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沿革 江浙 江浙-历史沿革,江浙-地理环境

江浙,也称作江浙地区,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包括江苏、浙江两省。在古代,狭义上的江浙地区指长江和钱塘江之间的地区[2]。由于苏南文化和浙江文化都是从吴越文化衍生而来,现实文化性格也比较相近,所以人们把江苏和浙江合而为“江浙”。江浙地区有明孝陵、南京夫子庙、中山陵、西湖、拙政园、普陀山等旅游景点。

江浙_江浙 -历史沿革

江浙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同一政区管辖。
秦时属于会稽郡(治吴县)和鄣郡(汉时改为丹阳郡),后因人口增长,至东汉时将原会稽郡析置为吴郡和会稽郡,分别治吴(苏州)和山阴(绍兴)。
东吴时又置吴兴郡(治今湖州)。至此,吴郡、会稽郡和吴兴郡合称“三吴”。
贞观时分天下为十道,江浙划归江南道。
开元年间因江南道辖区过于庞大,划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以及黔中道,江浙与福建地区同属江南东道。
五代十国是吴越国统治两浙地区。
宋灭吴越后夷吴越国为两浙路,南宋时曾分置为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
蒙元时期,置江浙行省。
明朝时,江浙行省的苏南皖南部分划属南直隶,余下各府置浙江省。
如今的江浙地区泛指江苏和浙江两省统称。

江浙_江浙 -地理环境

燕赵尚武,吴越尚文,这是历史传统,也是现实性格。吴越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沟渠纵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吴越文化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在不断的战乱中变得更加融合,初步形成了吴越文化,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东南沿海区域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处于相对安定的吴越之地,吸引了大批人才,苏浙一带的大学问家、大藏书家、大文豪、大科学家、大商人层出不穷,形成了能人云集、文教日盛的壮观景象,江浙人也有了人文昌盛的美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江浙人聪明,得益于境内广袤的水域。在这一点上,江浙人与湖北人一样,得益于上天的恩赐。
水在江浙人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长江、钱塘江横穿苏浙境内,太湖从古代的海湾形成天然湖泊,吴县、杭州、苏州、无锡、湖州等地同属太湖地区。这个地区还有许多自然泄水大河。星罗棋布的湖泊、港湾,为苏浙一带提供了灌溉之便、舟楫之利,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水文化开发了吴越人民的智慧,养成了他们的开拓精神。早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老话,盛赞了吴越经济。还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现成为苏浙以水为特色的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苏浙以其古朴幽静的园林和风月无边的太湖著称,杭州则以仙女般美丽的西湖而闻名。以水为中心,在苏浙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水与山不同,山是刚毅的,尤其是北方的山;水是阴柔的,尤其是南方的水。山是阳性的,水是阴性的;山是尚武的,水是崇智的。 有水就有灵性。我们在形容一个人漂亮的时候,总是喜欢用长得水灵来形容。有水,苏浙女人才可如花似玉,江浙人脾气就不像北方人那样刚烈。水,不仅仅是自然的,它更是文化的。江浙人有其独特的性格魅力:他们温文尔雅、机智敏捷、富于思考,昌盛人文、精明强干。他们崇拜的是智慧,是灵气;他们不相信蛮力,而是凭脑子吃饭,依靠智慧出谋划策去谋生、去发展。

江浙_江浙 -行政区划

狭义的江浙地区区划是指长江和钱塘江之间的地区。
一般意义上讲的江浙地区的区划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两个省份的行政区域。

江浙_江浙 -经济

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江浙两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改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但总体上浙江增长的速度更快,省区排名前进步伐跨得更大。不过,江浙两省的差异也很鲜明。早期来说,江苏是乡镇、村组为主兴办实业,浙江是家庭或亲朋合伙为主搞“前店后厂”,前者属于集体经济,后者属于个私经济。尽管那时的浙江也不乏集体经济,江苏也有家庭工业性质的“耿车模式”。但总体上,提到江苏,就是苏南模式;提到浙江,往往仅讲温州模式。如此情形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着实与两省的人文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有所区分的行政特点又加剧了这一差异。如今的长三角,上海以总部经济见长,北翼的江苏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南翼的浙江内生型发展特点突出。
2013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59162亿元。人均GDP达746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2047美元
2013年,浙江省全年生产总值(GDP)3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亿元,分别增长0.4%、8.4%和8.7%。人均GDP为684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055美元),增长7.8%。

