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疾病预防与治疗 输卵管癌 输卵管癌-疾病概述,输卵管癌-治疗和预防

输卵管癌常发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输卵管结核的妇女中,发病年龄以50岁前后多见。分为两种情形:发生在输卵管者,称原发性输卵管癌,但大多数的输卵管癌是继发于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之后,又称继发性输卵管癌。输卵管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外阴癌、阴道癌之后,居末位。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疾病概述


输卵管癌原发性输卵管癌是稀少的。这种癌症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0~60岁。危险因素尚未很好地确定,然而,慢性输卵管炎或其他炎症疾病(如结核)可能是病因.病人可有一段长远的不孕史。95%以上的输卵管癌为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少数是肉瘤。其扩散方式与卵巢癌相似,输卵管癌可直接延伸播散,或通过淋巴管,分期与卵巢癌相似症状。

大多数病人表现为一侧附件肿块或含糊的腹部或盆腔的主诉,如腹部不适,膨胀或疼痛。少于1/3的病人表现为输卵管积水溢出---盆腔疼痛,大量水样排泄物与附件肿块三联征。


输卵管癌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妇科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这种肿瘤还非常“隐蔽”,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术前正确诊断率仅为2%~6%,很易“漏网”。

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俟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块。其中,阴道流液是该病最为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据临床观察,其发生率为63.3%~83.3%。病之初,阴道流液并不起眼,往往被患者忽略。因为流液有时为阵发性,时有时无,更使一些人掉以轻心,甚至被不少患者误认为是妇科炎症。

原发性输卵管癌一旦形成包块,表明已发展到中晚期,而且还易被误认为卵巢癌,甚至有不少患者到开腹手术时才能定论,真正做到及时诊断是比较困难的。但有病于内必形于外,病患总会留有蛛丝马迹的。如果出现阴道流液,就应及时收集,并将收集的液体做细胞学检查,当然也可做腹腔镜检查、B超检查或CT检查,如再配合CA125等项检查,就更有可能尽早确诊。此外,当中老年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时,也应提高警惕。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出血,并经阴道流出,开始出血量不多。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输卵管癌组织便长大或广泛转移,还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以及引导流出恶臭色浊的液体。

输卵管癌症状输卵管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所有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大约只占5%,发生的年龄大多在40-60岁之间。典型的输卵管癌有“三联症”。

1、阴道流液或流血。这是输卵管癌比较特殊的症状。病人每天都有大量黄水从阴道流出,有时还带血性或粉红色液体流出。

2、腹痛。由于输卵管伞端阻塞、管内压升高、蠕动增加,病人可出现下腹部钝痛或一阵阵绞痛。

3、腹部肿块。由于输卵管内肿瘤增大,或并发输卵管积水,因此病人在行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到有长形输卵管肿大。


输卵管癌以上的“三联症”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很多病人在早期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此外,有些病人还可并发腹水、不育、消瘦等症状,但这些都不是输卵管癌的特有症状。应该引起警惕的最主要症状是阴道流液。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液就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阵发性阴道流液警惕输卵管癌输卵管癌常发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输卵管结核的妇女中,发病年龄以50岁前后多见。发生在输卵管者,称原发性输卵管癌,但大多数的输卵管癌是继发于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之后,又称继发性输卵管癌。

原发性输卵管癌症状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块。其中,阴道流液是该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发生率为63%-83%。病之初,阴道流液并不起眼,往往被患者忽略。因为流液有时为阵发性,时有时无,更使一些人掉以轻心,甚至不少病人误认为是妇科炎症。因此,原发性输卵管癌较难早期诊断,术前正确诊断仅为2%-6%,十分容易“漏网”。

输卵管癌典型症状输卵管癌典型症状-阵发性流黄水或淡血水,是因为输卵管的收缩,将积聚在管内的液体向子宫及阴道排出,排液可伴有下腹痛或腰酸。所以,凡是出现阴道流液,特别是绝经后的流液,一定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可将收集流出的液体做细胞学检查,再结合腹腔镜、B超或CT等检查,尽早确诊。原发性输卵管一旦形成包块,表明已发展到中晚期,进一步还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以及流出恶臭色浊的液体等,此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治疗和预防

输卵管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的方法:

1.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者肿瘤大块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对于盆腔内一切转移和种植的病变尽可能全部切除。

2.化疗治疗多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3.放射治疗。

输卵管癌的预防方法主要是:

