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并建新天师道道场。太延六年(440年),谦之又称老子复降授太武帝太平真君称号,由是改元太平真君元年。三年,谦之被任为国师。寇谦之是道教史上的改革家,他革新道教,主张唯贤是授,儒道兼修,同时又引佛入道,宣扬六道轮回,创立道教斋戒符的典章制度,大大推动了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寇谦之_寇谦之 -人物简介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前秦东莱太守寇修之之子,北魏初雍州刺史寇赞之弟。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太武帝亲至其道坛,受道教符策,法驾旗帜也改以道教青色标志,并封寇谦之为国师,新天师道从此大行于世。
寇谦之_寇谦之 -生平经历
寇谦之
寇谦之,字辅真,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生长在一个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长兄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