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
李苦禅_李苦禅 -生平简介
李苦禅李苦禅(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号励公,山东高唐人。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其“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样)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师范学校美术专科国画教员,1930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抗战初期辞职寓居北京。因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一度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后任该院国画系教授。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等为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李苦禅_李苦禅 -人物生平
李苦禅
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翁为师。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
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任北京师范学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师范教授。1930年,应聘到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
抗日战争初期,北京沦陷,李先生极为激愤,辞去一切“公职”,隐居前门老爷庙与西城柳树井二号,因他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于1939年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北京解放后改为兼任教授,李先生于1950年上书毛主席,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当即写信给徐悲鸿院长,并派秘书前去看望,随即李先生被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附设之“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尔后又调至该院的国画系任写意画教授。
“文革”期间,李先生惨遭迫害,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栏”,经受百般折磨,之后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李苦禅1972年敬爱的周总理派人请老画家作画,李先生被邀请参加,三年中为国家作画三百余幅。
“文革”后,李先生恢复了名誉。绘出《红梅怒放图》、《晴雪图》等等,尔后,又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政协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与“苦禅写意”的拍摄工作,将毕生宝贵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付诸银幕,献于子孙后代。期间,创作了巨幅“墨竹图”与“盛夏图”等杰作。
1982年春赴广东经济特区访问,非常兴奋,深感中华振兴有望,立下了百幅创作的壮志。
1983年春,有关部门举办李苦禅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六十年祝贺大会。6月8日应邀为日本长崎孔子庙书写了巨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1983年6月11日凌晨一时做古。
李苦禅_李苦禅 -艺术特色
李苦禅 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李苦禅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他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花鸟,既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又不是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练之后的再创造。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他的运笔线条如行云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简约,却意趣盎然。笔墨纵逸豪放、雄健磅礴。他驾驭笔墨的能力,驾驭写意技巧的能力是惊人的。对于他来说,画幅越大就越能自由挥洒。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推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是画出来的,在这方面,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这表现在“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变革。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李苦禅说:“不懂书法艺术,不练书法,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画家字”方面独树一帜。李苦禅在数十年觅碑访帖之中自成朴雅、浑厚、风神、婉转的行草艺术。 “大”是李苦禅绘画显著的特点。如:巨幅《盛夏图》(荷花图),是用四幅丈二匹宣纸接成而画,面积达到22.04平方米。花如盆,叶如盖,梗如臂,盛开的荷花,山石,水鸟,组成了庞大的画面。又如《墨竹图》:是用三张丈二匹宣纸拼接起来的巨幅。李苦禅作画喜欢用重墨,善用泼墨、焦墨,水墨晕章,用大笔画小幅作品。李苦禅谈笔墨时说“墨要厚才耐看。色也要当墨用,不论红还是绿都能达到墨分五色才厚”。如作品《劲节图》用笔凝重,别具一格。中国传统大写意画传统画法的布景层次较少,主要是一至二个层次。(右图册[16])李苦禅把山水画法的平远,高远之法,运用到花鸟画上,能达三四个层次。李苦禅利用了墨色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暖、黑白的相间来增加画面层次感,把观赏者的视线和感觉层层推向远方。如《盛夏图》,第一层是近岸,用浅赭石着色。第二层是用线和浓墨画茨菰、水草,第三层用淡墨画荷叶用红色画荷花。第四层是画面的画眼巨石和水鸟,第五层是举世后面的荷花,这样一层一层慢慢递进。李苦禅的画境界平淡天真。如《绿雨清竹之乡》,描绘的是,在雨后的芭蕉叶下,几只四下张望的鸬鹚停住在浑厚朴拙的巨石上,神态各异,正在享受雨后的清新空气。鸬鹚头颈用朱色没骨画出,圆睁的双目使水鸟显得精神奕奕。四周景物围绕主题描绘,点明了鸬鹚的生存环境。笔墨自然,无矫揉造作,色彩单纯,造型简洁。又如《茨菇鹭鸶》,画中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写的是一只鹭鸶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李苦禅用粗朴、厚实的墨色画出芋叶、鹭鸶,用线条勾勒叶筋、水草。表现了江南的自然野趣。《荷塘翠鸟》图,一只翠鸟飞过微风轻拂的荷叶,露珠点点而落,在莲塘残叶之间,充满生机。
