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茶 武夷茶-武夷茶的历史记载,武夷茶-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茶是茶叶,出至于苏轼《叶嘉传》。

武夷茶_武夷茶 -武夷茶的历史记载

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茶 武夷茶-武夷茶的历史记载,武夷茶-武夷岩茶简介
据苏轼《叶嘉传》称,武夷茶移植至建瓯遂有“北苑”之盛。北苑至今尚存一块南宋碑刻,叙述迄自太平兴国初(976年)的植茶始未。四川万源县一块立于大观三年(1109)“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的石碑,该茶当以武夷茶为渊源。陈椽教授考证:“武夷茶约在1400年前(南北朝齐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武夷茶的起源时期一定更早于此”。

武夷茶_武夷茶 -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乌龙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大红袍”最为名贵。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武夷岩茶是我国东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东南亚各地侨胞最爱饮用的茶叶品种,是著名的“侨销茶”。

武夷茶_武夷茶 -茶的冲泡方法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叶本身固有的色、香、味完美的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武夷岩茶的特性,应根据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1,泡茶器具

泡饮武夷茶最佳的用具,首重发茶性佳、传热性高,通常来说白色瓷制盖杯好。经常看到茶行老板以及专业评茶师喜用盖杯泡茶,其实这同时也表面了盖杯泡武夷岩茶最能表现出茶汤本色!盖杯有不加掩饰的效果。你泡的茶好,茶汤与香气自然流露;你用的茶品质欠佳,盖杯必然会让它丑态尽出。诗云“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说明瓷盖杯传导茶香散漫的极大功效!白色盖杯极佳。市场上看到的盖杯一般分成大、中、小三款;可依据饮茶人数,喜好灵活选择。

2,备水

品茶因水质不同,会使香气和滋味出现极大的差异。因此,水是茶之母。没有好水,便无法泡出好茶的滋味。 茶圣陆羽的《茶经》替水做了分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差。陆羽所处的时代山涧无污染,水是活的,集山地菁英的水源用来泡饮品茗,当然必有佳汤。而今,山地遭水土破坏,河水被各种污水污染了,故今人不能效法古人随意取水泡茶。同时对于取用泉水泡茶,也应留意水源是否遭到污染。 爱茶人想要学古人远赴郊野取水沏茶,机率不大。同时又碍于取得运送不便,而难以实现享用好的自然水源。目前一般取用之水为市售矿泉水,纯净水,过滤水,家用自来水几种。对于家用自来水一定要慎用,根据当地水质的实际情况选择饮用。

3,盖杯的使用

盖杯使用必须保持洁净和相当热度。可用沸水先行浇淋杯体,如同温壶般温杯,然后可将适量茶叶再放入。水沸后,水注入杯内环绕一周如打圆圈的热水冲泡茶叶,才能将每片茶滋润得宜。用盖杯,看似单纯,却要手指耐热和掌握倒水速度,只有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盖杯的使用多处都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4,置茶

双手捧赏茶碟先平摇几下,令茶叶分层后左手托住赏茶碟;右手取茶匙将面上的粗大茶叶拨到一边,先舀取细碎茶叶放进盖碗,再取粗大茶叶置其上方(目的是冲泡后细碎茶渣不易倒出)。用盖碗冲泡的武夷岩茶,其为条索形,根据茶叶的外形不同大小,淡浓的饮用习惯,置茶量为一般盖碗容量的(1/3--2/3)左右。水与干茶用量的比例一般为1/(15--20)。

5,茶叶出水时间

浸泡时间:1至3泡浸泡10――3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增加10――30秒。茶在壶里与水亲密接触,几秒或几分以后倒出来的茶汤滋味最佳,初学者用了计时器,太过公式化。提醒一下:不是每泡茶喝起来都一样才是好滋味,你和茶友品出乐趣才是好滋味,一般来说,头三泡出汤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控制在30秒内为佳。传统型岩茶焙火重的岩茶相对焙火低的清香型岩茶浸泡时间应该缩短。

