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丽 济宁 简介 范晓 范晓-简介,范晓-科研

范晓于1935年4月出生,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


范晓

范晓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曾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教师开设过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等10 余门课程。已培养国内外研究生4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2名,内含国外研究生11名)。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

范晓_范晓 -简介


范晓

范晓(1935.4--)笔名求知、田申瑛、田农、贺诚,男,汉族,上海市人。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留校后,历任实习研究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并被聘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客座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和南通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锦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汉语学习》杂志特约编委。曾任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语法修辞研究室主任。曾应邀到日本、香港、韩国等地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

范晓_范晓 -科研

著作

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主攻语法。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型研究”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句模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语法理论”等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吴方言简明词典》等(含合作)10余部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获上海市2002年第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范晓_范晓 -代表性著作


范晓著作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

范晓丽 济宁 简介 范晓 范晓-简介,范晓-科研

范晓_范晓 -代表性论文

论语的质变,《复旦学报》1960年7月号。
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学术月刊》1961年3期。
专业(网站用):法学-公安法制学类
所教课程: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
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主攻方向为语法学

范晓_范晓 -个人影响

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三个平面的理论并用此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还以三个平面为纲出版了《语法理论纲要》。围绕此理论还发表了《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主张在语法研究中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从而求得语法分析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科学。这个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语法研究座谈会纪要》)。

对汉语的动词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撰写了《汉语动词概述》、《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等书和发表了《汉语动词的"价"分类》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对汉语动词的性质特点、内部再分类以及动词的配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了汉语动词和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

对汉语的短语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的讨论中,发表了《关于结构和短语》一文,全面论述了短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语法地位等问题。此文"对这一讨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此后又出版了《汉语的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书和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汉语短语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

对汉语的句子分析及其类型问题有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发表了《谈谈析句问题》、《句型、句模和句类》、《略说句系学》等有关句子分析和句子类型的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汉语的句子类型》一书。把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句子研究上,对句子的合格度的标准给予新的解释,提出了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并把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句位系统(句系)的新观点,还提出了建立句系学的新设想。

