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丹尼斯・米都斯和Jorgen Randers对最初的版本进行了更改。1993年,他们在本书出版20周年之际,发表了新版本《超越极限》。最新版本由Chelsea Green出版社出版于2004年6月1日,标题是《增长的极限:30年后的更新》。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内容简介
《增长的极限》从1972年公开发表以来,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在这新世纪即将来临的年代里,在我们这个人口数量最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大国,重新出版这本“旧书”,仍然有深远意义。这不仅因为这本书早已是名满全球的一块丰碑,而且因为这份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专家们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在实际行动上必须高度负责,切实解决,否则,人类社会就难以避免在严重困境中越陷越深,为摆脱困境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
书中的观念和论点,现在听来,不过是平凡的真理,但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对这种惊世骇俗的警告,并不以为然,甚至根本听不进去。现在,经过全球有识之士广泛而又热烈的讨论,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取得了共识。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产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倡导的“人类征服自然”,其后果是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报复,这条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已经导致全球性的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类社会面临严重困境,实际上引导人类走上了一条不能持续发展的道路。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作者简介
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Meadows)
系统思考大师之一,也是“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
着有畅销书《增长的极限》、系统思考入门读物《系统之美》。1996年创立了可持续性发展协会。
2001年辞世,生前是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系统分析师。
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
挪威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丹尼斯・梅多斯(Dennis Meadows)
新罕布什尔大学系统管理学教授、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所的所长。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献词
前言
第1章过冲 / / 1
第2章驱动力:指数型增长 / / 16
指数型增长的数学原理 / / 18
呈指数型增长的事物 / / 23
世界人口增长 / / 26
世界工业增长 / / 36
人越多越穷,越穷人越多 / / 40
第3章极限:源与汇 / / 48
可再生资源 / / 54
不可再生资源 / / 83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汇 / / 103
超越极限 / / 116
靠资本而不是收入来生活 / / 117
第4章World3模型:有限世界的增长动态 / / 122
World3模型的目的与结构 / / 123
极限与无极限 / / 140
极限与时滞 / / 148
过冲与振荡 / / 154
过冲与崩溃 / / 155
World3模型:两个可能的场景 / / 158
为什么会发生过冲与崩溃 / / 164
第5章从超载极限中返回:臭氧的故事 / / 169
增长 / / 171
极限 / / 172
初始征兆 / / 175
时滞 / / 177
过冲:臭氧洞 178
下一步反应:行动的滞后 / / 181
适应没有CFC的生活 / / 187
故事的寓意 / / 189
第6章技术、市场与过冲 / / 191
“现实世界”中的技术与市场 / / 195
在World3模型中用技术来扩展极限 / / 199
一些未考虑进来的因素 / / 208
为什么单有技术和市场仍无法避免过冲 / / 209
市场不完全的一个例子:石油市场的振荡 / / 212
技术、市场和渔业的破坏 / / 215
总结 / / 220
第7章向可持续系统过渡 / / 221
对增长有意加以约束 / / 224
约束增长并提升技术水平 / / 229
20年的差异 / / 233
多高是太高了 / / 235
可持续社会 / / 238
第8章向可持续状态过渡的工具 / / 246
前两次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 / 248
下一次革命:可持续发展 / / 250
想象 / / 252
网络 / / 255
说真话 / / 256
学习 / / 259
爱 / / 260
附录A从World3模型到World3-03模型的变化 / / 264
附录B人类福利指数和人类生态足迹 / / 269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编辑推荐
本书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组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给世界的第一个报告,给人类 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从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该书 被译成各种文字一版再版。
这本书给了我强烈的印象,促使我思考地球的有限性以及以现有速度开发资源的不可持续性。 ――(美)马文・贝克