李苦禅绘画选材独特,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为题材作画。如《教子学飞翔》图,画了依附在老鹰背上、跃跃欲飞的鹰雏。方形眼眶,斧形的利嘴,强调鹰与雏的相对。斜三角的整体造型,向上飞去的整体动态。李苦禅画鹰多为“静态”的鹰,多为蹲视姿态。如《松鹰图》,数只雄鹰立于山颠,蓄势待发。 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推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变革。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李苦禅说:“不懂书法艺术,不练书法,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画家字”方面独树一帜。李苦禅在数十年觅碑访帖之中自成朴雅、浑厚、风神、婉转的行草艺术。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李苦禅画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凝练后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李苦禅的画幅越大越能自由挥洒。李苦禅晚年的作品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李苦禅_李苦禅 -艺术成就
中国近百年绘画的发展,花鸟的创新成就是非常高的,可是再往前发展一步也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大师林立啊!前辈的成就太高了,如果再往前发展一步那是很不容易的。李苦禅先生在当代花鸟画家里是非常有成就,有自己独创性的,他的个性面貌非常强,他的作品精神内涵上非常丰富的,李苦禅先生的艺术成就还值得重新深入地进行研究。另外,对于李先生早期的艺术道路,艺术成就也还有一个重新认识的必要。
当时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苦禅先生在当时的艺术实践,他是走在整个时代的前列的,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可贵的。要考虑到整个这个时代一个大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把李先生放在这样一个大的整体的背景看他的作用,看他的价值。
20世纪前期,我们中国美术运动的中心,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北京,还有一个比较晚一些的是杭州。苦禅先生当时正好是在这三个地区都生活过,工作过。他早期的艺术实践,就跟当代我们中国美术发展――往前推动,正在开动的时候融和在一是起了,他在这里边起了重要作用的。他不是站在保守的那一面,而是站在革新的一个方面。苦禅先生的艺术里边作为一种知识的结构,他是有中国传统,有西方的艺术观念。
他把一个很广博的东方的背景都融入了他的艺术观念、艺术的创造中了。所以我觉得苦禅先生的艺术,在中国当代的中国画坛,他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代表,放在历史长河中他也是非常杰出的。
李苦禅_李苦禅 -个人荣誉
1930年,任杭州国立艺专国画教授。1934年,任京华美专国画系和华北学院美术系教授。
1945年,私立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在济南复校,任教务主任。
1946年,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专国画教授。
1951年,任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
1977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美术教育家。
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
李苦禅_李苦禅 -李苦禅纪念馆
李苦禅纪念馆位于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的万竹园内,共有18个展室、160余间房屋常年展出大师遗作和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其中有《红梅怒放图》、《晴雪图》、《墨竹图》、《盛夏图》等精品。李苦禅84岁高龄时绘制的巨幅《盛夏图》面积达21平方米,在写意花鸟画史上是罕见的。李苦禅_李苦禅 -李苦禅艺术馆
山东省高唐县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也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故乡。
2006年9月15日,山东省高唐县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李苦禅艺术馆对外开放。该馆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体设计,由清华工美环境艺术设计所进行内部装修设计。
艺术馆再现大师生前起居住所李苦禅艺术馆位于山东高唐县城中鱼丘湖畔,占地10亩,总建筑面积4782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17.9米。周边湖水环抱,禅寺在前,广场在后,两侧是书画一条街、名家书画会馆和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艺术馆建筑造型极具汉唐风韵,屋顶为庑殿形式,外墙饰仿青砖面材。其室内装饰部分,延续了建筑外檐的风格,在满足现代展示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简约的现代设计手法;色彩上以黑、白、灰为基础色,结合新工艺、新材料,把传统元素充分诠释演译成适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视觉形式,创造一种文儒清雅的人文空间,使艺术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学习观摩的艺术交流场所。.....
李苦禅艺术馆共分地上2层,半地下1层,有9个展厅(包括2个恒温恒湿展厅)、5个画室、1个报告厅和1个藏画库,是国内一流、山东省内档次最高的美术馆。
李苦禅_李苦禅 -艺术年表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乙亥)2岁
1月11日(农历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诞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苦农家,取名英杰,字超三。
1916年(民国5年丙辰)19岁入山东聊城省立二中,从国画家孙占群习画,首先学画荷花。是年作中国画《猫》、《鸡》和《鹤》(原系四条屏,现失一条)。
1918年(民国7年戊午)21岁暑期,来到北京,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学炭画,并受益于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等先生。次年,临摹徐悲鸿的油画《搏狮》。
1919年(民国8年己未)22岁以聊城二中学生代表的身份赴京,参加“五四”以及“六三”爱国运动。后进北京大学附设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
1920年(民国9年庚申)23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攻读中文。在北大,他听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罗素(英国)等人的演讲,还见到了日后闻名中外的人物毛泽东、徐特立等。
1922年(民国11年壬戌)25岁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34年更名为国立北平艺专)西画系,靠夜间拉人力车维持生计,极其艰苦,同学赠他一个艺名为“苦禅”,自此以苦禅名行世。
1923年(民国12年癸亥)26岁秋,拜齐白石为师,白日学习西画,晚间抽空到齐家学习中国画。
1924年(民国13年甲子)27岁在齐白石的精心培育下,他画艺大进。在国立艺专成立“九友画会”,九友分别是:李苦禅、王雪涛,王仲年、徐佩遐、孙公符、何冀祥、阎爱兰,颜伯龙、袁仲沂。
1950年,中央美院宿舍合影1925年(民国14年乙丑)28岁夏,北京国立艺专举办毕业生作品展,李苦禅展出了油画《合唱》等和八幅大写意花鸟画,展出作品被林凤眠校长及其他老师全部买走。
次年,毕业于国立艺专。应聘为北京师范学校与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结识王森然,并成为终身好友。次年作水彩画《宛平县城》、《麦收》和《参观陈列馆》。作巨幅国画《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