范晓_范晓 -研究成果

语法述要(署名田申瑛),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简明吴方言词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5月。
汉语动词概述(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上海语(合作),日本:白水社,1987年10月。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编写语法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
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写作语法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嘉定县志・方言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动词研究(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11月。
动词研究综述(主编),山西高教联合出版社,1996年6月。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1月。
普通话语法知识,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10月。
汉语的句子类型(主编),山西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同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反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语法理论纲要(主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
语法讲话,(共20篇汉语拼音小报连载),1994年5月-1997年12月。
语法对话录,(署名贺诚,共38篇香港普通话报连载),1996年1月-1999年8月。
论文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试论文章的准确・鲜明・生动(合作),语文教学1960年4期。
论语的质变,复旦学报1960年7月号。
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学术月刊 1961年3期。
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1962年6 期 。
汉语提带复合谓语探讨(合作),复旦学报1965年5月号。
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合作),学术月刊1965年9 期。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核心,复旦学报1977年2 期。
(又收入文风论集,求实出版社,1995年。)
“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著名求知),江汉论坛1980年2 期。
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中国语文1980 年3 期
“是”字句的修辞用法,语文学习1980年5期。
谈谈析句问题,安徽师大学报1980 年4 期。
词同词素、词组的区别,语文学习1980 年5 期。
略论断词,复旦学报(增刊)1980 年。
陈望道与中国文法学(合作),语文论丛(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怎样区别现代汉语的词同短语,东岳论丛 1981年4期。
上海方言研究(1)(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9期。
谈谈语法学习的必要性,文科月刊1982年5期。
上海方言研究(2)(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说句子成分,阜阳师院学报1983年1期。
语法学习对话,文科月刊1983年2期。
贵在随机应变,修辞学习1983年2期 。
上海话里的“老”字,采风1983年5月。
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1983年5期。
“是”字句的提问形式,语文学习1983年6期。
修辞要讲究题旨情境,与中国修辞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出版社,1983年。
试论动词谓语句的定型问题,语文论丛(2),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谈重叠短语,语文学习1983年12 期。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汉语学习1984年1期。
上海方言研究(3)(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4年3月号。
谈修辞和语法的共处现象,修辞学习1984年3期。
关于动补格句式的句义重心,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4期。
动结式的肯定和否定,大学语文1984年5期。
关于动宾短语,语文学习1984年6期。
试论重叠短语,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12卷。
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的几个问题,新疆教育1985年1期。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合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期。
(语言教育与研究 1993年2期重刊。)
谈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3期。
试论静态短语和动态短语,济宁师专学报1985年4期。
谈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中文自学指导 1986年1期。
谈谈词语的搭配,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1期。
论言语美,徽州师专学报1986年1期。
试论兼语句,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期。
吴方言概况,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略论V-R,语法研究和探索(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简明吴方言词典的编纂(合作),辞书研究1986年2期。
有关动词研究的几个问题,语文导报1986年5期。
(又收入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
交接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教学和研究1986年3期。
试论主谓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6年4期。
略论语法结构的核心成分,济宁师专学报1986年4期。
说插语,语文论丛(3),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试论补充复句,语文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VR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于补心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3期。
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87年4期。
语体对句子选择情况的初步考察,语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论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87年。
(又收入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正确理解并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2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8年4期。
关于定语的后置现象,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3期。
动词研究的重大成果(合作),辞书研究1988年6期。
吴语“V脱”中的“脱”,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施事宾语句,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1期。
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大出版社,1989年。
论词的功能分类,烟台大学学报1990年2期。
“V上”及其构成的句式,营口师专学报1991年1期。
论汉语语法的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4期。
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5),语文出版社,1991年。
近代汉语和吴语,中国语言文学纪要(日本),第12号,1991年。
上海话双音节象生词的生动形式,中文研究集刊(日本),第3号,1991年。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分及其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
试论语义结构中的主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语法研究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合作),中国语文1992年4期。
(又收入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
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1992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3年2期。)
VP主语句,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1992年。
复动V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4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4年2期。)
关于句子合语法和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5期。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合作),中国语文1994年2期。
(又收入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
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2期。
“N受+V"句说略,语文研究1994年2期。
现代汉语动词的次范畴,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的研究,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7)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年1期。
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辞书研究1996年2期。
动介组合体的配价问题,营口师专学报1996年1期。
关于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三明大学学报1996年1期。
(又收入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合作),语言教学和研究1996年4期。
粤普语法差异,香港普通话教师学习资料汇编,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合作),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汉语学习1998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4期)
二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6期)
论句模研究的方法(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
略说句系学,汉语学习,1999年第6 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4期)
语法研究的十大关系,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领属成分在汉语句子中的配置情况考察,汉语现状和历史的研究
(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0年。
谈谈中学的语法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2期。
非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合作),语文论丛上海(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论名核结构,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1期)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3期。
现代汉语名词及其再分类,语文论丛(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V得”后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合作),中国学研究2001年第4辑。
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2001年5期。
论语法研究中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1年2期。
(收入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汉语学习2001年5-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2年2、4期)
论汉语的语序,中国语学(日本)2001年11月(总248号)
预设和蕴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期。
论名词在语义平面的“兼格”,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2年。
说语义成分,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范晓_范晓 -个人成就

已培养国内外研究生4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2名,内含外国博士研究生10名)。曾应邀到日本、香港等地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述要》、《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等10余部专著(含合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17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动词句句型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范晓_范晓 -参考资料

[1] 范晓教授教学评价:http://pinglaoshi.com/teacherId272545

[2]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http://chinese.fudan.edu.cn/zhongwenxi/jiaoshi/fanxiao1.htm

[3] 易文网http://www.ewen.cc/books/zuozhejj.asp?authorname=('w0239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20103/182876.html

更多阅读

丽淘丽蔻 丽淘丽蔻-简介,丽淘丽蔻-丽淘丽蔻

丽淘丽蔻(My Storico)将日韩众多知名品牌引入中国,也将适合亚洲女性的美妆产品带到中国市场。为了让更多中国女性能近距离感受潮流美妆趋势并且购买到优质的产品,2012年丽淘丽蔻面向全国,开始有计划、有选择的发展优质加盟店。此外,公司与

戴伟丽 戴伟丽-基本简介,戴伟丽-人物传奇

戴伟丽1995年与他人联合创办了神奇科技,从1999年到2006年3月,戴伟丽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从2006年起,戴伟丽成为首席运营官。神奇科技在存储、通信方面具有领先地位,其产品从消费类应用到企业解决方案,分布很广。孟庆南_戴伟丽 -基本简

履历简介 范丽青 范丽青-简介,范丽青-履历

范丽青,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到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之一,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此前历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港台部副主任。范丽_范丽青 -简介范丽青(点击查看更多)范丽

声明:《范晓丽 济宁 简介 范晓 范晓-简介,范晓-科研》为网友爱太给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