1、积极彻底地治疗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

2、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及经期卫生,预防慢性感染。

【专家分析】输卵管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输卵管癌

对于输卵管癌的治疗有的时候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手术治疗法是主要的治疗的手段,手术可以大限度的切除原发癌的病变的组织。手术后要对病变的组织进行活检。

2、化疗治疗输卵管癌

化疗治疗输卵管癌它是一个辅助的治疗方法,在病情晚期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治疗,该化疗方法和用药的方法和卵巢癌的治疗有些相似。

3、放疗治疗输卵管癌

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所以在放疗治疗中所用的技术和药品的剂量上也存在差异,临床上对放疗治疗输卵管癌的效果还没有具体的定论。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病理病因

性疾病预防与治疗 输卵管癌 输卵管癌-疾病概述,输卵管癌-治疗和预防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的管状器官,全长约7cm―13cm,女性输卵管直径约0.5cm。输卵管位于子宫底的两侧,子宫阔


输卵管癌韧带的上缘内,其输卵管内端与子宫底的外侧角相连,外端到达卵巢的上方,游离子腹腔内。每侧输卵管有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于子宫腔,另一个开口于腹膜腔。输卵管常因阴道、子宫的上行感染或腹膜腔的炎症而受累。运送卵子的重任就在输卵管身上,输卵管中部的管腔较宽畅,是卵子和精子结合的地方。解剖学上把输卵管分为四个部分,间质部、狭部、壶腹部、伞部。而输卵管的常见疾病为输卵管粘连造成梗阻导致不孕。发生在输卵管者称原发性输卵管癌。

大多数输卵管癌继发于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后,又称继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常发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输卵管结核的妇女,发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5%-1.8%。好发年龄为40-60岁,2/3病例发生在绝经后,1/3发生在更年期。其病因迄今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输卵管癌发病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因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诊断困难,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21%-44%左右。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病理改变


输卵管癌输卵管癌约70%发生于壶腹部,30%位于峡部。近端癌易累及子宫,而远端癌则易向卵巢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群扩散。病变输卵管明显增粗,往往只有在切开管腔后,才能排除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脓肿。但输卵管癌的浆膜面常光滑而无粘连。病变管腔内通常充满乳头状或实性的肿瘤组织,从而使管径增粗,半数病例伞端仍开放。双侧性输卵管癌相对来说是常见的,其原因不明。某种共同的致癌因素可能引起肿瘤在双侧输卵管内多中心性长,或者是由于一侧输卵管向另一侧输卵管逆行性的淋巴道扩散。双侧性输卵管癌在0~Ⅱ期病人仅占7%,而Ⅲ~N期病人可达3%,说明转移可能是双侧性癌的主要原因。

镜检:原发性输卵管癌绝大多数是浆液性腺癌。偶尔也可出现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鳞状上皮癌和移行上皮癌。腺棘癌和腺鳞癌是指在腺癌中分别出现良性或恶性鳞状上皮。输卵管绒毛膜上皮癌,可在输卵管妊娠或宫内妊娠的基础上发生,文献中大约有30例报告。输卵管浆液性腺癌镜下为腺泡状、乳头状或髓样癌结构,多种结构成分的混合十分常见。上皮细胞拥挤堆积伴核明显的多形性,核染色质增加和核分裂相几乎见于所有病例。有时可见正常输卵管上皮向肿瘤性上皮的移行过渡。肿瘤细胞的粘液分泌通常不明显,但偶尔瘤细胞可有粘液分泌。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对预后影响不大,但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密切。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诱发原因

根据对大量病例的观察证明,其发病率与以下因素有关:


输卵管1、年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生育阶段的妇女,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少部分特殊类型的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幼年女性。

2、生育:部分妇科肿瘤的发生与生育有关,其发病与过早分娩、密产、多产等生育因素有关。

3、性卫生:不洁的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输卵管炎症等。它们成为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及输卵管癌的重要发病因素。

