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栋,男,1963年生,甘肃庄浪县人,教授,博士,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主持与主研2万元以上的横项课题8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1998年评为重庆大学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
魏子栋,男,1963年生,甘肃庄浪县人,教授,博士,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表面工程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委员,《电镀与精饰》与《表面技术》杂志编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评审专家。2004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杰出专业人士》,2005年入选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09年被评选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有:建立了表征燃料电池膜电极微时空尺度内物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耦合规律的数学模型;发现膜电极催化剂利用率与催化层组成之间的非平衡耗散结构特征;提出的“M元素在碳表面对Pt的锚定效应”理论等。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他引300多次,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美国促进科学进步协会(AAAS)专业会员,重庆市表面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副主任。1994年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一直从事电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负责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委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项目各一项;主研轻工部七五攻关,电子工业部八五攻关,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各一项;参研863计划项目、归国人员留学基金各一项;主持与主研2万元以上的横项课题8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1998年评为重庆大学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长期致力于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学术贡献:提出并从理论上确定“碳表面M元素对Pt的锚定效应”理论;建立了表征气体多孔电极微时空尺度内物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及耦合规律的数学模型,发现三相界面与电极电位赖关系;提出PEMFC团簇模型,发现催化层有效通道数与组成之间的非平衡耗散结构特征;建立了描述甲醇电化学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国际上首次阐明甲醇电化学氧化时出现的电位振荡的根源在于电极电位对CO和含氧物种所参与的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耦合反馈作用;发明有序化抗溺水气体多孔电极及核/壳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剂。
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近几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项,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2项;获国际学术机构奖励1次,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其中SCI收录56篇,EI核心版收录48篇,他引500多次,申请发明专利授权11项,其中5项授权。
2010年7月,担任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