农业

2013年,江浙地区农业园区从村级、镇级园区到市级园区,再到省级园区乃至国家级园区比比皆是。他们借助农业园区这个平台,整合农业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无锡市锡山区在发展农业园区中,通过土地集中流转,运用“农业园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形成七大现代农业园区和60个村级农业园区,全区园区农业面积现已达到7.36万亩,占可种养面积35.2%,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3家。在园区投入机制上,他们积极探索多种运营模式,概括起来有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公司管理、企业经营)、工商资本主导型(政府指导、以工投农、企业建设、科技引领)、社会资本主导型(政府引导、业主建园、产销一体、专业经营)、合作经济主导型(政府扶持、农民合作、协会管理、共同富裕)等四种模式,其中采用工商资本主导型和社会资本主导型的居多。如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民营企业传化集团负责运营,没有设立园区管委会,而是成立浙江传化江南大地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投资和运作主体,实行完全的企业化运作,并把传化集团的先进企业理论、企业文化导入园区,政府则在前期建设中给予一定的项目和政策扶持,把企业“扶上马、送一程”。截至2012年底,该园区直接服务基地99.7万亩,实现种植业产值50.5亿元,间接带动农业产值211亿元;直接带动种养户就业6.7万人,培训农民5.6万人次,由最开始的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江浙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倾斜来建园区、壮龙头、抓大户,扶持他们发展壮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让他们去带动农户,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已成为他们的普遍共识。张家港市从2006年开始由市镇两级财政对种植水稻100亩以上,蔬菜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给予奖励,对流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每亩每年补贴300元,该政策一定10年,短短三年流出土地形成规模经营15万亩,累计达22万亩。锡山区由区财政出资完善以园区道路、水电、排污、通讯、绿化、景观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技术、测试、中介等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服务、财政资金就补助谁”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以直接补贴、定额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根据建设的规模、进度、水平给予园区相应的扶持和补助。该区投资2.5亿元建设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博览园,汇聚了农产品展示、农产品交易、研发基地、吴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展示、旅游休闲等五大功能,使之成为了现代农业的先导区、示范区。

工业

江浙地区的相城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以澄阳产业园为切入点,当初规划的11.7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满项目。2006年6月新启动漕湖产业园,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33平方公里。慈溪经济开发区于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2003年规划建设杭州湾新区,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杭州湾新区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面积2平方公里,同年9月被宁波市委、市政府设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义乌经济开发区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10.6平方公里,正在高起点编制20平方公里的四期规划。
江浙地区的相城经济开发区按照“绿色、环保、现代产业园”要求,确立了把漕湖产业园打造成“科技型、生态型、创新型”综合性园区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和研发、商务服务、休闲度假等新兴服务业。慈溪经济开发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培育汽车整车制造及其关键零部件、智能家电和电子信息、差别式化纤和新材料、重大装备和医疗器械、新型能源和环保设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义乌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转型、优化、提升、创新”工作方针,大力实施“扩容升级”、“优质项目”、“集约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产业提升的平台、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总部经济的载体。[11]

民间投资

2000年全国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94%,浙江、江苏则分别达到58.72%、44.54%;同期全国GDP增长率为8%,浙江和江苏则分别高达11%、10.6%。但整个“九五”时期江浙地区民间投资增长幅度却低于国有投资。从1996年至2000年,浙江、江苏国有经济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4.3%、17.7%,但民间投资年均增长率仅分别为7%、4%。浙江、江苏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出现下降趋势,2000年分别比1995年低4.5%、9.22%,GDP增长率也分别比1995年下降了5.7%、4.8%。民间投资增长回落已经成为影响江浙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江浙地区居民储蓄却不断高速增长。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看,浙江、江苏在1996年曾分别达到76.14%、81.61%,2000年下降到了74.3%、71.04%。

