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军艺术活动年表 张秋献 张秋献-人物简介,张秋献-艺术年表

张秋献,当代著名画家。1960年生,祖籍河南,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8年入北京画院研究生班深造,2008年入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课题班――范杨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吴道子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张秋献_张秋献 -人物简介

张秋献,1960年生,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

陈永军艺术活动年表 张秋献 张秋献-人物简介,张秋献-艺术年表
张秋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吴道子画院副院长

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张秋献_张秋献 -艺术年表

1、198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二人联展》。

2、1987年陶艺获第二届河南艺术节二等奖 。

3、1998年11月《催春图》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

4、1999年1月《牡丹》被中国国际书画院收藏;10月参加名家书画赈灾义卖活动捐赠台湾同胞 。

5、2000年8月参加《中国书画名家大展》获精品奖;9月参加山东荷泽国际牡丹花会书画展,作品被收藏;12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国建设书画精品大展》。

6、2001年5月《醉赏春风》入选第一届《爱我中华》中国画大展文化部主办;8月作品《洛阳春色》入展文部主办“中国城市市花书画艺术大展”;10月作品《灿漫春光》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亚亨杯》全国绘画书法精品大展;参加名家书画赈灾义卖活动捐赠台湾同胞(拍出作品五幅)。

7、2002年5月特邀为《将军杯》全国书画大赛作画;6月参加中国书画名家丝路采风活动,并在兰州举办书画八人展;8月赴山西参加由文化部中央国家机关书协主办《神州书画西部采风》活动,并捐助希望工程;9月参加重活黄崖关长城国际书画展;9月《牡丹》入展第二届(天津)书法艺术节中国画小品展;10月被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聘为理事,作品刊登在《中国人》杂志,《中国诗酒》报,刊登作品《醉沐春风》;12月在广东举办三人展。

8、2003年2月香港《大公报》刊登作品二幅并做专题报道;5月为抗击非典捐赠作品二幅;8月作品《紫藤》被编入《中国画名家小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9月作品《竟》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10月《催春》入围中国美协主办《全国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12月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作的《牡丹》被收藏;赴山西参加《神州书画西部采风》活动,捐助希望工程。

9、2004年2月作品《春风又到我家门》入展中国美协主办《菜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3月《清风》入选中美协主办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4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杂志专版刊登;8月《醉赏春风》荣获“中华杯”中国书画世界大展赛,获银奖;9月《梅花》编入中国画小品集(天津出版社);10月作品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赛获优秀奖;11月作品临摹吴昌硕《赤城霞》、《牡丹图》入编《中国名家技法研究丛书临摹与创作》;为抗击非典捐赠作品。

10、2005年6月作品《富贵花开》《春风又过我家门》入编《中国画牡丹画库》丛书(河北美术出版社);9月作品《惠风和畅》参加为纪念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百名家书画精品展》在香港、美、加等地展出,作品《香风再起》《正是三月飘香时》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10月作品《颜艳花语弄东风》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展,作品《故园秋意浓》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应北京大学邀请参加《北京大学第二届国际文化节》并出版书籍;2005年11月《此时香正浓》入选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秦皇岛举办个人画展。

张秋献_张秋献 -著书立说

出版有《张秋献画集》、《张秋献花鸟集》等多种画集。作品被入编《中国名家技法研究丛书临摹与创作》、《中国画名家小品集》、《中国画牡丹画库》、《2005-2006中国画坛年度精品集》、《中国画小品集》等。

张秋献_张秋献 -作品收藏

作品《清风》、《一池秋水》、《此时香正浓》等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有关部门收藏,部分作品流传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春风得意》被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收藏。

张秋献_张秋献 -名家评价

画圣故里有传人――评著名画家张秋献

画家张秋献,来自河南禹州。禹州是画圣吴道子故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战国就“富冠海内”,在汉代则有“天下名都”之称。名满中外的钧瓷就出自禹州。张秋献在这片艺术的沃土上度过了青年时代。