4、内分泌:女性生殖器官是女性激素的主要靶器官,其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密切相关。现在有些女性不经医生指导,私自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补品及一些美容美肤用品,刻意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体内雌激素水平。而长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输卵管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5、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尤其是大量吸烟,可能是诱发宫颈癌和输卵管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吸烟妇女患本病的风险较不吸烟妇女增加2倍。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发病多见于50~70岁,患者平均就诊年龄为55~60岁。
不育史
患者中有不育史的占33%~60%。
症状
(1)阴道排液:阴道流水是输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状,排出的液体为淡黄色或血水样稀液,量多少不一,排液一般无气味,但个别有恶臭。如肿瘤有坏死出血,则液体呈血性水样。
(2)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亦是常见症状之一,出血与排液可解释为同一来源,当肿瘤坏死侵破血管,血液可流入子宫经阴道排出。
(3)腹痛:大约半数患者有下腹部疼痛,一般不重,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间断性钝痛或绞痛。
(4)下腹或盆腔包块:仅有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部触及包块,而以腹块为主诉者更属少数。
(5)其他:由于病情发展,肿块长大,压迫附近器官或广泛转移的结果,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的症状,以至恶液质,均为晚期的表现。
体征
(1)盆腔检查:由于输卵管癌多合并炎症粘连,盆腔检查时常与附件炎性肿物相似。肿物可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位于子宫一侧或后方,有的深陷于子宫直肠窝内,多数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
(2)腹水:较少见。腹水发生率为10%左右。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疾病分类


输卵管癌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病原因与输卵管细菌、病毒感染,输卵管积水、积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形支原体等感染有关。对该类疾病宜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对输卵管的恶性刺激。同时,要预防为主,重视个人卫生,加强经期防护,洁身自爱,拒绝多个性伙伴,避免性病传播。

输卵管肿瘤输卵管良性肿瘤输卵管肿瘤输卵管良性肿瘤少见,来源于副中肾管或中肾管。凡可发生在子宫内的肿瘤均可发生在输卵管内,故种类很多。其中腺瘤样瘤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畸胎瘤等均罕见。由于肿瘤体积小,无症状。术前难以诊断,预后良好。

输卵管恶性肿瘤分类

输卵管恶性肿瘤有原发和继发两种。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癌,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多继发于卵巢癌,次为子宫内膜癌,也可来自对侧输卵管或乳腺、胃肠道的癌肿。Finn等报告33例转移性输卵管癌,原发癌分别在卵巢(20/33)、子宫(11/33)、对侧输卵管(1/33)及直肠(1/33)。但子宫颈癌很少转移至输卵管。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典型症状


输卵管癌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块。其中,阴道流液是该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发生率为63%~83%。病之初,阴道流液并不起眼,往往被患者忽略。因为流液有时为阵发性,时有时无,更使一些人掉以轻心,甚至不少病人误认为是妇科炎症。因此,原发性输卵管癌较难早期诊断,术前正确诊断仅为2%~6%,十分容易“漏网”。

输卵管癌典型症状:阵发性流黄水或淡血水,是因为输卵管的收缩,将积聚在管内的液体向子宫及阴道排出,排液可伴有下腹痛或腰酸。所以,凡是出现阴道流液,特别是绝经后的流液,一定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可将收集流出的液体做细胞学检查,再结合腹腔镜、B超或CT等检查,尽早确诊。原发性输卵管一旦形成包块,表明已发展到中晚期,进一步还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以及流出恶臭色浊的液体等,此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早期以手术切除较为理想,术后再行根治性化疗或辅以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88%以上。当然,也可采用综合性手段,配合生物、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等。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临床表现


手术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称输卵管癌“三联症”。

1.阴道排液最常见。排液是输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状,为浆液性黄水,量多少不一,呈间歇性,有时为血水样稀液。一般无气味,但个别有恶臭。

2.腹痛大约半数患者有下腹部疼痛,多发生于患侧,为钝痛,一般不重,以后逐渐加剧呈痉挛性绞痛。

3.下腹或盆腔包块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扪及肿块。

4.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亦是常见症状之一,出血为肿瘤坏死侵破血管,血液流入子宫经阴道排出。

5.腹水较少见,呈淡黄色,有时呈血性。

6.其他:晚期肿块压迫附近器官或广泛转移,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的症状。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疾病检查

由于原发性输卵管癌少见,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因此常被忽视以致延误诊断,目前术前正确诊断率达30%


疾病检查左右。临床上常把阴道排液及阴道流血、腹痛、盆腔肿块称作输卵管癌“三联症”。对围绝经期妇女有上述症状时应考虑到输卵管癌的可能性。常用于确诊的检查方法有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B超及CT检查等。

(一)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脱落的输卵管癌细胞可随排液由输卵管、宫腔到达阴道。因此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可阳性。当该项检查阳性时应首先排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二)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活检

宫颈、宫腔及输卵管的癌瘤,都可引起阴道排液增多,阴道脱落细胞学阳性。因此需宫腔探查及分段刮宫以明确诊断。若阴道脱落细胞学阳性,而分段刮宫病理阴性,则应考虑到输卵管癌的可能。若子宫内膜活检阳性时,除子宫内膜癌外也应考虑到输卵管癌宫腔转移的可能。

