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是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而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一项活动。
走转改_走转改 -由来
走转改活动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2011年8月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新闻社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各省区市新闻媒体纷纷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走转改_走转改 -内涵
走基层报道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着重点是“实”字。这是一项实践活动,赢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重在把握、处理好三个关系:
走基层
走基层是基础,只有走基层才能转作风。刘云山早就说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在基层、落实靠基层。习近平曾在与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这更是新闻工作者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广阔天地。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新闻工作者转变工作作风,增长知识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
转作风
转作风是根本,因为作风决定文风。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毋庸讳言,在党内,在干部队伍里,在新闻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不良作风与不正之风,主要表现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作风严重。改文风,关键得从改变和改进思想与工作作风做起,从坚持实事求是做起,从树立务实的作风做起,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真正做实在人、写实在文、讲实在话、干实在事。改文风
改文风是关键,要想改进文风必须走进基层。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新闻工作者改进文风,应当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使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就进入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讲话、文章才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引起群众共鸣,激发群众干劲。走转改_走转改 -活动开展
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期间,全国新闻单位将根据要求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
设立基层新闻点
人民日报要求编委会成员每人确定1个基层联系点,编辑部各部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和各社属报刊等单位确定2―2个基层联系点。
新华社要求各单位选择在当地有突出特色或偏远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活动。
光明日报要求每个部门至少在基层县、乡、村、镇设定5个联系点,包括乡镇、村庄、中小学校、卫生院所、文化馆站、图书馆、敬老院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结合对外报道特点,通过“CRI中外记者・中国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百姓人家进行采访。
四川省要求全省各新闻单位建立一张报纸、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分别联系一个社区、一家医院、一所学校、一家工厂、一个村庄制度,一个记者联系一个城镇家庭、一户村民、一名民警、一位工人制度。
深入基层报道
走转改基层联系点为开展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单位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或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
新华社在文字通稿线路、图片通稿线路、视频中文通稿线路等分别开设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8月11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推出《基层中国》专栏,播出的《竺大爷的幸福晚年》等报道通过倾听普通百姓亲身感受,引领听众去感受生活变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栏目开辟专栏,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推出相关专题,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专题宣传。
中国日报计划在报纸重要版面、网站重要位置推出“一线报道”“百姓故事”“新闻聚焦”等专题专栏,鼓励记者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进农家。
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辟相关专题专栏,展示报道成果。新华网还将利用论坛、微博等互动性强的传播载体,与网民展开良性互动。
在湖北,正带队采访的《湖北日报》总编辑唐源涛深入山区,“捕捉”鲜活新闻《在十堰看“工业梯田”》,并迅速在报纸一版重要位置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
与此同时,各新闻单位还在日常报道中进一步体现群众观点,鼓励编辑记者深入改革建设前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把版面和时段多给基层群众。
报道风格改变
改文风开展“走转改”活动后,中国新闻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群众语言多了。全国新闻单位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
经济日报在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分别组织两次青年编辑记者新闻业务实战培训,提倡写短新闻,并通过开展范文学习等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倡导清新文风。
法制日报要求全体采编人员下力气改进文风,切实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等突出问题。
中国新闻社结合对外报道特点,切实开展“改文风”活动,规范对外报道使用语言,杜绝官话报道、空话报道、大话报道。
各省区市新闻媒体也在动员部署中要求编辑记者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走转改_走转改 -活动意义
记者走基层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8月开始,这项活动在新闻宣传战线率先展开、不断拓展、逐步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集中涌现,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年来的实践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要继续总结成功经验、深化实践探索,让“走转改”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常态和机制,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战线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走转改_走转改 -执行不力
2013年1月,河南兰考发生了7名孤儿火灾遇难事件,有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民政部给予回应,一直没有消息。2013年1月8日上午,该记者打电话想要了解民政部对采访要求的安排进度,结果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该记者进而联系相关业务司局处室,除社会事务司综合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将回应交给新闻办以外,其他工作人员均表示不知情。整整一个上午,记者打了15通电话,也未能了解到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民政部是否要回应、何时回应。
在火灾五天后,民政部依然未回应舆论热点。中央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在这里还看不到落实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