江浙_江浙 -文化传统

文化渊源
江浙地区属于江南吴越文化圈。燕赵尚武,吴越尚文。吴越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沟渠纵横,自然条件为吴越文化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在不断的战乱中变得更加融合,初步形成了吴越文化,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东南沿海区域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处于相对安定的吴越之地,吸引了大批人才,江浙一带的大学问家、大藏书家、大文豪、大科学家、大商人等。
吴语是江浙地区通用语言。江浙地区江浙民风细腻,手工业发达,拥有大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文化和浙江文化都是从吴越文化衍生而来,现实文化性格也比较相近,所以人们把江苏和浙江合而为“江浙”
文化传统
重文传统铸就了江浙人的文化性格,提高了江浙人的文化素质,为江浙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动力。现在人们都注意到,长江三角洲比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更具后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江浙人的重文传统。
经过历史积淀,江浙人养成了重商轻农的传统。他们乐于经商,善于经商,而且目光远大,常常从一些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去赚别人包中的钱。他们办实业,重视教育,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江浙地区成为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最富裕的区域。
文化符号
江苏文化符号:民国建筑、总统府、《二泉映月》、东海水晶、中
山陵、蓝印花布、苏州评弹、扬州漆艺、苏州古城、夫子庙、南京长江大桥、《茉莉花》、明故宫、华西村、大报恩寺、桃花坞年画、扬州评话、南京金箔、吴歌、江南丝竹。
浙江文化符号:绍兴莲花落、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杭州摊簧、湖州三跳、湖州琴书、平湖钹子书、嘉善宣卷、金华道情、兰溪摊簧、青田鼓词、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唱新闻、龙游道情、绍兴平湖调、绍兴宣卷、绍兴摊簧、临海词调、温州鼓词、温州莲花、翁洲走书。
文化传说
梁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等建筑。此外,梁祝传说还流传到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
据梁祝传说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学、婚恋的独特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口头文学”起源于镇江,并以镇江为中心逐步形成相关的“文化空间”。历代有关白蛇传的传说或话本中一些地名如“针子桥”、“五条巷”、“金山寺”等都为镇江所实有。“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等早已成为镇江独有的与《白蛇传》相关的风物遗存。

江浙_江浙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江浙地区典型矿床有遂昌银坑山、天台大岭口、南京栖霞山等,主要矿床类型为陆相火山岩系中的矿床。
水资源
根据2003年浙江省和江苏省对主要河段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质几乎全线为IV类至劣于V类。太湖湖体CODMn为III类,TN为Ⅳ类,TP平均劣于Ⅴ类。

江浙_江浙 -历史名人

苏浙地区历来是中国人才辈出的地方,古代有陶渊明、谢灵运、刘勰、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祖冲之等名人学士。近代的有周恩来、鲁迅、周作人、蔡元培、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竺可桢、严济慈、茅盾、叶圣陶、范文澜、朱宣咸、薛暮桥、孙冶方、茅于轼等等。
在科举制度盛行之时,吴越地区重视教育,有着浓厚的习文风气,通过科举考试跃龙门的人数不胜数。如从1598年到1706年,108年时间经历了明清两代共产生了39名状元,其中江苏、浙江人为32名,占总数的82%。
重文传统铸就了江浙人的文化性格,提高了江浙人的文化素质,为苏浙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动力。现在人们都注意到,长江三角洲比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更具后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江浙人的重文传统。

江浙_江浙 -现状

经过历史积淀,江浙人养成了重商轻农的传统。他们乐于经商,善于经商,而且目光远大,常常从一些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去赚别人包中的钱。他们办实业,重视教育,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苏浙地区成为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最富裕的区域。宁波商帮对中国工商业的振兴功不可没;荣氏家族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贡献很大;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标志。

江浙_江浙 -风景名胜

【江苏】

.......常州地区景点.......


