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的外形特征 鬣羚 鬣羚-外形特征,鬣羚-分布范围

鬣羚也叫明鬃羊,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 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被发现的,因此又叫苏门羚。而浙江省个别地区称之为牧羊。在中国,目前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鬣羚_鬣羚 -外形特征


鬣羚

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雄兽和雌兽之间的大小差别不显着。 它的体长为140~190厘米,体重50~100公斤,肩高86~110厘米,尾长9~16厘米,两只耳朵特别狭长,似驴,可达19~21厘米,端部较尖,雌雄均有一对短而尖的黑角,短而光滑,介于两耳之间,距离较远,形状较为简单,两角自额骨的后部长出后,平行而稍呈弧形往后伸展,角的横切面呈圆形,末端较尖,角的表面具有环状的棱及不规则的纵行沟纹,角尖处较为光滑,长度为20~26厘米,粗13~16厘米,最长的纪录得自喜马拉雅山地区,为32.4厘米。自角基至颈背有长十几厘米的灰白色鬣毛,甚为明显。颈背有鬃毛,吻鼻部黑色,吻端裸露,唇的周围有髭毛,有明显的球囊状眶下腺,其开口处有一撮丛毛。

鼠蹊部具2对乳头。身体的毛色较深,以黑色为主,杂有灰褐色毛,毛基为灰白色或白色。暗黑色的脊纹贯穿整个脊背。上下嘴唇、颌部污白色或灰白色。前额、耳背沾有深浅不一的棕色。头后自角的基部到颈背的鬣或鬃毛很长,为白色或灰白色,也有的杂以棕色、黑色,长度约为15~20厘米,由颈部下披,成为其最为显着的特征。四肢的毛为赤褐色,向下转为黄褐色。尾巴不长,与身体的色调相同

全身被毛以黑褐色为主,稀疏而粗硬,杂以灰褐色,毛干基部黑,末端色浅,颈部有白色长毛,四肢由赤褐色向下转为黄褐色。四肢粗壮,强健有力,蹄短而坚实,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跳跃

鬣羚_鬣羚 -分布范围

鬣羚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但也逐步北移到北纬33度左右的地区,分布范围北起中国西北的秦岭和青海的湟水河谷一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包括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和尼泊尔、克什米尔、印度、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在中国则具体分布于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

鬣羚_鬣羚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拉丁学名1.鬣羚甘南亚种milneedwardi2.鬣羚华东亚种argyrochaetes3.鬣羚墨脱亚种jamrachi4.鬣羚云南亚种montinus5.鬣羚尼泊尔亚种thar

鬣羚_鬣羚 -生活环境

鬣羚栖息于海拔1000~4400 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偶尔也到草原活动,生活环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树林、竹林或灌丛十分茂密,另一个是地势非常险峻。

鬣羚_鬣羚 -生活习性


鬣羚

一般结成5、6只小群生活在一起,以各种杂草、树叶为食。性情比较孤独,除了雄兽总是单独活动以外,雌兽和幼仔也最多结成4~5只的小群,从不见较大的群体。早晨和傍晚出来在林中空地、林缘或沟谷一带摄食、饮

水,主要以青草、树木嫩枝、叶、芽、落果和菌类、松萝等为食。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夏季喜在大树下、灌丛中及巨岩间等僻静之处休息;冬季常到岩洞中避风、过夜。有较为固定的往来觅食的小路、休息场所及排粪地点,平时或出没于悬崖绝壁之间,或隐身于密林之中

每个个体或小群都占有一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发达的眶下腺和蹄腺,可以用其分泌物在栖居范围边缘的树木或灌丛上作领地的标记。极为善于攀登和纵跃,能在最陡峭的悬崖绝壁之间行动自如,或在乱石溪谷之间跳跃如飞。这是因为它的蹄子是由两个紧密靠在一起的蹄组成,前端窄尖,后端宽阔,四周环以角质,中央为柔软的部分组成,就像一个吸盘,使其能够稳稳地站立或跳跃在陡岩之上。此外,在它的四肢底部还具有灵敏的外周感受器。在活动时,蹄子接受底部的刺激后,感受器可以将其转换为一种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又把接受到的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再传递给四肢上的各种不同的肌肉组,从而调节身体重心的平衡。在受到惊扰时,它能沟迅速奔跑,跳过险恶乱石,攀登到悬崖峭壁之上躲避敌害,逃脱之后便不会再返回


鬣羚

在被逼迫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就用两只后蹄支起身体,直立起来,腾出两只前蹄拼命地往岩石上敲击,发

出“嘎嘎”的脆响,或者是往肚皮上像擂鼓一样地“咚咚”敲打,声音响彻山谷,借以威吓敌害。如果这一招不灵,也会奋起自卫,勇猛地用角进行坚决的反扑,攻击对手。成年的雄兽性情较为凶猛,体强力壮,常常能冲出天敌的包围,或战胜体形不算太大的对手,将其顶到悬崖之下

