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白芷,主产于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北等省,多生于河岸,溪边,现在多栽培,药用部位为根,药材白芷与祁白芷均来源于本种,夏秋季叶黄时采收。
祁白芷种中文名:祁白芷
种拉丁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 var. dahurica cv. Qibaizhi Yuan et Shan
种别名:禹白芷(河南)
科中文名:伞形科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属中文名:当归属
属拉丁名:Angelica
祁白芷_祁白芷 -国内分布
祁白芷主产河北安国,禹白芷主产河南长葛、禹县。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命名来源:【Bull.NanjingBot.Gard.Mem.SunYat-Sen 9: . 1983】
中国植物志:55(3):037
祁白芷亚族中文名:当归亚族
亚族拉丁名:ANGELICINAE
族中文名:前胡族
族拉丁名:PEUCEDANEAE
亚科中文名:芹亚科
亚科拉丁名:APIOID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祁白芷_祁白芷 -形态特征
祁白芷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m,根圆锥形,直径2-5cm,茎粗壮中空,基部直径5-9cm,紫红色,近花序处有短柔毛。基生叶有长柄,基部叶鞘紫色。叶片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披针形至倒卵形,裂片基部下延使叶轴具翅。茎生叶简化成叶鞘,紫色。顶生或腋生复伞形花序,伞幅18-36,小总苞片14-16,条形,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分果侧棱成翅状,结合面具有二条油管。花期6-7月,果期7-9月。主产于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北等省。多生于河岸,溪边,现在多栽培。药用部位为根,药材白芷与祁白芷均来源于本种,夏秋季叶黄时采收。
药材: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5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支根痕。有皮孔样的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灰白色,粉性,气芳香,味辛,微苦。
饮片:圆形横切片,直径1.5-2.5cm,厚2-3mm,切面类白色或灰白色,形成层环纹棕色,明显,圆形,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3,具放射状纹理。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周边灰棕色或黄棕色。
祁白芷_祁白芷 -本属概述
祁白芷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通常有粗大的圆锥状直根。茎直立,圆筒形,常中空,无毛或有毛。叶三出式羽状分裂或羽状多裂,裂片宽或狭,有锯齿、牙齿或浅齿,少为全缘;叶柄膨大成管状或囊状的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总苞片和小总苞片多数至少数,全缘,稀缺少;伞辐多数至少数;花白色带绿色,稀为淡红色或深紫色;萼齿通常不明显;花瓣卵形至倒卵形,顶端渐狭,内凹成小舌片,背面无毛,少有毛;花柱基扁圆锥状至垫状,花柱短至细长,开展或弯曲。果实卵形至长圆形,光滑或有柔毛,背棱及中棱线形、胁状,稍隆起,侧棱宽阔或狭翅状,成熟时两个分生果互相分开;分生果横剖面半月形,每棱槽中有油管1至数个,合生面有油管2至数个。胚乳腹面平直或稍凹入;心皮柄2裂至基部。本属约80种,大部分产于北温带和新西兰。我国有26种5变种1变型,分布于南北各地,主产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本属中有很多药用植物,常用中药如当归、白芷、独活。有些种类可作食用或饲料,也可提取芳香油。本属模式种:林当归AngelicasilvestrisL.
