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属鲑形目,胡瓜鱼科,公鱼属。俗称:黄瓜鱼。英文名:Pond smelt 。体细长稍侧扁,头小而尖,头长大于体高。口大,前位,上、下颌及舌上均具有绒毛状齿。上颌骨后延不达眼中央的下缘,眼大。鳞大,侧线不明显。背鳍较高,其高大于体高;脂鳍末端游离呈屈指状;胸鳍小;尾柄很细,其高度仅等于眼径,尾鳍分叉很深。背部为草绿色,稍带黄色;体侧银白色;鳞片边缘有暗色小斑;各鳍为灰黑色。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基本概况
池沼公鱼池沼公鱼分布于黑龙江和图门江下游。
公鱼平时栖息于水温低、水质清晰的江口咸淡水区或者是大江的下游水域中,喜在岸边游动,当水温升高时便游向支流。4-5月份当水温达7-10℃时,由江口上溯至江的下游段,寻找底质砂砾的场所产卵,卵粘附于砂砾上。幼鱼随流而下,进入湖泊、河流中生活。公鱼主食桡足类、枝角类和甲壳类动物。
公鱼为小型鱼类,一般成鱼个体只有8-9厘米,但数量较多,在产地有一定产量。公鱼有一种清香黄瓜味,故产地居民称之为黄瓜鱼。近几年辽宁省等地的水产养殖部门已开展人工养殖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效。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生长特性
池沼公鱼一年生:池沼公鱼为一年生鱼类,少部分活到第二年、第三年。一年可达10厘米左右,一般12~15厘米。池沼公鱼每年在结冰后即产卵,产卵于湖或水库沿岸有水草或湖底有沙砾的地方。
低温性:池沼公鱼在28℃以下水域可正常生活,最适宜的温度为10℃~22℃,可适应16%以下的咸淡水,但水体温度不超过30℃,对水质污染比较敏感,对酸碱度忍耐较低,酸碱度是pH7.0~9.6,池沼公鱼食枝角类、桡足类,也食底栖昆虫。
饵料广:池沼公鱼饵料生物丰富主食浮游动物,也食底栖动物、昆虫等,仔鱼开口饵料为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幼体,也食单孢藻类。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繁殖方式
池沼公鱼池沼公鱼成鱼个体长约6-8厘米,繁殖力强,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池沼公鱼每年在解冰后即产卵,产卵于水库沿岸有水草或有沙砾的地方。卵直径0.8~1.0毫米,有油球,卵有附着膜,翻转时附于物体上。池沼公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整体可食等特点,系上等佳品,并有较高的出口创汇价值,是出口日本、韩国的主要创汇水产品。
移植增殖操作技术
1.亲鱼捕捞当亲鱼上溯产卵时,可用拦网横河拦截,也可使用张网、拦网捕捞;水下捕捞时,可用刺网捕捞。
2.亲鱼暂养捕到亲鱼,先暂养于网箱之中。网箱规格为120厘米(长)×80厘米(宽)×80厘米(深),网目大小为0.8厘米~1厘米。以竹竿作为架子,将网箱撑开成形,漂浮于水面,并用锚石将网箱加以固定。当亲鱼放入网箱后,要加上盖网。
池沼公鱼
3.人工采卵、授精采用干法授精,一般雌雄比例为1∶3,将卵子、精液采到预先备好经过消毒的器皿中,然后用鱼尾或鸡毛搅拌均匀,3分钟~5分钟之后,加入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充分搅拌,最后用清水冲洗,把脏物、多余的精液等冲洗干净,而后把受精卵集中于大盆内准备附框。人工采卵、授精要注意:暂养的亲鱼随用随捞,并在短时间内处理完;要选择性成熟好的亲鱼采卵,成熟的鱼卵呈黄色,晶莹发亮。过熟或不成熟的鱼卵,均不能使用;采卵必须掌握在暗光下进行。一般人工采卵占鱼体怀卵量的65%~85%左右,受精率70%~80%以上。
池沼公鱼4.孵化附卵片有四框式,单挂式和用棕榈片展开直接采卵。将冲洗干净带水的受精卵用勺泼浇在附卵框的棕榈片斜面,使卵附在其上,然后把上卵的棕榈片10片~20片捆成一捆放在孵化箱中孵化。孵化箱是用网目为0.8厘米的网片制成,长、宽、高分别为200厘米×80厘米×45厘米,也可用鱼种网箱代替。在孵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网箱设置地点要选择在水质清新的地方,箱间距离在10米以上;附卵框在网箱中的排列一定要侧立于水中,避免附卵面朝上;箱口要封严,防止敌害生物进箱或鸟、水鸭等啄食鱼卵;定期检查网箱情况,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值班记录。