童年时代,张秋献不知听过多少次有关吴道子刻苦绘画的传说。幼时耳濡目染,使他迷上绘画艺术。小学时,他就抱定终身绘画的志向。在漫漫的十年间,他“废纸三千”,遍临古代名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后,张秋献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京城求学的几年间里,他遍访首都名师,绘画技艺实现了第一次的飞跃。

青年时代,张秋献对绘画十分执着,几乎将所有画种都研究了一遍。他以极大热情远师吴道子、马和子,近学陈洪绶、恽寿平和石涛,作品古风盎然。

张秋献的创作偏爱藤、竹、梅、山茶等,且都有建树。他以深墨画紫藤老干,宛若蛟龙腾跃。曲曲弯弯的枝条苍劲老辣,嫩枝用淡墨,嫩叶用淡褐,花色浓淡变化多端,花朵大小相间且疏密有致,给人以淡雅清新、芬芳馥郁之感,与岭南画派领袖高剑父笔法如出一辙。张秋献的绘画笔法简洁而精粹。他的梅花以书法入画法,梅枝瘦劲而花朵争艳,俯仰之中婀娜多姿。用笔劲俏,形态古奇,虚实相生,穿插有致,并以空白营造想象的灵境,风韵浮动于纸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的《雪梅图》描绘雪后盛开的梅花,下笔大胆从容,一枝梅花凌空绽开,浓墨写枝,细笔勾花,表现出“万花敢向雪中开”的盛境。全画用笔劲逸,布景舒朗清新。淡墨染就的背景烘托出枝干上那如玉的白雪,映衬着梅花的灿烂和花枝的俏丽,表现了张秋献的人格修养和笔墨素养。他画的山茶花取全树的一个侧面,以少胜多,满树猩红的花朵,艳丽动人,有“红花多大破春寒,挂满枝头百尺竿”的诗意,充满生机活力。

张秋献的画将传统花鸟画的勾填法和墨笔写意法揉于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张秋献反对闭门造车,主张深入生活、拥抱自然、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他非常重视写生,走遍名山大川进行长时间观察、体验,绘制的草稿有数百本之多。

张秋献既流连于对传统绘画艺术真谛的妙悟,有立足于对当代绘画前沿的透视,在艺术创作中很好地实行了悟性与智性的结合。运用真与幻、虚与实、有限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艺术辩证法,以其特有睿智的眼光和艺术的感悟力,秋献创造了张氏笔下特有的书画风格。

(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丁嘉耕)

张秋献_张秋献 -媒体报道

来自人民网的专题报道:清新意韵 时代气息――张秋献的花鸟画

花鸟画家张秋献,多年潜心于花鸟画技法研究与艺术创作,他的作品体现这样两个特点――先是深入研究传统,把传统笔墨消化触解于自己的创作之中,成为自己艺术的低蕴,其次是在直面现实生活中,在观察自然万物的多彩丰富形态中,撷取灵感,发现创意,创造笔墨,建立方法。

张秋献始终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坚持这样两点,并在两个方面的互动,共生中深化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完善自己的形式与笔墨表现。在相当一个时期中,张秋献以及大的精力研究传统技法,虚谷、赵之谦、吴昌硕、以及近人潘天寿、李苦禅等的作品与笔墨技巧,都临了数十遍,伎他不独领悟了大师们的技法与独特处理手法,更主要的是,再临习中,掌握了大师们面对自然的心境与“物我合一”的观念、方式,特别是前辈大师“心游物外”,“得意意象”的精神理念,极大的激活了他以自己的艺术把握对象的方式,得以于自己朴素、亲和的心态与自然交流、沟通。