2002~2004年采用检查自然死亡个体的胃内容物和在野外直接观察鬣羚(Capricornissumatraensis)采食植物种类中的两种方法,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鬣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在38只死亡鬣羚的胃内容物和49个采食地中共记录到鬣羚采食的植物121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种,占食物种类的60%;草本38种(包括2种竹子),占31%;其余11种分别为藤本3种、苔藓和蕨类6种、菌类2种,占9%。鬣羚在夏季采食的植物种类最多,有92种;冬季采食的只有43种。植物的嫩枝和树叶是鬣羚的主要食物。在研究地区中,鬣羚和羚牛食物重叠比例超过30%,冬季重叠的比例高达48%

鬣羚_鬣羚 -生长繁殖

鬣羚每年繁殖一次,在秋季的9~10月发情交配,逐偶时雄兽之间也有激烈的恶斗,获胜的一方才能与雌兽交配,败者有时甚至会被顶死。雌兽的怀孕期约为8个月,幼仔多半于翌年5月下旬至6月初出生,每胎产1~2仔,幼仔出后毛一干便能直立吃草,几小时后便可随母羊一起活动。幼仔2~3岁时性成熟,但2岁时仍然跟随雌兽一起生活,3岁才开始独立活动。寿命约15年。

鬣羚_鬣羚 -种群现状

鬣羚在20世纪初时还很多,可是随着近百年的捕杀,其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最为稀少的是仅产在中国台湾的台湾鬣羚,据2007年调查,野生不足200只。

该物种的自然种群虽具有一定的数量,但由于多年年来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滥捕滥杀,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和分布面积正在减少。险峻的悬崖峭壁环境造就了鬣羚独特的生存方式,但由于悬崖峭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使人类对于该物种的研究和了解难以深入,许多方面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急需进行系统的研究。

鬣羚_鬣羚 -濒危等级


鬣羚

鬣羚如同其他森林动物一样,随着其分布区内森林被大量采伐,使栖息地遭受破坏。此外,由于鬣羚体型

较大,能提供较多的肉食,其皮板质量又属上乘,常被过度猎杀。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在附录Ⅰ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受胁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级(VU)。

国内只有少量饲养供展览。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鬣羚_鬣羚 -分化研究

松树的外形特征 鬣羚 鬣羚-外形特征,鬣羚-分布范围

测定鬣羚在中国的7个地方种群的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基因的419bp的片段序列,并分析其序列差异,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鬣羚各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在0~14.31%。鬣羚种群最早在大约5.7百万年有共同的母系祖先,并且在中国最早可能是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区域开始演化的,随后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日本鬣羚的分化时间大约在3.1百万年前,并且可能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白玉和道孚的鬣羚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大于11.21%),日本鬣羚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大于7.63%),洛扎的鬣羚种群(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大于4.05%)的分化估计已接近或达到亚种水平。鬣羚在中国至少存在3个进化显着单元:A.白玉和道孚种群;B. 洛扎种群;C. 隆子、陕西、皖南和德格种群。应将它们分开管理,避免杂交,以保存遗传分歧较大的类群及其进化潜力。

鬣羚_鬣羚 -人工饲养

成年喂养


鬣羚

成年鬣羚饲料以精饲料和青粗饲料搭配喂养,精饲料由麸皮、玉米粉、豆粕等配制成颗粒料;青粗饲料由新鲜植物根、茎、叶、块根和果实组成,以胡萝卜、黄瓜、莴笋、土豆、南瓜、西瓜等为主。同时适量饲喂嫩树叶,如杜英、女贞、构树、桑叶等。日喂量为:精饲料1~1.5kg、青粗饲料2~3kg、树叶5~10kg。投喂时间为上午9~10时,下午3~4时。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是每日清洗水槽,加强卫生消毒,笼舍每周消毒一次;定期检查粪便,寄生虫检验,防止传染病发生。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适当采集嫩草、树叶、农作物茎叶,增加饲料多样性。夏季抓好防暑降温,冬季加强防寒保暖工作。

鬣羚属神经质动物,应激反应强烈。因此要求饲养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由于鬣羚善于弹跳,行动敏捷,富有冲击力,头上长双角,对建筑物有一定破坏性。要求饲养笼舍有一定强度,能保证人畜安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20103/182787.html

更多阅读

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香樟树春夏秋冬的特点

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作用——简介香樟树是常绿乔木,一年四季都是绿色而且有香气。香樟树的全身都是宝,从树叶到树根,都可以入药,而且还是非常优良的木材。下面winterpoem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及其作用。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

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论文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本文获县级科技小论文二等到奖)在一年级里,我就在自然课里了解了一些关于蚂蚁的知识,一直就在想自己观察一下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今年暑假,我就实现了这个计划。下面就是我的观察与分析。一、蚂

松树的外形特征 厚唇攀鲈 厚唇攀鲈-简介,厚唇攀鲈-外形特征

厚唇攀鲈,属鲈形目,攀鲈亚目,攀鲈科属,厚唇攀鲈鱼又名厚唇鱼、五彩曼龙鱼。它体长约8 ~ 10厘米,身体呈卵形,侧扁,最明显的特征是有突出的厚嘴唇。鱼体呈灰棕色,体侧从鳃后到尾柄基部有11条棕色条纹,尾柄处有一块暗斑。厚唇攀鲈鱼的背鳍和臀

声明:《松树的外形特征 鬣羚 鬣羚-外形特征,鬣羚-分布范围》为网友薔薇的承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