一中国,而开疆拓土的。
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两类。骑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乘马到起跑线,令发后起跑,抽弓搭箭,瞄靶射出。一般规定每个射手射9支箭,分三轮射完,每一轮设三个靶位,间距25米,以中靶箭数环数多少而确定前三名,给予奖励。静射,射程比国际射箭短,一般为15米或20米,使用的靶是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动的,中箭后就掉下来。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出优胜者。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的长项,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赛前要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编排、根据报名参赛选手的情况,少则编为32人或64人,多则编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现奇数。比赛采用单淘汰式一种,一跤分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比赛不限时间,不分体重。摔跤手有专门的服装,蒙语叫“卓德格”。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钉有银钉或钢钉;腰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成的围裙(蒙语称“希力布格”)。下身穿用5米或10米的白布特制的肥大的摔跤裤,外面还要套上印有花色图案的套褥,这样出汗不沾衣服,且可防止伤害事故。脚穿蒙古靴或马靴。此外,脖颈上还要套上五色绸条做成的项圈似的“章嘎”,“章嘎”标志取得的名次,得胜次数越多,彩条越多。赛手出场前要唱摔跤歌、跳鹰步舞。摔跤歌也叫出征歌,雄浑高亢,以壮行色。歌词大意是“来吧,无畏的健将们,为了健康入场来摔吧。考验我们的意志,较量我们的力量的时候到了!”鹰步舞跳跃又高又快,既是赛前的准备动作,也是壮声威之举。待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先握手致意,然后便开始交锋。在“那达慕”大会上,数百上千的选手龙争虎斗,扭法盘旋,蔚为壮观。凡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摔跤比赛第一名常奖马一匹,第二名奖牛一头。


敖包山

蒙古民族风情草原习俗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堆子”的意思。象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道路,也难以辨别方向,行政区划、游牧交界更无以标界,人们便垒石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就是敖包的由来。后来,有鉴于中原民族以山为天之象征,祭山祈年,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的草原上的人们,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借以祭祀,这样敖包又成为天和神的象征了。敖包有单个的,也有7个或13个的敖包群。人们出门远行,凡路经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常在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气候宜人的夏季进行。祭祀的时候,敖包上要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天马图”,祭祀的形式一般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牧民群众围跪三边,而向活佛。当活佛发出祭祀开始的经令时,法号奏出深沉粗犷的音乐,众喇嘛和牧民双手合十,口诵经文为祭。然后,参加祭祀的人们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礼仪完毕,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按照民俗有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和宴会等。祭敖包一般要搞上几天,人们可以开怀畅饮,青年男女可以借机约会。《敖包相会》这首民歌唱出了青年男女约会时的心情,并传唱至今。


蒙古族歌舞

蒙古民族素喜歌唱,蓝天绿地,辽远开阔,扬鞭纵马,歌从衷来。生活的每个领域:祭祀祖先、出征打仗、怀乡思亲、恋爱结婚、迎送亲朋以及吃饭喝酒、生老病死,皆入歌吟唱。其民歌形式分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多流行在牧区,节奏自由,高亢奔放,词少腔长,起伏迂回,绵绵不绝。如《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赞歌》、《森吉德玛》等。短调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也叫爬山调,与陕北“信天游”同属一类,其特点在于节奏规则,两句一节,节节押韵,铿锵悦耳,错落有致。
蒙古民族还是善于舞蹈的民族。《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以及《挤奶员舞》、《蒙古人》、《鄂尔多斯舞》等,或热烈奔放,或舒缓柔媚,或庄重黄雅,或轻松浪漫。


草原篝火

草原之夜是静谧的,燃起一堆篝火,五湖四海的游人坐在一起,品着奶茶,或者山南海北的侃侃神聊,或者家长里短的娓娓细唠,或者工作事业彼此交流,或者民风世俗互相介绍……
草原之夜是浪漫的,燃起一堆篝火,江南塞北的游人聚在一起,在这世界上最阔气豪华的歌舞厅,载歌载舞,放浪形骸,你也许会邂逅高山流水的知音,结识的舞伴。与此真情姿肆之际,你也许会忘掉平日那个我,发现一个新我。这,也许会成为你草原之旅最大收获。


