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蜣螂-形态特征,蜣螂-生活习性

蜣螂(Dung Beetle),俗称屎壳郎、屎克螂、粪金龟,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下的一个并系群。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并以太空中的银河导航,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主要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喜欢把动物的粪便滚成球。

蜣螂_蜣螂 -形态特征

全体黑色,稍带光泽。雄虫体长3.3~3.5里米,雌虫略小。

雄虫


蜣螂

1、头部

前方呈扇面状,表面有鱼鳞状皱纹,中央有一基部大而向上逐渐尖细并略呈方形的角突;其后方之两侧有复眼,复眼间有一光亮无皱纹的狭带。

2、体部

前胸背板密布匀称的小圆突,中部有横形隆脊,隆脊中段微向前曲成钝角状,两侧端各有齿状角突1枚,在齿突前下方有一浅凹,其底部光滑无小圆突,浅凹外侧有一较深的凹,底部小圆突十分模糊或缺如;小盾片不可见。

3、翅

前翅为鞘翅,相当隆起,满布致密皱形刻纹,各方有7条易辨的纵线;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

5、纤毛

口部、胸部下方,有很多褐红色或褐黄色纤毛,中后足跗节两侧有成列的褐红色毛刺。

雌虫

外形与雄虫很相似,惟头部中央不呈角状突而为后面平、前面扁圆形的隆起,顶端呈一横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近似直线,两侧端不呈齿状突角,且只有外侧的深凹,明显可见。

蜣螂_蜣螂 -生活习性

栖息

在牛粪堆、人屎堆中,或在粪堆下掘土穴居。有夜间扑灯趋光的习性。

蜣螂 蜣螂-形态特征,蜣螂-生活习性

食性


滚粪球的蜣螂

吸食动物之尸体及粪尿等。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它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

繁殖

处于繁殖期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

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树汁为食,雌雄交配后,雌蜣螂把卵产在腐叶土里,约10天后,幼虫便破卵而出,以腐叶土或动物粪便为食,幼虫不断成长,第二年七月化为蛹,约20天后变为成虫。

蜣螂_蜣螂 -分布状况

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蜣螂的分布范围较广,包括沙漠、农田、森林、草原。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长。

蜣螂_蜣螂 -科学分类


蜣螂

大多数蜣螂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中的蜉金龟亚科(Aphodiinae)和金龟子亚科(Scarabaeinae),但金龟子总科粪金龟科(Geotrupidae)也被称为蜣螂。

有些种类(如印度的Heliocopris属和某些Catharsius属)所滚的粪球非常大,外包一层黏土,干后极硬,曾被误认为是古时的石头炮弹。

1、澳大利亚的共生蜣螂Macrocoprissymbioticus生活于沙袋鼠的肛门内。

2、牧场金龟亚科(Geotrupinae)和蜉金龟亚科(Aphodiinae)的种类亦称dungbeetle,但不滚粪球,而是在粪堆下挖一洞,用以取食和产卵。蜉金龟较小,长4~6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10103/180259.html

更多阅读

兰花的形态特征 兰花简笔

2010-02-13 17:16兰花的形态特征兰属植物的根为肉质根、具假鳞茎。除宽叶类型和腐生类型少数种外,大部分具有狭长的叶,从假鳞茎上簇生而出。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花序直立,斜出或俯垂。花的构造基本一致,萼片与花瓣同形。唇瓣无柄,通常三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原产地介绍及盆栽方法 草莓的形态特征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草莓原产地介绍:草莓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

海虾 海虾-形态特征,海虾-生活习性

海虾又称:红虾、赤虾、大青虾。是水产、海产虾的肉或全体的总称。海虾营养成分丰富,可做食膳也可做为药材使用。获得后,除去肠污,洗净用,或晒干备用。晒干后,放到干燥防潮处存放,既不流失虾的鲜美,又便于存放如果直接放入冰箱里的话,肯定会变

银鱼 银鱼-形态特征,银鱼-生活习性

银鱼(英文:salangid),古称脍残鱼,属鱼纲银鱼科,是淡水鱼,号称亚洲第一帅鱼,是世界上长得最水灵的鱼。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以小型甲壳类为食。银鱼可供鲜食用或晒鱼干,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长约七至十厘米,很少长于15公分

声明:《蜣螂 蜣螂-形态特征,蜣螂-生活习性》为网友繁花落尽显清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