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广传媒集团(简称“北广传媒”,英文缩写BAMC)是北京地区一家大型传媒文化企业,隶属北京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成立于2001年5月28日,其前身为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北广传媒的成立,是北京广播影视业集团化、产业化改革的重要成果。
北广传媒_北广传媒 -集团简介
北广传媒
北广传媒集团(简称“北广传媒”)是北京地区一家大型传媒文化企业,隶属北京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成立于2001年5月28日,其前身为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北广传媒的成立,是北京广播影视业集团化、产业化改革的重要成果。
北广传媒_北广传媒 -战略定位
北广传媒集团的战略定位:通过搭建地面数字播出与有线网络传输两个网络运营平台、形成内容集成与服务集成两项核心业务集成,成为专注于细分市场上一流的网络和平台运营商,并迅速发展为一个媒体主业形态突出、产业链条完整、跨地域拓展、国际化程度较高、汇聚一批国内知名媒体品牌的大型媒体产业集团。
北广传媒_北广传媒 -业务集群
北广传媒
1、有线网络传输及增值业务集群:
包括以歌华有线的有线网络资源为基础的网络传输及增值业务。歌华有线成功上市并率先在全国实现一市一网,为北广传媒信源传输网络化、数据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城区双向网改造已基本完成,覆盖用户330万,注册收费用户286万户,形成64套数字电视节目传输的能力。歌华有线还利用技术创新,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在宽带增值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宽带接入用户已超过2万户。在银行代收体系、客户服务体系、网络管理体系等方面建设,也为数字电视的全面运营创造了良好的服务平台。通过基础网络的建设和双向改造,预计到2008年,可传输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将达到100套,同时还可提供相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宽带接入以及数据传输等增值业务。
数字电视作为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结合点,将为北京提供一条最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北京最重要的“信息服务平台”,到2008年,数字广播电视用户将达到300万。北广传媒目前拥有付费频道23个,已经开播22个,其中自办12个,集成11个。与中央电台、天津电视台等4家单位合作组建了鼎视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中央节目平台的开办主体,于2005年8月通过了总局的各项验收。
2、无线网络传输及新媒体业务集群:
建成覆盖北京六环路以内的数字移动单频网络,并形成基于该地面数字移动网络运营平台上的新媒体业务,包括以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手机电视等。移动电视已经完成第一批5000公交车的安装,日覆盖受众400万人;出租车移动电视已签约近3万辆出租车,实际已安装5000辆车;楼宇电视已在医院、银行、政府机构等场所安装5000个视频终端,初步形成跨行业、覆盖市区重点区域公共场所的规模化联播网,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将达到1万个终端的安装规模;地铁电视已经开始在13号线一列车试播,年内将实施地铁1、2号线、城铁13号线和八通线的地铁电视系统建设;手机电视业务也正在积极筹备中,年底前完成试商用工作。
到2008年,北广传媒将形成涵盖公交移动电视、出租车移动电视、地铁移动电视、小轿车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和手持终端相结合的北京移动电视传输网络平台。
3、内容生产集群。
包括以紫禁城、中北、北艺、北广传媒影视公司为组成部分的内容生产业务。北广传媒充分利用已有的节目资源优势和制作优势,改革现有内容制作体制,提升内容制作的产业化水平和盈利水平,充分研究市场需求,扩大内容产品的制作范围,面向多平台、多通路,提供依据媒体形态定制的节目内容。北广传媒将加快与国内宽带网运营商的合作步伐,开发多种类的视音频产品,为各类数字媒体平台和户外媒体平台提供内容产品,稳步扩大市场份额。
4、相关文化业务集群。
包括以歌华文化集团为代表的文化、户外广告、报刊出版、科技与非广电传媒业务。北广传媒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将充分依托歌华文化集团,做大做响歌华的文化品牌,走“大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最终形成集大型活动、文化会展、娱乐、教育、体育、旅游为一体的环状产业链条,逐步建立三个中心:以中华世纪坛为平台的文化中心(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娱乐演艺);以华北大酒店为平台的传播中心(影视积木交易服务、广告经营、艺术教育培训、音像制作发行);以歌华(正阳)大厦为平台的科技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孵化器,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北广传媒_北广传媒 -创作团队
郑晓龙
郑晓龙
男,国家一级编剧。1976年至1978年,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984年至今,先后担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管生产副主任、中心主任。他还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制片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加华协力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等社会职务。荣获了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和北京“十佳”电视艺术家称号。
陶玲玲
女,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制作部主任、制片人、导演。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1976年至198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歌剧院任演员,1980年至1982年在北京电视台担任场记,1982年至1995年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导演,1995年至2003年在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担任导演、制片人、制作部主任,2003年至今在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担任导演、制作部主任。曾执导过电视连续剧《京都纪事》、《都市放牛》、《单亲之家》、《呼唤英雄》、《银楼》、《补天裂》、《人子》、《共和国往事》、《欲望》、《白色陷阱》、《凤在江湖》、《都市东游记》、《不嫁则已》、《别走我爱你》、《家有宝贝》、《大码头》、《沉默与谎言》等她的作品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北京市文艺作品奖,北京电视艺术“春燕奖” 等国家和北京市各类奖项。其中《京都纪事》获华北地区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都市放牛》获华北地区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单亲之家》、《银楼》获北京市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导演奖。2000年荣获北京市第二届“十佳电视艺术家”称号。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李晓明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
担任编剧的代表作品有: 独立执笔编写了国内第一部50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后产生强烈反响,荣获中国电视第十一届“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第九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一等奖、首届北京“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完成了21集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该剧荣获中国电视“飞天奖”、第二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第四届北京“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参加编辑8集电视连续剧《过把瘾》该剧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
改编完成了20集电视连续剧《蓝色三环》该剧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十个一工程”奖、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奖、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创作完成了21集电视连续剧《一年又一年》该剧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北京市“十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电视艺术“春燕杯”奖、首届老舍文学创作奖、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全国优秀音像制品一等奖、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中宣部推荐的十部优秀献礼片之一。 编辑完成了20集电视连续剧《彭真》该剧荣获第九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北京文学奖。
张振华
张振华
男,1995年任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社长。2003年起任北京北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4年至2006年兼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董事长。历年来曾先后出品了《红岩》、《离婚》、《大清药王》、《行走的鸡毛掸子》、《爱了散了》、《最后的王爷》等数十部电视剧作品,以及《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天下无贼》、《生死牛玉儒》等多部电影。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百花奖、金鸡奖和北京文学艺术奖等奖项。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8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优秀出品人”。
尤小刚
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导演。
刘亚辉
国家二级编剧,曾任北京市曲艺团团长,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总编辑。
刘沙
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制片人。
张光北
张光北
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制片人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北京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198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1985年正式参加影视剧拍摄工作,直至今日。领衔主演的电影多达30部,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多达千余集。担任监制、制片人、导演,制作完成了电视剧上百部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制片人、导演的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仅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且也是俄罗斯国家首部引进的中国电视剧。在2007年俄罗斯中国文化年开幕之即,俄罗斯中央电视台播出此片,在国际上为中国的影视赢得了荣誉。
杨群
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制作总监、录音师。
北广传媒_北广传媒 -集团成员单位
成员单位
・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北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
・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
・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公司
・北广传媒城市电视公司
・鼎视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音像公司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
・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
・北广传媒地铁电视
・北京广播影视物业管理中心
・北京瑞特影音贸易公司
・北广传媒置业公司
・北广传媒手机电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