夜宿穹庐

到草原旅游,一定要在蒙古包里住一夜。草原旅游区都有供游人住宿的蒙古包,有的蒙古包还象宾馆一样规定了星级。有的草原旅游区还备有搭建蒙古包的材料,游人可自选地点亲手搭建,这样既可体验住蒙古包的民俗,又可感受搭建蒙古包的乐趣。蒙古包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发迹之前,蒙古人就已经住“编壁”房屋了,《史记》、《汉书》等典籍称之为“毡帐”和“穹庐”。


蒙古包

蒙古包是一种适应游牧民族生活特点和北方气候特征的建筑形式。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肥草美就在哪里安家,所以蒙古包结构简单,搭建和拆迁都十分方便。蒙古包的支柱(百叶合那)是用细木棍和驼毛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了圆形的墙,拆迁时折叠起来又可做勒勒车的箱板。蒙古包顶是用柳条编成的扇形椽子制作,呈穹窿形,中间是有四根横撑子的圆形天窗,可通气通烟,又可采光。蒙古包所以设计成圆形,是因为北方多风、多雪,圆形阻力小、不积雪、又不存水。蒙古包的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塞上的寒风不易侵入。


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就是娱乐、游艺、玩儿的意思,其内容包括射箭、赛马和摔跤等。那达慕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3世纪之初,蒙古族首领们每当举行“大呼拉尔(大聚会)时,除制定法规,升降官员,奖惩等外,还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起初,那达慕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种比赛。据1225年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举行的就是射箭比赛。而在牧马多的部落举办那达慕时,大都进行赛马,后来,射箭、赛马、摔跤逐渐成为那达慕竞技的固定形式。那达慕开始时,蒙古族长者要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诵祝颂词。蒙古族牧民穿上节日的盛装,骑着马,或赶着勒勒车,从附近的草原赶来参加或观赏盛会”。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官办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盟旗聚会,敖包祭奠,祭旗点将,庆祝战功等都要举行,对竞技优胜者奖以马、骆驼、羊、砖茶、绸缎等物。
如今的那达慕,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丰富和发展,除保留传统项目外,又新增加了乌兰牧骑演出、放映电影、经济贸易、物资交流合谈、举办和项展览、表彰劳动模范等内容。


勒勒车

因为人们喜欢把草原比用大海,所以勒勒车就有了“草原之舟”的美称,其实勒勒车就是一种蒙古式的牛车,“勒勒”就取自赶车牧民吆喝牛的声音。勒勒车曾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牧民倒场时搬运蒙古包,嫁娶时运送嫁妆和聘礼,干旱时节拉水,严冬之季装运燃料等等,都要使用勒勒车。勒勒车的轮直径最长达1.45米,相当于牛的身高,轴轮多为桦、榆等硬质木制成,车辕较长,适宜在草原和沙漠行走。由于勒勒车在深草和积雪中运行迅速,所以还被称作“草上飞”,古代征战时常用来装运军需辎重。
如今,尽管各种现代交通工具早已进入草原,但在部分牧区仍保留着使用勒勒车的习惯。有的牧民一户有四五辆甚至十数辆。车上架木棚,用皮张、毡子或芦席、桦皮等覆盖。行路时,车车首尾相接,一个妇女或孩子,常常可以赶七八辆以至十数辆,为了防止丢车,后车还挂一个大铃铛。漫漫草原,一辆辆勒勒车列队迤逦而行,伴以清越的铃声和悠扬的牧歌,那也是象一首诗一幅画般的意境。


