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另解:径,为人踩出的捷径,一般是直的或最短的;庭,解为院子不妥,“说文”解为房子的中央,现代又叫庭院。段玉裁解为“直”,可引伸理解为“方正”。在一块方正的地上有若干条近路,把径庭理解成“悬殊”没有说服力。偏激与悬殊词意对不上,疑从《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句是河汉而无极中推想出来的。大有径庭的“有”解为又,大有径庭就可解为大又直,指某人说话夸大又直率,跟夸夸而谈意近,符合《逍遥游》原意。
大 径庭_大相径庭 -成语释义
章炳麟【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
【示例】清・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然与鄙见复有~者,其治小学重形体而轻声类。”
【近义词】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差地别判若鸿沟
【反义词】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相差无几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
【正音】相:不能读作“相貌”的xiàng;径庭:不能按旧读“jìngtìng”。
【辨形】径:不能写作“经”。
【辨义】“大相径庭”和“天壤之别”都有“相差很远”的意思。但“大相径庭”常含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天壤之别”仅强调差别极大。[2]
大 径庭_大相径庭 -例句用法
1、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2、然与鄙见复有大相径庭者,其治小学重形体而轻声类。(清・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
3、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大 径庭_大相径庭 -相关典故
《论语》大相径庭春秋时,楚国有一位隐士叫接舆,他“躬耕以食”,佯狂不仕,当时被人称为狂人。具《论语・微子》记载,
他曾以《风兮歌》讽刺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唐代诗人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之句。有一天,肩吾和连叔(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在一块闲谈,肩吾对连叔说:“最近,我听了楚国狂人接舆的一番言论,觉得他的话夸大而无根据,而且越说越离奇,就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又像门外的小路和堂前之地一样相距很远,真是一点也不近人情。”连叔问:“他都说了些什么呀?”肩吾说:“他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肌肤如冰雪,不吃五谷,只吸清风喝露水。他乘龙驾雾,在四海之外遨游。’我认为,这些话狂妄而不可信。”
后人将“大相迳庭”演化成“大相径庭”这句成语,本意为偏激。因为“径庭”有两者相距甚远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彼此矛盾,相距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