祁白芷亚族概述:Drude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3(8):215.1898.分生果的侧翅彼此分离,外缘离开(仅在山芎属ConioselinumFisch.内彼此紧贴,侧棱较背棱宽2倍),果实椭圆形,基部稍圆或略带心形;胚乳腹面平直。
本族概述:花两性或杂性,萼齿通常明显;花瓣卵形或倒心形,顶部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通常隆起;果实背腹扁压,具5棱,全部棱或仅2侧棱有翅,侧棱通常较背棱宽。
亚科概述:Drude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3,8:145.1898.果实的内果皮由柔软的薄膜细胞所组成,不含结晶体,有时表皮下层组织有厚壁纤维细胞;花柱位于花柱基之上;油管在幼嫩果实中处于棱槽内,然后以各种形式分散出现。我国约有90属,分属于6族。
祁白芷_祁白芷 -本科概述
祁白芷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很少是矮小的灌木(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根通常直生,肉质而粗,有时为圆锥形或有分枝自根颈斜出,很少根成束、圆柱形或棒形。茎直立或匍匐上升,通常圆形,稍有棱和槽,或有钝棱,空心或有髓。叶互生,叶片通常分裂或多裂,1回掌状分裂或1―4回羽状分裂的复叶,或1―2回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复叶,很少为单叶,叶柄的基部有叶鞘,通常无托叶,稀为膜质。花小,两性或杂性,成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很少为头状花序,伞形花序的基部有总苞片,全缘;齿裂、很少羽状分裂,小伞形花序的基部有小总苞片,全缘或很少羽状分裂,花萼与子房贴生,萼齿5或无,花瓣5,在花蕾时呈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基部窄狭,有时成爪或内卷成小囊,顶端钝圆或有内折的小舌片或顶端延长如细线;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一个倒悬的胚珠,顶部有盘状或短圆锥状的花柱基;花柱2,直立或外曲,柱头头状。果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干果,通常裂成两个分生果,很少不裂,呈卵形、圆心形、长圆形至椭圆形,果实由2个背面或侧面扁压的心皮合成,成熟时2心皮从合生面分离,每个心皮有1纤细的心皮柄和果柄相连而倒悬其上,因此2个分生果又称双悬果,心皮柄顶端分裂或裂至基部,心皮的外面有5条主棱(1条背棱,2条中棱,2条侧棱),外果皮表面平滑或有毛、皮刺、瘤状突起,棱和棱之间有沟槽,有时槽处发展为次棱,而主棱不发育,很少全部主棱和次棱(共9条)都同样发育,中果皮层内的棱槽内和合生面通常有纵走的油管1至多数。胚乳软骨质,胚乳的腹面有平直、凸出或凹入的,胚小。全世界约200余属,2500种,广布于全球温热带。我国约90余属。本科植物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其中不少种类,可做药材、蔬菜、香料、农药等用。在药用方面如著名中药材当归、川芎、白芷、前胡、防风、柴胡、独活、藁本、明党参、羌活、北沙参等,这些种类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国内外对伞形科植物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发现有些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对治疗冠心病、肿瘤、白斑病等,获得初步的疗效和成果;各地民间将多种伞形科植物用于防治疾病,也相当广泛。在蔬菜食用方面,常见栽培的有芫荽、芹菜、水芹、胡萝卜等,此外供做香料调料用的有茴香、莳萝等,供农药用的有毒芹、刺果芹、毒参等。
祁白芷_祁白芷 -RAPD分析
祁白芷目的:对中药白芷的种质资源进行分析。方法:用12个随机引物对野生白芷、杭白芷的4个居群超过17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4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6个,占6.5%;祁、杭白芷的多态位点的百分率显示出低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RAPDistance分析,祁、杭间的遗传距离(0.160)小于祁白芷居群内单株间和杭白芷不同居群间遗传距离,并且它们都小于野生白芷与祁、杭白芷间的遗传距离。结论:祁、杭白芷应属同一类群,与野生白芷有一定区别。
关键词野生白芷祁白芷杭白芷RAPD种质分析
白芷为常用中药。按国内用药历史和习惯,现代所用商品药材均为栽培品,分为祁(禹)白芷和杭(川)白芷两大类,由于对其原野生植物来源尚未真正搞清,白芷类药材种名鉴定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据有关文献报道[1],祁禹)白芷与分布于东北的兴安白芷(大活)为同种植物,定名为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Benth.etHook.,而杭(川)白芷则分别作为独立种或共同作为白芷的变种,定名为A.dahurica(Fisch.)Benth.etHook.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2]。因此,我们对上述兴安白芷、祁白芷、杭白芷三者进行了RAPD分析,探索相互间分子遗传关系和分类地位,为正确划分白芷的种类提供依据。
1仪器、试剂和材料
祁白芷1.1仪器PROGENETHERMALCYCLER(Techne公司,英国);Micro-MB3616型高速离