正像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最重要的大众环保着作,这本书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着作。它是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尝试。 ――(加)斯科特・斯洛康布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作者简介
丹尼斯・L・米都斯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成员,指导者。本书由罗马俱乐部、波托马克学会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联合出版。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具体担任研究工作,是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个报告。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作者观点
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他们发现,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全球性环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是由于全球系统的五个因子之间存在的反馈环路决定的,这样就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反馈环路是一个封闭的线路,它联结一个活动和这个活动对周围状况产生的效果,而这些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影响下一步的活动。在这种环路中,一个因素的增长,将通过刺激和反馈连锁作用,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长的更快。全球系统无节制地发展,最终将向其极限增长,并不可避免地陷于恶性循环之中。例如,人口的增长要求更多的工业品,消耗更多的不可再生的资源,造成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达到增长的极限以后,还将出现投资不能跟上折旧、工业基础崩溃的前景。工业的增长使环境天然的吸收污染的能力负荷加重,死亡率将由于污染和粮食缺乏而上升。人口增加后,人均粮食消耗量下降,粮食生产已经达到极限。随着人口和资本的指数增长,必然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崩溃。
3、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
通过对上述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的定量研究,米都斯小组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如果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我们人类所在的地球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会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第二,改变这种增长的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第三,如果世界人民决心追求后一结果,而不是前一结果,那么,他们开始的行动愈早,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这个问题上,纯粹技术上的、经济上的或法律上的措施和手段的结合,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以往的增长”。这样,他们就把全球均衡状态作为了解全球性环发问题的综合对策。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在均衡状态中,技术进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受欢迎的。这里的技术是经过生态化调整的技术,它们包括:收集废料的新方法,以减少污染,并使被抛弃的物质可以用于再循环;更有效的在循环技术,以降低资源消耗率;更好的产品设计,以延长产品寿命和便于修理,结果是资本的折旧率最小;利用最无污染的太阳能;在更完备地理解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害虫的天然方法;医学进步能降低死亡率;避孕手段的进展能促进出生率同降低着的死亡率相等。
最后,他们认为向全球均衡状态的努力是对目前这一代人的挑战,必须在当代人的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延误时机,将之传给下一代。
本书讨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如果资源消耗指标持续增长,那么可开采指标就不能用现有已知的储量除以目前年消耗量来结算,这是生成静态指标典型的算法。例如,在1972年,铬的储存量是77.5亿吨,年开采量是185万吨。静态指标为418年(775/1.85),但铬的消费量年增长率是2.6%。如果保持稳定的消耗率,并且考虑年增长率,这一资源只能开采93年。
书中,他们罗列了一些资源的指数指标和5倍指数储量指标:
资源静态指标(年)增长率指数指标(年)5倍指数储量指标(年)铬4202.695154金114.1929铁2401.893173石油313.92050静态储量指标假设使用量是常数,指数储量指标假设使用量的年增长率是常数。对于石油,两个指标均不正确,因为经历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禁运后,次年的产量增加了。
指数指标经常被错误地引用,怀疑论环保份子声称:“《增长的极限》告诉我们,1992年石油将被消耗怠尽。”而实际上,《增长的极限》在上述表格中所说的现有储量(假设没有发现新的油田)在1992年消耗完,是建立在指数指标为常数的假设之上的。
增长的极限_增长的极限 -相关批评
《增长的极限》一发表便引起争议。耶鲁经济学者亨利・华利克在1972年3月13日的《新闻周刊》编者按中称此书为“不负责任的一派胡言”,是华盛顿博物馆学者以夸大其词来哗众取宠,模型里的许多变量设置没有足够的依据。华利克说,“模型的数字完全来自作者的臆想,他们从来没发表所使用的方程式。”两年后的1974年,米都斯才发表模型的具体细节。
此书的争议往往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错误预言;而作者极端支持者则辩护说,实际上他们并未做精确的预测,书中的预言只是建立在各种假设上的估计。
尽管如此,今天许多人认为这本书传递的总体信息是准确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无可避免地会有一个自然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