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系本民族自称,意为有认为是“四十个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但一般解释为“山里游牧人”。人种多数人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少数人兼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大体属于混血民族。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60823。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柯尔克孜族_柯尔克孜族 -简介
蒙古人种(Mongoloid),又称黄种人,亚美人种。分为古蒙古人种与新蒙古人种。
蒙古人种得名于:德国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迈纳斯(ChristophMeiners)在其“二元人种论”对黄种人的印象首先就想到了“蒙古人”。这就是第一次用到“蒙古人种”这个名词。此后又因“蒙古”一词无法代表所有亚洲的人种,一些学说开始使用亚洲人种作名称。西方民间一般把黄种人称为“亚洲人”或“东亚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北亚、北亚和东南亚、南亚部分和美洲。
得名另一种说法:蒙古人曾经被认为是最纯种的黄种人,这是因为19世纪的西方人种学家布卢门巴赫(JohannFriedrichBlumenbach)在划分世界各大人种时,认为单眼皮是黄种人的本质特征,而蒙古族人群中90%为单眼皮,所以他想当然认为蒙古人的相貌特征才是纯种的黄种人特征,其它黄种人相貌都是混血的产物,于是他就将黄种人学名定为蒙古人种。其实蒙古人黄种基因并不多,把黄色人种称为蒙古种人并不合适,蒙古人种相貌特征更接近棕色人种。
通过现代基因技术Y染色体的研究,让我们看看东亚各民族单倍群比率。
蒙古人种
外蒙古人血统=28.7%黄种O单倍群+55%棕色人种+13%白种人+2%中东人+1.3%其它人种
北方汉人血统=77%黄种O单倍群+6%黄种N单倍群+5%棕色人种+12%其它人种
朝鲜族血统=75%黄种O单倍群+15%棕色人种+6%小黑人D+4%其它人种
日本族血统=54.2%黄种O单倍群+34.7%小矮黑人+8.5%棕色人种+2.6其它人种
从单倍群类型可以看出蒙古人的黄种单倍群O是最少的,蒙古人种相貌特征更接近C3棕色人种,单眼皮也是棕色人种的遗传特征,因为外蒙古族棕色人种单倍群比例高达55%,所以大部分蒙古人为单眼皮。朝鲜族单眼皮的比率也相当高同样是因为他们体内有大量棕色人种的基因。而黄种人的发源地东南亚则完全是双眼皮的天下,黄种人的近亲F中东部落下属各支也都是双眼皮,中国双眼皮比率南方占86%,北方占52%,整体上也是双眼皮占优势,所以再把黄色人种称为蒙古人种,并用单眼皮来判断是否为纯种黄种人明显不合适。
柯尔克孜族_柯尔克孜族 -语言文字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吉尔吉斯语),属于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曾经使用过突厥文,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则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而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则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柯尔克孜语。
柯尔克孜族_柯尔克孜族 -文化艺术
柯尔克孜族双人舞
柯尔克孜族的史诗最著名的是《玛纳斯》,有20多万行。是一部传记性的英雄史诗,描绘了玛纳斯家族八代人反抗异族侵略、保卫家乡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安宁生活这样一个主题。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何尔克孜族人民能歌善舞,阿肯、伊尔奇、玛纳斯奇是民间音乐的创作者、加工者和传播者。还肓多种群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如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拔河、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姑娘追,等等。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柯尔克孜族还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著名。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他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花毡、白毡帽、银质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观、古朴耐用。各种工艺品以红、蓝、白色为主,尤以红色最受欢迎。
柯尔克孜族_柯尔克孜族 -服饰
柯尔克孜族服饰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所以他们的服饰也有高原的特点。这个民族十分注重戴帽子,帽子的品种也很多,男女一年四季都喜欢戴一科一名叫“托甫”的圆顶小帽,多用红、绿、紫、蓝等色的灯心绒做成,年纪大的多用黑色,戴帽被认为是一种礼节。到了冬季,男子和姑娘戴帽还喜欢用羊羔皮和狐狸皮做成的皮帽,戴上这种帽子显得非常精神。还有一科t用黑羔皮或狐狸皮做成的圆形高顶皮帽,它的护耳特别长,既可卷上去,也可以放下来,外出时可以抵挡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还有一种边缘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圆形高顶皮帽,顶部用绸缎,其他部位用灯心绒,男子顶部多用绿色,女子的则用红色,多为冬季使用。在夏季,柯尔克孜族的男子戴一种白毡帽,这种帽子作为柯尔克孜民族的一种象征,帽子下沿镶有一道黑线,四周帽沿上卷,左右两侧开一道口,帽顶为四方形,有珠子和黑色的缨穗。夏季柯尔克孜族男子喜欢穿白色的衬衣和黑色的坎肩,戴上这种白毡帽,显得别有一番情趣。
柯尔克孜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喜欢穿红色的短装和连衣裙,
衬衣直领宽大,显得舒适。裙子多褶形圆筒状,下端束于腰,下端镶制皮毛,显得华丽富贵。妇女无论婚否,均
喜欢穿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姑娘的坎肩前胸缝有彩色有机玻璃扣、银扣、铜钱、银币等。耳环、戒指、手镯、项链也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有的还在长长的辫子上系上链子和银元,表示吉祥和富有。妇女们头上的装饰品也很多,大多喜欢戴红、黄、蓝色的头巾,年纪大一点的妇女则围较素的头巾。年轻妇女戴一种名叫“塔克西”的圆形金丝绒花红帽时,还要蒙一块漂亮的头巾。冬季,妇女除了围围巾也戴皮帽,以抵御帕米尔高原上的寒冷。
男子多穿一种无领的“袷袢”(外衣),里面穿竖领单襟扣领衬衣,腰问系一根皮带,挂一把小刀,下着条绒裤或皮裤,脚穿长统马靴。
柯尔克孜族_柯尔克孜族 -日常食俗
柯尔克孜族烤全羊
一日三餐,除早餐为馕和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面食、马、牛、羊肉为主;在农区以粮为主食,但肉类仍占有很大比重。粮食大都用来磨面做馕、面条、奶皮面片及“乌麻什”(用麦面或青稞面做成的稀粥)、“库依马克”(油饼)、“包尔骚”(油