天宁寺大殿

天宁寺

中华恐龙园
.......连云港地区景点.......
花果山风景区

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

.......南京地区景点.......
白马石刻公园

长江大桥及长江游览线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航空烈士公墓

红楼艺文苑

孔雀自然博物馆

灵谷桂园

梅花山


栖霞寺钟楼

明孝陵

南京夫子庙

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总统府

栖霞山

汤山风景区

头陀岭

玄武湖公园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沿革 江浙 江浙-历史沿革,江浙-地理环境

阅江楼

瞻园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

中山陵

钟山

紫霞湖公园
.......南通地区景点.......
江海风情园

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
.......苏州地区景点.......
东山


周庄

枫桥

虎丘

锦溪

静思园

昆山

留园

木渎

盘门景区

沙家滨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十全街

石公山

苏州乐园

苏州狮子林

苏州拙政园

太湖三山岛

太湖西山

太湖游览区

同里古镇

网师园

玄妙观

周庄
.......无锡地区景点.......
蠡湖

蠡湖公园

灵谷洞

灵山胜境

善卷风景区

太湖鼋头渚

无锡锡惠公园

薛家花园

宜兴竹海

张公洞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徐州地区景点.......
淮海战役纪念塔

徐州市区导游图

云龙山
.......扬州地区景点.......
大明寺

个园

瘦西湖

扬州何园
.......镇江地区景点.......
宝华山

焦山

金山公园

茅山

磨盘山
【浙江】

是旅游景点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双龙、仙都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列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5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1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完善,浙江已逐步建立了一个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旅游网络,形成了东、西、南、北4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即浙东水乡佛国游、浙西名山名水游、浙南奇山秀水游和浙北丝绸古镇游。


杭州西湖

……浙东水乡佛国游……

从杭州向东而行,途经古城绍兴、港口城市宁波、海岛城市舟山。沿途有中国最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景色优美,民风民俗独具特色。可以观赏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等历史文化古迹,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嵊泗列岛风景区的海滨浴场,是夏日游人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
……浙西名山名水游……

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条旅游线与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连接,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游客既能观赏到“三江”两岸奇秀的山川、千岛湖千姿百态的景色,又能领略瑶琳仙境、灵山幻境等神奇的洞景,还有新开发的富阳古法造纸、桐庐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梅峰观岛等景点和旅游项目。
……浙南奇山秀水游……

从杭州向南而行,直至温州。沿途可观赏位于温州乐清市境内、以奇石叠嶂和飞瀑流泉闻名于世雁荡山,两岸峰峦叠秀、清流见底的楠溪江,以及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天台山。金华至温州铁路全线开通后极大地改善了浙南旅游的交通条件。沿线可观赏的胜景主要有金华双龙洞、缙云仙都山、东阳横店影视城、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等。
……浙北丝绸古镇游……

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水网交织,阡陌纵横,京杭大运河贯穿其间,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南浔古镇、西塘水乡、织里蚕村、南湖风光都是知名的旅游胜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更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游者。

江浙_江浙 -特产

江浙地区的特产有常州梳篦、宿迁黄狗猪头肉、泰州三麻、南京板鸭、连云港的玻璃工艺制品、苏州的碧螺春茶、嘉兴肉粽、杭州西湖龙井、金华火腿、缙云烧饼、义乌蜜枣、临安山核桃、东坞山豆腐皮、萧山鸡、六月红河蟹、新昌小京生花生、新昌春饼、绍兴黄酒、绍兴茴香豆、黄岩蜜橘、奉化芋艿头、奉化水蜜桃、邱隘雪菜、宁波汤圆、三门青蟹、宁波红膏炝蟹、楼茂记香干、宁波臭冬瓜、永康鹅肥肝、杭州炖菜、富春江鲥鱼、杭州塘栖枇杷、绍兴梅干菜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20103/18377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沿革 江浙 江浙-历史沿革,江浙-地理环境》为网友莪卜怕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