从品种来分的冲泡技巧

外引品种以香为先,一般滋味较逊,久泡易出现苦涩味.出水速度可以快些,浸泡时间尽量缩短.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出其的优点。肉桂,水仙品种,本地名枞非常适合武夷山环境生长,其滋味,韵味都较好,浸泡时间可以相对更长
可以从焙火程度来分的冲泡技巧:当地品种肉桂,水仙,名枞焙火程度低,轻焙火茶浸泡时间时间可以相对长点。而焙火程度高的肉桂,水仙或者老陈茶,出水时间可以相对缩短。时间过长的话,味道浓而苦,新手一般很难接受。

不同季节的茶叶的冲泡技巧

春茶的出水时间可以相对长些,其他季节的茶,特别的冬片,应该出水快些。
具体冲泡方法,灵活多变,个体不同,多泡多喝,多练习,自然掌握。

武夷茶_武夷茶 -品茶要领

品茶要领:岩茶滋味醇厚,内涵丰富,有特殊的“岩韵”。茶树品种特征能从滋味中体现;香气或高或长,香型的多样化;品茶时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并反复几次。闻香有闻干茶香、盖香、水香、杯底香、叶底香等等;尝味时须将茶汤与口腔和舌头的各部位充分接触,并重复几次,细细感觉茶汤的醇厚度及各种特征,综合判断茶叶的特征和品位。 勤加练习闻茶香,品茶味,熟能生巧,一闻一品就知道其茶种的制法及焙火度。

武夷茶_武夷茶 -武夷茶俗

武夷茶俗是在武夷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武夷茶艺表演、喊山祭茶仪式、民间斗茶赛等。

武夷茶_武夷茶 -武夷茶艺

武夷山人不但擅长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在1990年黄贤庚为主在首届武夷岩茶节前编出一套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大大地提高了武夷茶文化的观赏艺术。其表演程序为十八道:
(1)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2)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之武夷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3)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4)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称名茶壶为孟臣。
(5)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6)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松动更快出味。
(7)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8)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的一方石刻。
(9)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0)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11)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关公以忠义闻名,而受后人敬重。
(12)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韩信足智多谋,而受世人赞赏。
(13)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4)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5)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6)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7)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18)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茶_武夷茶 -茶质鉴评

感官评茶,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和滋味进行审查评定,是确定茶叶质量好差的主要方法。
三看:一看茶叶外形特征、色泽、整碎度、匀净度及干茶香。好的岩茶外形应条索紧结重实,叶端折皱扭曲,色泽油润,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不带梗朴,不断碎。二看汤色,好的岩茶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呈橙红色,、三看叶底。叶底是泡开的叶片放在清水碗中,看其粗嫩度以及是否“绿叶红镶边”,好的岩茶叶底肥厚柔软,叶面黄亮,叶缘为红边。
三闻:武夷岩茶一般要求3次冲泡。第一泡闻岩茶香气的高低、长短、强弱、清浊以及火候。好的武夷岩茶香气清锐细长,无异味。第二泡闻岩茶的香型,好的岩茶具有其独特香型,有水蜜桃香、桂皮香、兰花香、奶油香等。第三泡闻茶香的持久程度,好的岩茶“七泡有余香”。
三晶:也叫尝滋味。一品火功:看是“足火”或是“老火”、“生青”,有无苦、涩感。二品滋味:茶汤的滋味是否鲜爽,好的岩茶,岩韵显,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特征。三品岩韵:品岩韵是品饮武夷岩茶的特色。然而,许多人却认为,这种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靠自己用心去领悟。三品中则以二品的滋味为茶叶品质好差的主要参考依据。

武夷茶_武夷茶 -武夷茶的竞争优势

武夷茶主要品种包括红茶类的正山小种和乌龙茶类的武夷岩茶。说到武夷茶进入国际市场,不得不提武夷茶的四大竞争优势:
一是品牌优,武夷山是世界双世遗保护地、中华十大名山,武夷岩茶位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大红袍”更是块金字招牌。
二是环境优,武夷山有茶叶生长的最佳地理气候条件。武夷茶园大多错落于山林之间,武夷山风景区内的连片茶园面积大都小于5亩,茶园之间树木间隔,形成良性生物链,天然防治病虫害条件良好,所产茶叶是典型的有机茶。
第三是品种优,红茶、绿茶、乌龙茶在武夷山都有优质品种,其中乌龙茶品种160多种,能焙制成不同品质风格的茶叶。四是内在品质优。加工过程是乌龙茶生产中最难的阶段,其中有一道工序叫焙火。焙火的温度越高,茶叶的香味越淳厚,但焙火的温度过高茶叶会烧焦。由于武夷茶生长环境好,种质资源好,内含矿物质含量高,能够经得起较高温度的长时间烘烤,这是其他地方茶叶所难以比拟的。
正是武夷茶的这些优势,成就了武夷茶曾经辉煌的出口历史。