5.受精卵运输采用汽车干运,最好用保温车,如用敞车,则在车厢底上铺上一层水泡过的稻草或棕榈片,把附卵框码在上面,再盖上一层经浸泡过的棕榈片或袋,并在其上加上一层冰块,最后用帆布加盖封车运输,气温在5℃~19℃。在运输过程中,每间隔6小时~8小时要淋水一次,这样经3~4昼夜运输,成活率可达100%;如使用火车、飞机运输,则将附卵框装在尼龙袋内,再套入纸箱中,在潮湿情况下进行运输,并间隔淋水,经过2天~3天运输,也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一般每袋1千克,按90%受精率计算,大约存活受精卵120万粒。如把附卵片装在尼龙袋内密封充氧干运,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此外,还可采用受精卵无水低温储运法,即将受精卵加水清洗,待卵膜吸水膨胀后,将卵滤干装入尼龙袋,把袋口扎紧,放在保温瓶或塑料箱内,在卵袋上垫纸,在纸上放冰块,加水量为容器容积的5%~6%,并使容器内温度严格保持在1℃~3℃。如果气温高,途中还需适量加水。当运到目的地后,要调节好鱼卵和当地水温接近时,方可将鱼卵倒出,加水搅拌,附在附卵片上入箱孵化。经2~3昼夜运输,成活率可达80%以上,孵化率可达70%以上。
池沼公鱼6.仔鱼放流增殖受精卵在孵化箱中孵化,在平均水温12℃情况下,从发眼卵至孵化出仔鱼约需7天~10天。当仔鱼孵出了3天~4天,打开孵化箱,将孵化片在水中轻轻摇动,使附着的仔鱼全部漂游入水。影响孵化率的原因是搬运、风浪冲击损伤及敌害生物吞吃鱼卵等。
初次移植,一般平均每公顷水面至少需要发眼卵3万粒,经当年秋季检查,如发现有公鱼,则第二、三年可大量引入,经二、三年引种及其自然繁殖增殖,便可形成群体产量。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相关传说
池沼公鱼民间流传,当年诸葛亮六擒孟获,孟获不服,请来笮地的乌戈国国主兀突骨,率领藤甲军连败魏延。诸葛亮无奈设计,火烧藤甲军,又心存怜悯,开一缺口,让乌戈国蛮人不致绝灭。这部分蛮兵突出,带着火焰扑进江中,存得性命,而腾腾火焰却使无数细鳞鱼丧命,浮出水面,蜀军捞起煮食,鲜美无比。此后孟获终于诚服投降,战事平息,诸葛亮心怀愧疚,遂命军中伙夫教会蛮人制做泡菜,烹调鲜鱼。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相关种类
日本公鱼(H.japonicus)产于图门江下游。与池沼公鱼的区别为体侧纵列鳞较多,脂鳞基部长小于眼径。
西太公鱼(H.nipponensis)产于鸭绿江下游。
胡瓜鱼(Osmerus mordax)
胡瓜鱼属胡瓜鱼属,产于黑龙江、图门江下游。与公鱼的主要区别为舌具大犬齿;上颌骨末端超过瞳孔后缘。口横裂,亚下位。上、下颌均具齿,腭骨齿1行,生殖季节成鱼有2行明显的舌齿。脂鳍大,与臀鳍相对。随栖息环境不同及个体生长体色变化较大。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称“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个体较大,体色鲜艳,称“江细鳞”。
冷水性鱼类,栖息于山溪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冬季在支流的深潭或大江中越冬。雌性个体4-6龄成熟,雄性个体早熟于雌性。初春解冻时即上溯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位于深潭下处(底质为砂砾、水温8-12℃)的急流中。卵沉性,卵径3.7-4.2毫米。肉食性鱼类,在大麻哈鱼生殖季节也吞食其卵。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可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其自然资源已趋枯竭。
胡瓜鱼与各种公鱼的生活习性、经济意义均相似,都有一种鲜黄瓜香味,故产地居民统称之为黄瓜鱼。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烹饪方法
家香熏鱼
家香熏鱼材料:
鲜活细鳞鱼一条(5千克左右为最佳。
调味料A:姜2片、料酒1匙、草菇老抽1大匙。
调味料B:茴香、桂皮、姜丝、葱段、红辣椒丝、草菇老抽1匙,料酒半匙,糖2大匙,水4大匙,镇江香醋1.5大匙。
做法:
1.先将细鳞鱼用清水洗净,从肚子中央破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做出的鱼更整齐对称)去鳞、鳍、鳃、内脏以及肚子内壁的黑膜。处理好后用清水洗净。鱼经处理后,先切去鱼头,劈为两片(去处黑色的鱼牙,因为这玩意听说有毒)。接着将鱼片横切成皮面1-1.5厘米厚薄均匀的块;
2.鱼块切好及时浸渍,把鱼放在调味料A中浸渍1小时后捞出沥干;
3.将浸汁后沥干的鱼块,入180℃油锅中炸3―5分钟,至鱼块坚实,呈棕色或棕褐色为止。每次鱼块投入量为油量的15%左右。待鱼块上浮后随即翻动抖散,以防鱼块粘连。炸好的鱼块,捞出沥油备用;
4.炒锅留少许油,把调味料B并倒入煮沸文火熬半个小时,再将鱼块下锅,以小火熬至5分钟左右,捞出沥汤装盘即可。
特点:此菜呈酱红褐色,富有光泽。鱼肉组织紧密,软硬适度,香味浓郁,甜美可口,咸淡适中。
池沼公鱼_池沼公鱼 -参考资料
http://iyoke.bokee.com/viewdiary.14079360.html
http://www.oldfisher.com/show.asp?id=24659
http://pn.fj.cn/ki/list.asp?id=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