心机(IEC公司,美国);UV-Ⅰ型多功能紫外透射仪(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1.2试剂Taq酶(U-PBiotech.IncUSA);琼脂糖(Promega公司);dNTPs(Promega公司);CTA(Sigma公司);澳化乙锭(Fluka公司);其余试剂为北京化工厂产的分析纯。
1.3材料取各种材料的新鲜叶子,见表1。
编号名称个体数来源位点总多态位点数(%)1杭白芷8浙江杭州药用植物园4020(50)2杭白芷4江苏南京植物研究所4023(57.5)3祁白芷5河北安国县4018(45)4兴安白芷12沈阳药科大学409(22.5)
注:引物数均12
表1实验材料来源及多态位点百分率的比较
2实验方法
2.1DNA模板的提取和浓度测定取新鲜叶片少许,置1.5mlEp管中,加入液氮用镊子研碎,立即加入500Ul保温60℃的2XCTAB提取液[CTAl32%,Tris一HCI(pH8.0)100mmol・L-1,EDTA20mmol・L-1,NaCl1.4mol・L-1,琉基乙醇2%]及20Ul琉基乙醇混匀,60℃保温40min;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丙醇(24:1)抽提,轻轻颠倒混匀,10000r・min-1’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加入1/10体积的10%CTAB溶液,再加入等体积氯仿-异丙醇(24:1)重复抽提1次,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沉淀缓冲液[CTAB1%,Tris-HCI(pH8.0)50mmol・L-1,EDTA10mmol・L-1,琉基乙醇1%],室温下放置30min以上,10000r・min-1离心10min,小心去上清液,分别用70%乙醇和无水乙醇各洗涤1次,弃掉洗液挥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后进行PCR扩增。所用引物编号及其序列见表2。
祁白芷2.2RAPD扩增反应体系总体积50UL,其中引物为lmmol・L-1’,总DNA约150ng,Taq酶
2U,dNTPs各0。05mmol・L-1。扩增程度为预变性5min,94℃40s,38℃45s,72℃45s40个循环,后延伸72℃5min。取10UL扩增产物于1.0%琼脂糖凝胶上用1XTAE电泳缓冲液电泳,紫外检测拍照(见图1)。
表2PAPD所用引物编号及其序列
编号
序列(5′3′)
1
TCGGCGATAG
2
CAAACGTCGC
3
AGGGGTCTTG
4
GTGACGTAGG
5
祁白芷AATCGGGCTG
6
GGGTAACGCC
7
CAGGCCCTTC
8
CAGCACCCAC
9
ACTCAGCCAC
10
TGCCGAGCTG
ATGATGAGATTCTTAG
11
ATCATGAGATTCTTAG
TCCTCTCTTTGCTA
12
TCATGCCATATTGTTT
CGATTCAGCAGCAA
2.3数据分析电泳图谱中的每一条带(DNA片段)均为一个分子标记(Marker),并代表1个
祁白芷引物结合点。根据各分子标记的有无及其迁移率统计得到所有位点的二无数据,无带(隐性)计为0,有带(显性)计为1(强带和弱带的赋值均为1)。对于多态位点,仅在重复实验中能稳定出现的差异带用于数据分析。用RAND分析软件RAPDistancePackage-Version1.04中Dice的方法计算任意两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得到单株间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见表3。
3.1琼脂糖电泳分析表明,在RAND分析中12个mer随机引物在不同样品中共检测出4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6个,占65Ok;祁、杭白芷的多态位点的百分率分别是45%,50%和57.5%(表1),近似于Mosse1er[4]等用11个引物在Piceaglanca和Piceamariana各3个个体的研究中所得结果,显示出低水平的遗传变异,这可能与栽培过程中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下降有关。
3.2RAPD所得的遗传距离表明祁白芷与杭白芷中杭州居群的遗传距离(0.160)小于祁白芷居群内单株间的遗传距离(0.166),也小于杭白芷不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0.179);并且它们都低于与野生白芷的遗传距离,这证实了潘泽惠等的细胞学研究认为祁白芷不能与兴安白芷等同及祁、杭白芷关系密切等[5],并就此进一步得出祁、杭白芷应属同一类群,支持《中国植物志》[6]把祁、杭白芷作为同种处理;但它们是否经兴安白芷栽培而来,有待在本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它们与A.dahurica的近缘种类,如分布于河北、河南的A.porphyrocaulis和分布于台湾的A.formosana等进行比较研究,才能最终解决白芷类药材野生种质来源这一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3.3RAPD分析显示出祁白芷与兴安白芷的遗传距离(0.206)相对杭白芷与兴安白芷的遗传距离(0.239和0.251)要小些,这与祁白芷在地理分布上更近于兴安白芷相符合,但其中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祁白芷_祁白芷 -参考链接
1http://www.cintcm.com/lanmu/zhongyi_luntan/zhongyao/zhongxi.htm
2http://www.haokucn.com/article/Tushu_html/changjianzhongyao/baizhi-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