(三)B超、CT检查及mri检查

B超、CT检查及mri检查是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可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性质(如囊性或实性)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但很少可以提示输卵管来源。

(四)阴道细胞学检查

阴道细胞学1级:基本正常。特征:细胞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阴道细胞学2级:有轻至中度核异质细胞,但属良性病变范围。阴道细胞学3级:有可疑癌细胞。阴道细胞学4级:有癌细胞,但不够典型。或有极少数典型癌细胞,需进一步证实。阴道细胞学5级:有癌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特征明确且数目的较多。

由于输卵管与宫腔相通,涂片中找到癌细胞的机会也较卵巢癌高。

(五)分段诊断性刮宫: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者,经分段诊刮,除外宫颈及子宫内膜病变,有助于输卵管癌的诊断。

(六)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增粗,外观如输卵管积水,有时可见到赘生物。

(七)血清cal25测定: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鉴别诊断


检查1、输卵管上皮良性增生和原位癌的鉴别:典型的输卵管腺癌很容易诊断,但输卵管上皮早期癌变和良性瘤样增生之间的鉴别有时十分困难。以往有人认为输卵管上皮细胞核的拥挤、堆积、复层化和异型改变即为原位癌,但有人指出,18.5%输卵管切除标本,局部区域均可见上述良性增生性改变。常同时伴有输卵管炎症,但少数基本正常的输卵管上皮也可出现这类改变。有时部分区域的上皮乳头状增生类似于乳腺管内乳头状瘤病的结核,可有乳头搭桥、腺管形成和胞浆嗜酸性变等情况。由于上述各类病变与慢性输卵管炎和输卵管结核关系密切,因此只有当出现大量乳头、核分裂相和明显的核异型性时,才应考虑为原位癌。

2、原发性输卵管癌和转移癌的区别:
(1)肿瘤明确发生于输卵管粘膜;
(2)组织学类型似于输卵管上皮;
(3)有良性输卵管上皮向恶性上皮移行的证据;
(4)卵巢和子宫正常,或者其肿瘤常常小于输卵管肿瘤,且倾向于多发瘤灶。

输卵管癌_输卵管癌 -诊断依据

典型的输卵管癌有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症状,称输卵管癌“三联症”。


输卵管癌1、阴道流液或流血。这是输卵管癌比较特殊的症状。病人每天都或多或少有浆液性黄水从阴道流出,有时还带血性或粉红色呈间歇性,一般无臭味。当癌灶坏死或浸润血管时,可出现阴道流血。

2、腹痛。多发生于患侧,由于输卵管伞端阻塞、管内压升高、蠕动增加,病人可出现下腹部钝痛,以后逐渐加剧而呈痉挛性绞痛。当阴道排出水样或血样液体后,疼痛常随之缓解。50%病人可出现下腹疼痛,常发生在患侧。开始为患侧下腹持续性隐痛或沉重感,以后逐渐加剧,发展为间歇性痉挛性绞痛。在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腹痛得以缓解。

3、腹部肿块。由于输卵管内肿瘤增大,或并发输卵管积水,因此病人在行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到有长形输卵管肿大,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癌肿生长引起输卵管管腔扩张而形成肿块,妇检于子宫了一侧可及肿块,大小不一,小者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20103/183520.html

更多阅读

宫颈癌前病变CIN 的预防与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cin1

现将本人3.8节的健康讲座发表,给大家提供参考宫颈癌前病变(CIN)的预防与治疗一、一些现实的数据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第一是乳腺癌)。每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约为50万左右(我国占1/3,1

病毒性疱疹咽炎的预防与治疗 治疗病毒性疱疹

病毒性疱疹咽炎的预防与治疗概述:什么是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多在咽部口腔粘膜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疱疹也可发生于角膜及外生殖器。症状:病变为上皮细胞水肿膨胀使表皮的棘细胞层隆起形成水疱内含大量多

蚕豆病的预防与治疗.2013.01.19 蚕豆病能打预防针吗

蚕豆病的预防与治疗什么是蚕豆病?长沙市中心医院王王曼知医师介绍,蚕豆病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名胡豆黄,蚕豆黄。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

红眼病的预防与治疗 红眼病如何治疗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从病原上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感染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又各具特征。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眼表疾病,全年都有散发,春末夏初是高发季节,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治疗工作是必要的。一.红眼病

声明:《性疾病预防与治疗 输卵管癌 输卵管癌-疾病概述,输卵管癌-治疗和预防》为网友蝕苌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