武夷茶_武夷茶 -福建武夷茶出口历史

武夷茶主要品种包括红茶类的正山小种和乌龙茶类的武夷岩茶。说到武夷茶进入国际市场,不得不提武夷茶的四大竞争优势:

一是品牌优,武夷山是世界双世遗保护地、中华十大名山,武夷岩茶位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大红袍”更是块金字招牌。

二是环境优,武夷山有茶叶生长的最佳地理气候条件。武夷茶园大多错落于山林之间,武夷山风景区内的连片茶园面积大都小于5亩,茶园之间树木间隔,形成良性生物链,天然防治病虫害条件良好,所产茶叶是典型的有机茶。

第三是品种优,红茶、绿茶、乌龙茶在武夷山都有优质品种,其中乌龙茶品种160多种,能焙制成不同品质风格的茶叶。四是内在品质优。加工过程是乌龙茶生产中最难的阶段,其中有一道工序叫焙火。焙火的温度越高,茶叶的香味越淳厚,但焙火的温度过高茶叶会烧焦。由于武夷茶生长环境好,种质资源好,内含矿物质含量高,能够经得起较高温度的长时间烘烤,这是其他地方茶叶所难以比拟的。

正是武夷茶的这些优势,成就了武夷茶曾经辉煌的出口历史。

武夷茶_武夷茶 -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独到的制作工艺,使其优异内质得以外扬。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之高超是罕见的,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具有传承性,也包含着丰富的经验性。

武夷茶_武夷茶 -图书信息

基本资料

书名:武夷茶
图书编号:11198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定价:22.0
ISBN:750572098
作者:池宗宪
出版日期:2005-01-01
版次:1
开本:24开

内容简介

“茶风系列”是以一份尊敬茶的心情编写筹划的!是用最浅显的文字记述茶在多元变动因素中如何脱颖而出,并期待带给华人品饮艺术的一份清香!
品茶可以是件轻松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口味。品茶要得好滋味,贵在好茶、好水之外,还要有一颗对茶的好情,才能凝精聚神细细地由茶的实体抽离出意象,才能穿透茶的种植、制作工序找到滋味和内涵!
茶是国饮,茶香飘扬千年,你我在茶里乾坤中,有没有找到柔鲜?有没有喝了口茶而能品出她一身风情?且让“茶风系列”伴你在茶文中看得到茶的香味。

图书目录

第一章武夷茶历史风华
第二章“御茶园”的惊叹号
第三章清代茶市仍飘香
第四章武夷红茶联接东西文明
第五章武夷茶“花花”世界
第六章岩茶――黄金水的品种
第七章大红袍与四大名丛
第八章栽培的秘密花园
第九章核心竞争力――制茶工序
第十章鉴赏香、清、甘、活
第十一章 泡出岩骨花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30103/186099.html

更多阅读

胡雪岩故居简介 胡雪岩故居芝园

胡雪岩故居简介  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年),杭州人。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等战役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胡鼎盛时,除经营钱庄外,

岩茶种类 正山小种

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国家标准(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Wuyirock-essence tea GB/18745-2006)武夷岩茶的分类如下:  大红袍系列:是名枞系列的一种,但因为其知名度最高,故单独列出一个系列.  肉桂系例:武夷

武夷岩茶大红袍价格 武夷岩茶贮存有讲究

     武夷岩茶爱吸异味,更怕潮湿、高温和光照。烘烤加工的 武夷岩茶成品茶极为干燥,用手指轻轻一捻即碎,是茶叶的最佳保存湿度。茶叶贮存的最佳温度为0~10℃。气温在15℃左右保存期不能超过4个月,

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要具备的条件

一、武夷岩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武夷山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元气温度在18—18.5℃之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

声明:《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茶 武夷茶-武夷茶的历史记载,武夷茶-武夷岩茶简介》为网友羁旅长堪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