诗意的眼光,对于画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素质,生活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世界的物质展现,他们之中的美,是需要诗意眼光的发现才能获得能不能在寻常自然中发现美,并转换为艺术的形式和绘画的语言,这正是画家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从作品来看,我们发现画家张秋献正是以是以诗意般的眼光,去筛选自然万物的,在丰富色彩、纷纭繁复的自然的自然现象中,提炼出形式美、结构美、笔墨感。不难看出,经过时间的历炼,张秋献的花鸟画渐入佳境,并日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面貌。应该说对于一个画家,有无鲜明的个人风格面貌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张秋献的近作更加注重文化气息与精神底蕴,以一种独有的形式、笔墨、色彩、语言表达内心的诗意感受。他大胆的把著名的钧瓷瓶以近乎写实手法置于画面,红色的梅瓶,深沉稳重,造出神秘与富贵气息,寥寥数笔钩勒的梅枝疏密横斜的穿插,在书法用笔中现出一种典雅的韵致,繁星般的花朵缀满疏枝,暗香浮动,敷以墨色的干湿浓淡形成颇富形式意味的节奏、韵律,给人以视觉上的赏心月目和内美的迷人魅力,伎作品在整体上传达出幽雅、高贵的美感气息。

在笔的书写性中,寻找情感的感觉,并以干湿浓淡变化的线书写花卉枝杆,在疏密穿插中,造成空间的分割、层次、而墨的氤氲变化,及色破墨、墨破色等技法运用产生的含蓄美感、都伎如情感,美感传达的重要手段,这其中,尤见出画家对水的应用、淡墨的运用,以及整体感的控制,伎作品在有限中显出无限,再无序中呈现有序。笔墨、点线、色彩、穿插与书写性共同造成了浑然的画面整体,伎作品意味隽永,耐人咀嚼。

显然,张秋献在作品中,强调并关注“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理念,在繁、满、密、艳的尝试之后他的作品中呈现了一种疏淡、典雅、的特点,笔墨日益显现不经意的率性和含蓄、氤氲多变的感觉,然而,一切有都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而非传统的萧疏、荒寒与惨淡、苍白;象《满树金光》、《香满神州》、《河边草》、《满院溢香》、《年年此时金满架》、《香远》等,都是这样的作品何以看出,画家更深的领会了中国画形式、笔墨表现的规律与本质,用笔轻松而沉稳,点线乱中有序,疏密聚散颇具匠心,色彩艳而不俗,上述的作品表明,张秋献的花鸟画越来越回归到艺术自身,其形式,笔墨等也都具有独立的美感特质,花鸟意象在他那里,不是目的,而是媒介,借以表现的是画家的自然观、艺术观,表现的是“自我”对世界的理解与把握,表现的是物象经过心灵过滤后的“心象”呈现。

由此引出的是,笔墨的精炼,这是一种刚柔相兼,老而滋嫩、苍而含润、古而生秀的境界与风格,同时,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和见证,固此,张秋献用笔恣肆而沉穆,圆劲而峻峭,直追浑古笔力,以达画气不画形的境界高度。仅此而言,不难看出张秋献作品在近期的长足进步与有意味的突破,并标志着他画风的重大转折。

张秋献的作品,不拘于客观物象,一任主观抒写,以信笔直写去展示郁勃纵横气象和关爱自然的胸襟。并且,他的花鸟画,重气息、重布局、重疏密、重意趣,固而蓬勃着旺盛的生命力意识。

艺术之路,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张秋献勤奋好学,执着如一,多年来如终耕耘在艺术的沃土之中,呕心呖血,挥汗如雨,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我们对他,寄于更大的期待。

张秋献_张秋献 -作品选登

张秋献作品(一)张秋献作品(二)张秋献作品(三)张秋献作品(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10103/181518.html

更多阅读

陈永馨_我很忙mp3下载 我很忙陈永馨伴奏

虽然晋级赛唱的两首没有《你不知道的事》精彩,但音准、状态的稳定也体现了她扎实的科班功底,加油、希望在以一场有更精彩的演出陈永馨_我很忙mp3下载:歌曲不方便上传,需要加我Q1611455119发给你。我很忙_陈永馨 歌词不需要假期 我没

声明:《陈永军艺术活动年表 张秋献 张秋献-人物简介,张秋献-艺术年表》为网友长发如海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