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服装。真正的草原牧民,都是喜欢穿袍服的。蒙古袍袍身宽展松弛,领高袖长,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袍襟里小外大,下摆无缝。
蒙古袍的颜色,因性别和季节而有所区别讲究。男子多穿浅蓝、深蓝、赤者红色。女子多穿红色、紫色、绿色。夏季的单袍一般颜色浅淡,多为淡绿、粉红、浅蓝、乳白等颜色。冬季的皮袍颜色较深,多为青,灰、蓝等颜色。单袍多以棉布或丝绸为料,皮袍则选毛长绒厚的上等羊皮加工而成。上等的袍子都是巧手妇女精工细作,肥瘦合体,颜色适宜,盘肠绣领,缎带滚边儿,姹紫嫣红,斑谰多彩,一衣着体,满身生辉。
蒙古袍的式样是由蒙古民族的游牧民生活特点决定的。袍身肥大而不开衩,既可使马上运动自如,又可防寒避风;领子高,袖子长,乘马持缰时,冬可防寒,夏可防蚊。特别是在古代,蒙古牧民逐水草而迁徒,居无定所,常以马背为家,夜里合衣而卧,一身袍服,铺盖自便。就是有蒙古包的牧民,夏夜也多半睡在勒勒车上,蒙古袍蒙头盖脚,既当睡袋又当蚊帐。
穿蒙古袍要束腰带,腰带一般既长且宽,以棉布或绸缎为料,颜色要与袍子协调。男子扎腰带,多将袍子上提,束得很短,这样骑乘方便,且显得精悍潇洒。女子扎腰带,多将袍子向下拉紧,以示苗条矫健。穿蒙古袍还要配马靴。其式样各地不同,在呼伦贝尔草原一般为高腰马靴。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相传马头琴是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一天傍晚,苏和放羊归来,路上发现一匹没有主人的小马驹,苏和怕狼把它吃掉,就带回家来。小马驹在苏和的精心照料下,很快长大,它浑身雪白非常惹人喜爱。那一年的那达慕大会上,王爷的女儿要选一名最好的骑手做丈夫,邻近的牧人鼓励苏和参加,结果苏和和小白马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王爷一看第一名是个穷牧人,便不提招亲之事,却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留下,赶快回去吧。”苏和说:“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王爷恼羞成怒,蛮横地喊道:“小白马是我家马群里的马驹,你一个穷小子哪会有这样的好马。”于是喝令手下人从苏和手里抢走小白马。王爷得到小白马,十分得意。有一天王爷想骑这匹小白马,谁知还未及坐稳,小白马猛地把他摔在地上,扬蹄跑去,王爷趴在地上大叫:“抓住它,抓不住就给我射死它。”手下人追了很久,也没追上,最后乱箭齐发,射向小白马。身受重伤的小白马坚持跑回家,死在了主人面前。苏和非常哀痛,终日想着小白马。一天,他梦见小白马回来了,他非常高兴,小白马却说“亲爱的主人,我也不愿离开你,但我们都没办法,我还得走。为了陪伴你,解除你的寂寞,你就用我的筋骨做一个琴吧。”苏和醒来后,按照小白马的话,用腿骨做柱,头骨做筒,尾毛做弓弦,在琴柱顶端按小白马的模型雕刻了一个马头,每天带在身边。
马头琴构造简单,便于牧民放牧时携带。一颗马头高傲地挺立在琴杆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马头左右,拉紧两根琴弦,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尊变形的马的平身像。琴弓与琴体分离。演奏时采取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一手扶住琴柱,根据音调需要上下滑动,一手挥弓拉送。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近人声,经过几代马头琴手的改进,马头琴的音域越来越宽广,艺术表现力越来越丰富,不仅可以为史诗说唱及民歌伴奏,而且可以为现代歌曲伴奏;不仅可以演奏蒙古风格的曲目,还可以演奏外国作品;不仅可以独奏、齐奏、重奏、协奏,甚至还可以融入交响乐中。牧民们用“好来宝”的民间艺术形式传唱先祖们留下的史诗,对子孙们进行民族文化熏陶和知识启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30103/188006.html

更多阅读

歌舞片马激情片马——片马火把节里的民族风情 民族村火把节

歌舞片马 激情片马——片马火把节里的民族风情七月流火,大地飞歌,彝汉一家,欢聚一堂。动人的旋律、翩跹的舞影和熊熊的篝火中,汉源县片马彝族乡迎来了“2011片马彝族火把节”的狂欢盛会。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是片马人民最盛大的传统佳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发布日期:2014-02-01]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一

原创 《瑶族舞曲》民族风情沁人心脾 瑶族舞曲古筝谱

《瑶族舞曲》民族风情沁人心脾文/雅韵日前在大剧院欣赏了奥地利古典交响乐团奏响的新年音乐会,曲目主要是维也纳新年音乐经常上演的园舞曲,演出过程中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锣声,感到很突兀,原来下一曲将演奏中国名曲《瑶族舞曲》听来倍

民族风情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傣族

  傣族,缅甸境内称掸族,泰国境内称泰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

声明:《蒙古民族风情草原习俗》为网友大众情侣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